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辉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铭记历史,善于从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自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开辟未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党的历史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全面系统阐述了党的光辉历程、理论成果、宝贵经验、精神谱系、伟大贡献、光明前景等,内涵丰富,站位高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学习研究党史的根本遵循。
永远牢记、矢志践行初心使命。“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59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一百年来始终坚守的初心使命,几代共产党人千辛万苦、生生不息、开拓进取,就是在实践这一初心使命。从李大钊“再造中华”,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毛泽东“敢叫日月换新天”;到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焦裕禄“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再到孔繁森“一腔热血洒高原”,黄文秀“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用自己的力量,努力做出贡献”,等等,就是最好的写照和见证。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只有了解这一点,才能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人。重温百年党史,全党就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不忘初心使命、永远践行初心使命。
坚毅前行,接续民族复兴伟业。经过百年艰苦奋斗,党团结带领人民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几代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宏伟目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2]2作为执政70多年、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者事竟成,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历史、现实、未来昭示我们,“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共产党人要永保这一战略定力、坚强意志、奋斗精神、高贵品格。
党是缔造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的领导核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2]3新的历史辉煌概括起来,即取得一个根本成就: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两场伟大革命:进行了伟大社会主义革命和领导全党进行了伟大自我革命;实现和迎来三次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完成和推进四件大事:救国、兴国、富国、强国。新的历史辉煌在长达五千年中华文明进程中,可谓惊天动地、开天辟地、改天换地;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更可谓独树一帜、彪炳千秋、光照人间。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跟随党旗前行必将赢得光明未来。
珍惜历史,再创辉煌。“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1]119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党领导人民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又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每一个成就都来之不易,我们要永远铭记、倍加珍惜。新时代是几代共产党人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开创出来的,当代共产党人要立足现实稳中求进,秉持新发展理念,致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创造属于这一代人的新的历史辉煌,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书写新的壮丽篇章。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任务,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文明中开创出来的,是在深刻总结近代以来一百八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开创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开创出来的,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开创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这一道路是正确的、理论是科学的、制度是优越的、文化是伟大的。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基础上,我们要满怀信心,继续开拓向前,争取更加伟大的胜利。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行稳致远,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是最坚强最有力最可靠的基础和保障,这是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九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个重要启示。“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4]通过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即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应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更具优越性,永保生机和活力。
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全党弘扬光荣传统、永续红色基因。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崇高追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执着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和高尚情操、强烈创新意识和伟大首创精神的英勇气概、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坚强意志等是几代共产党人身体里流淌的血脉和基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紧密联系人民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明纪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事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等是几代共产党人践行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它们是党从小到大、浴火重生、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不竭动力,也是百年奋斗积淀的宝贵财富。“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华儿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我国的发展进步。要把我国发展的更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力量,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3]今天的共产党人虽然面临的情况和条件相比以往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不能变、不能丢,面对新形势新征途更加需要大力弘扬和世代相传。我们要一以贯之,常学常新,铸魂强魂,在实践中不断开拓新境界。
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全党筑牢精神支柱,为理想信仰奋斗不息。“一个忠实的共产党员,为民族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最后胜利的决心是坚定的。”[5]以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这个英雄群体孤悬敌后,在战争环境艰苦到了生命极限时仍然能够坚持抗战,这源于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树立起来的驱逐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信念,使东北地区最终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样的例子在百年党史中俯仰皆是。“信仰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是促使人们前进和奋斗的精神动力。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3]今天的共产党人从中要有深刻感悟,就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在宏大历史视野中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经过九年新时代的顽强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体表现是:经济上,总量在2020年突破了100万亿人民币,占世界经济比重的17%左右,稳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万美元,特别是新冠疫情后在全球唯一实现2.3%正增长,2021年一季度又实现18.6%增长;文化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政治上,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民主法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长期保持稳定;社会上,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以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常住人口2019年增加到8.48亿,形成人数超过4亿的世界规模最大中等收入群体,居民人均预期寿命2019年达到77.3岁,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生态上,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全局性变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大国外交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等等。这一伟大成就放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五百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一百八十多年中国近代史、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史、七十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史中考察比较,都是史诗级、里程碑式的变革。我们要从中领悟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深刻哲理,进而“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想明白、搞清楚,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坚定不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3]。
在新时代更加奋发有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通过比较,我们要更加热爱党,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热爱人民,更加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认同和信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和善于担当进取,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根本原因是始终坚持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3]事实说明,党的历史就是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历史,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和小船推出来、划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是人民首创和开创出来的,一切丰功伟绩都是党带领人民共同奋斗出来的。可以说,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党就失去了生命力、就不会发展到今天。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定要一块过、一块干,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党一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纵观毛泽东的一生,我们深深地感到,他始终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最崇高的使命和追求;邓小平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是本着这种精神,他带领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习近平说到,我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永远不会忘记父老乡亲,永远不会忘记老区人民,他的心里一直装着的是人民群众。这其中的深刻启迪是,全党要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以史资政。研究历史可知为政之得失,历史具有资政功能和作用。知史鉴今,从历史这一“富矿”中提炼获取得失之道,是执政党更好地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党的历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党的建设的宝贵资源。要把党的历史研究好、宣传好,把红色资源发掘好、运用好,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凝聚正能量。”[3]党是革命、建设、改革的领导核心,怎样建设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关乎事业成败。党历来高度重视自身建设,从“一大”直至“十九大”概莫能外。党的建设宽、松、软,事业就受到严重影响;全面从严治党,事业就兴旺发达,这是百年党史的一个铁律。“延安整风”“整党”“三讲”“先进性教育”“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等等,在不同阶段极大推进了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纵深发展提供了正面借鉴,为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聚了正向能量。充分发挥党的历史的资政作用是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恒久课题。
以史育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古今中外先进与优秀思想、理念、精神、道德、情操、价值等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几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所追求、倡导、践行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规范与此是高度契合的,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以及深圳精神、“抗疫精神”、“扶贫攻坚精神”等等都是实实在在的体现,以上精神和故事为我们提供了生动范例,对我们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滋养。“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引导人民群众永远听党话、跟党走。”[3]充分发挥党的历史的育人功能,是弘扬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群众自觉在党的领导下奋进新时代的重要任务。
运用历史经验指导实际工作。“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百年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实践成果,而且积累了治党治国的丰富经验。要通过学习党的历史,认识和把握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丰富经验,获得思想的启迪、知识的武装,提高工作本领,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3]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反腐倡廉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把“关键少数”作为党内监督重中之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历史经验,对于现实各方面工作开展均具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创新运用以上成功经验,使新时代治国理政结出丰硕果实。
遵循历史规律推动科学发展。“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更远。只有科学把握历史规律,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3]违背历史规律的发展必然遭受挫折和失败,顺应历史规律的发展一定能够赢得现在和未来。我们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深入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增强按照规律办事的自觉性。尊重、遵照历史规律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今天中国的发展局面就是党遵循历史规律、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把握历史规律,创新推动科学发展走深走实走远。
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我们要以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坚决反对和防止数典忘祖、妄自菲薄;对党史亵渎、抹黑、丑化、歪曲、炒作、否定;把党史庸俗化、娱乐化,以及“低级红”“高级黑”等现象。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定捍卫党领导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绝不允许任何人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这两大历史任务就是党的百年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党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发展壮大,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我们要以此为统领,客观全面分析和总结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切忌主次不分、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