管理与技术创新促进海洋物探技术跨越式发展

2021-01-12 07:13:02
石油科技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拖缆物探勘探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海洋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全球1/3以上的油气产量和1/2以上的油气储量来自海洋。随着陆上常规油气资源逐渐枯竭,越来越多的石油公司把海洋油气作为重要战略接替区和技术创新的主攻方向[1]。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东方物探)海洋地震勘探业务最早起步于2004年,吹响了“进军深海”的号角。2007年,第一艘深海物探船舶正式下水,标志着东方物探海洋业务由近岸作业向深海领域的延伸扩展。随着海洋勘探的不断深入,油公司对海洋勘探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2014年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东方物探海洋拖缆业务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转型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1 海洋物探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拖缆和海底电缆是两种常规的海洋物探作业模式。拖缆是将检波器封装于被物探船拖曳且漂浮于水中的电缆中,海底电缆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将检波器布置于海底的电缆或光缆中[2]。两者都需要与物探船连接并由物探船集中供电。差别是拖缆由船舶拖带,通过船舶集成的气枪震源进行信号激发,按照设计的航迹在船舶运动中进行地震信号采集;海底电缆则是按照布设电缆、震源激发、回收电缆、换地点再布设电缆的顺序进行地震数据采集[3]。

拖缆和海底电缆地震勘探技术发展了近50年时间,形成了多方位拖缆采集、多分量拖缆采集等采集新技术。由于集中供电采集模式带来的带道能力差的固有缺陷,始终无法实现大道数、大偏移距、宽方位、全方位地震数据采集,不能满足海洋复杂油田勘探和开发的需求,且因作业船舶通过数传电缆连接,受天气影响大,作业安全风险高。

近10年来,随着物探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与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海洋节点(Ocean Bottom Node,OBN)地震勘探技术应运而生。OBN是一种布设于海底,由自身供电、可独立采集的多分量地震仪。OBN技术彻底解决了拖缆和海底电缆作业的固有缺陷,海洋物探不再受采集道数限制,从而将“高覆盖、高信噪比、大偏移距、全方位”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更好地满足了海洋复杂油气藏高精度成像的需求,成为海洋油气勘探技术主要发展方向[4]。据统计,2016年以来,全球OBN业务以每年近50%的速度快速增长,传统拖缆市场份额则不断下降。

2 海洋物探技术创新管理实践

东方物探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通过技术创新谋求业务发展,主要做了以下3方面的准备工作。

2.1 战略转型与技术创新协同,明确发展方向

东方物探从企业整体战略出发,以技术创新支持转型,转型指导技术创新,两者协调发展,使技术创新有明确的指导方向和发展目标,有效支撑了企业整体战略的执行和落地。

正确认识海洋物探业务发展形势。东方物探自20世纪90年代涉足拖缆业务,与西方拥有几十年发展历程的大物探公司相比,在技术、装备、人才等各方面均不占优势。公司持续开展海洋业务发展战略研究,对比拖缆、海底电缆、OBN等不同勘探方式的技术优劣,准确研判三者的迭代关系,及时做出海洋业务向OBN转型的战略决策。

做好业务顶层发展规划。东方物探凭借综合一体化优势,全面对标世界一流地球物理公司,突出差异化、高端化、规模化,加快推进海洋业务向OBN转型发展。主要做好5个方面的顶层规划:(1)实施OBN发展战略,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到“十三五”末配备至少2艘深水DP节点船、2艘浅水DP节点船、2艘深水DP震源船、2艘浅水DP震源船,节点数量达到1万个,打造海洋OBN勘探行业领先业务品牌。(2)布局全球OBN市场开发热点和重点,优先推进开发建设西非、中东、环里海三大区域规模市场,力争尽快建成1~2个上亿美元规模基地。(3)整合内部资源,建成优化高效、多业务协同发展格局。(4)实施五大战略举措,即管理专业化、市场规模化、技术领先化、服务品牌化、资产轻量化。(5)形成六大突出优势,即特色品牌、作业能力、技术研发、企业管理、队伍素质、企业文化。

大力整合内部资源。为确保OBN业务和技术的突破,东方物探深入调研论证,将公司内部负责深海勘探和过渡带勘探的两个物探处重组整合,实行市场开发、项目运作、资源配置“三统一”,为做大做强OBN业务消除了体制性障碍。新的海洋板块集合了东方物探全部海洋业务、人才、装备、技术、船舶等资源,形成了BGP OFFSHORE海洋业务品牌,成为全球OBN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竞争者。公司分专业建立OBN对口技术支持团队,利用公司物探技术研发中心、采集技术中心、装备服务处等一体化研发单位优势,针对技术瓶颈开展攻关,形成了完整的OBN地震数据采集技术服务链条,包括采集、处理、质量控制、测量导航、节点数据下载处理等,为实现OBN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容错机制与奖励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坚持容错纠错,完善建立全方位多层次激励机制。从完善科研管理制度、落实科研管理自主权入手,建立OBN全流程技术支持,打造OBN自主核心技术系列。制定《科研项目管理及考核办法》《科技奖励办法》《知识产权奖励办法》《论文著作及成果交流奖励办法》等科研管理制度。全面实施项目长负责制,明确责权利,坚持容错纠错,设立“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论文、专利奖”“成果交流奖”等奖项,强调国内外技术首创重奖机制,提供经费保证。

为完善创新体系,东方物探在集团公司内率先完成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改革,形成了一支由5名公司高级专家、7名一级工程师领衔,总计360多人的OBN地震勘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安排国家、集团和公司内部各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中,优先考虑让技术人员担任研发项目长,科研项目技术人员参与比例达到82.3%。在OBN重点项目施工过程中,委派技术专家进驻现场进行技术把关,针对目标市场施工作业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开展专家会诊。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设立科技创新奖,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对成功研制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单位和人员给予专项绩效奖励。在OBN业务板块,对实现技术创新突破并通过现场应用取得效果的,给予专项奖励。为确保技术创新专项绩效考核实施有效,东方物探将考核周期由年度考核调整为半年考核,确保科研项目及技术创新项目的有效实施。东方物探科学技术委员会直接负责技术创新的考核,对年度技术创新的实用性、应用效果、市场反馈、创收能力等方面给予综合评价,确保绩效考核结果公平公正。

2.3 技术研发与业务市场结合,基础研究与生产应用并重

技术创新工作与业务发展、市场需求紧密衔接,保证研发工作不与市场需求和业务发展脱节,提高了科技研发成果的转化率和利用率。“十二五”末,认识到海洋节点在未来海洋油气勘探中的重要地位,在充分调研市场和生产的基础上,开始技术储备研究,制定了“十三五”技术发展规划,以重点生产项目为依托,为海洋物探技术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实施布局;加强OBN导航、装备、质控等基础研究,瞄准节点装备制造、深水ROV等前沿问题,增强技术储备;以OBN综合配套技术为纽带,推动导航定位、OBN研发、节点自动摘挂及收放、气枪阵列设计、水下机器人、高效采集设计、质量控制等专业化研发团队模式的建设,服务于OBN业务发展战略等目标,开展技术路线设计、任务进度安排、阶段成果目标制定、预期技术指标制定等,为技术研发指明了方向。

在研发工作中,不仅重视短期开发项目,而且注重长期性、基础性研究项目,以增强企业在技术上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紧密围绕OBN勘探业务中布设接收、导航定位、数据质控、震源激发4个环节的技术需求,从软硬件的4个主要方面确定了重点研发计划。软件上主要是开发综合导航系统软件和OBN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质量控制系统,硬件上主要是指研制OBN仪器和集装箱式自动化收放系统两大海洋业务硬核设备,同时推进浅水特种勘探船舶设计制造以及深水节点“绳索式”快速收放技术。

3 技术创新管理成效与认识

通过实施管理与技术创新,东方物探打造了OBN地震勘探多项核心利器,成功破解了OBN地震数据采集的多项关键技术制约。自主研发了Dolphin综合导航系统软件,解决了OBN 地震勘探作业船只的实时导航定位、震源导航定位、海底节点定位、船舶实时管理等技术难题,完全替代了商业软件,助力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家拥有海上勘探导航软件的公司;自主研发了OBN质控系统,解决了OBN 数据切分、时钟漂移校正、三分量旋转分析与校正、节点定位等OBN 质量控制核心技术难题,并实现了每天10TB数据级别的质量控制能力,性能超过国外同类产品;自主创新了OBN 自动收放技术并形成了模块化、高冗余性OBN 自动收放系统,大幅提升了OBN 作业收放效率;合作研发了OBN仪器,解决了核心装备受制约的问题。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以来,在国内外多个大型OBN 地震采集项目中进行了大范围的推广应用,为OBN业务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东方物探促进业务链和价值链向高效攀升,实现海洋业务持续快速发展。在核心技术支撑下,东方物探快速打造OBN业务作业能力,与国际大石油公司同台竞技,在全球高端市场的竞争中走在行业前列。3年间,东方物探海洋OBN业务收入实现3个翻番,打造了抵御行业“寒冬”的一大利器,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得到有效释放。公司对外输出管理与技术,项目的客户满意度逐年提升,树立了东方物探一流技术服务公司形象,提升了海洋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4 结束语

海洋地震勘探中,OBN地震勘探作为新兴业务和技术,逐渐受到国际大石油公司的重视和认可。东方物探积极克服市场挑战,准确把握海洋勘探业务行业趋势,审时度势抢抓OBN业务发展先机,通过实施双轮驱动的技术创新管理,形成了一批产业化的核心技术及核心装备。通过5年创新发展,OBN业务不但在行业低谷中逆势突围,而且综合实力跃居行业第一位,促进了海洋地震勘探业务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拖缆物探勘探
《石油物探》 2022年总目次
石油物探(2022年6期)2022-12-03 08:22:42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化工管理(2022年14期)2022-12-02 11:43:00
拖缆引绳的设计改进
世界海运(2021年9期)2021-10-08 06:49:30
勘探石油
拖缆对水下航行器的操纵性能影响
兵工学报(2019年7期)2019-08-28 01:34:34
潜水器水下拖带航行运动响应数值计算与性能分析
船海工程(2018年5期)2018-11-01 09:15:16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6年1~6期总要目
春晓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历史
能源(2016年1期)2016-12-01 05:10:19
两种物探方法在观音岩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云南地质(2015年3期)2015-12-08 07:00:16
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