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纪平
(山西省林业生态实验基地,山西 太原 030031)
五角枫为山西省乡土树种,又是北方秋季重要的观叶树种,其树形优美、叶果秀丽、色彩鲜艳、观赏期长,易于形成大色块景观,被广泛应用于荒山造林、城市园林绿化中。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五角枫育苗及造林技术的各个环节要点,以期为该树种繁殖利用提供参考。
五角枫是槭树科槭树属落叶乔木。叶掌状5裂,基部为心形,裂片卵状三角形,全缘。花杂性,黄绿色,多朵成顶生伞房花序。果核扁平或微隆起,果翅展开成钝角,长度为果核的2倍。花期4月,果9月至10月成熟。五角枫喜温凉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中性、酸性及石灰性土上均能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及湿润之地生长最好,黄黏土生长较差。其根系发达,深根性,抗风力强。
采种母树应选择树龄10年以上、品质优良、生长健壮的的植株。在10月翅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成熟时即可采集。采收的翅果在太阳下曝晒3 d~4 d,去果翅,拣去杂物后贮藏于通风干燥的室内备用,也可带翅贮藏。
2.2.1 温水浸种
在播种前1 d,将50 ℃~60 ℃水倒入容器内,然后边倒种子边搅拌,倒完种子后,水面要高出种子10 cm以上。自然放凉后浸泡24 h备用。
2.2.2 层积催芽
种子在催芽前进行消毒杀菌,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 min后用清水冲洗。在播种前1周,将种子与湿沙(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以1∶3的比例混合,装入容器(大瓦盆)内,盆底铺1层湿沙,种子与湿沙混合物距盆面10 cm,上面再覆盖1层沙子后用塑料薄膜包严,放于温暖向阳的室内(20 ℃~30 ℃)进行催芽。
遵循就地造林的原则,选择地势平缓、背风向阳、土层深厚疏松、排灌良好的沙壤土为宜。秋季结合土壤消毒杀菌施入硫酸亚铁后进行深翻。第2年春季播种前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后细致整地做低床,床宽1.0 m~1.2 m,长度视地形而定,耙平床面。
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量225 kg/hm2~300 kg/hm2,根据育苗地条件及种子质量可适当加大播种量。顺着床宽开沟进行条播,行距30 cm,播后覆土2 cm~3 cm厚,稍做镇压,再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帘以保墒。
播种2周后陆续出苗,待苗木出苗率达到70%时,在傍晚分次揭去塑料膜或草帘。幼苗出土3周左右间苗1次,去劣留优,去弱留强。5月下旬定苗,苗距控制在7 cm~10 cm.从5月至8月增加浇水次数,达到6次~8次。6月至7月是苗木生长旺盛期,结合浇水施氮肥2次~3次,促进苗木生长。9月生长量下降,减少浇水次数,施磷钾肥促进苗木木质化。第2年管理同第1年,第3年春季苗木截干40 cm,地径达到0.5 cm以上时可上山造林。
第2年春季3月上中旬,将播种苗移植到营养杯内进行管理。选择13 cm×16 cm的营养杯,营养土可用当地熟土或与腐熟的有机肥配制,过筛。畦面宽80 cm,垄宽30 cm,高20 cm.营养杯底部装少许土,1年生裸根苗根部保留8 cm~10 cm,剪掉过长根系,垂直放入营养杯内,填土1半后提苗,扶正再填土,用手压实杯内土壤,再填满土,保证杯内苗木处于中间位置。栽植完成后,将营养杯依次紧挨排列好,畦两边用土填实,防止营养杯放置倾斜,浇水浇不到位。为防止苗期病虫害发生,可放入少量硫酸亚铁或辛硫磷。培育大规格苗木时,可选择规格16 cm×18 cm的营养杯。栽后及时用喷头均匀浇水,后期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及时浇水、拔草、施肥,管理同一般苗木。
荒山造林一般于前1年秋、冬季进行预整地。采用穴状坑整地,规格为40 cm×40 cm×30 cm;在地势陡峭及边缘地带采用鱼鳞坑整地,规格为80 cm×60 cm×30 cm.造林树种采用“一针两阔”的混交形式,主要树种有油松、刺槐、卫矛、山杏等,以行间混交或块状混交形式栽种。栽植株行距2 m×3 m,密度1 650株/hm2;灌木林改造工程为株行距3 m×3 m或1.5 m×6.0 m,密度1 110株/hm2.
整地穴要求面外高里低,外沿做堰高于穴面10 cm,穴面略向内倾,呈反坡形,起到蓄水作用。穴内要求整细、整透,去除灌草根和石块,表土回填,保持30 cm虚土,底土筑埂。
苗木地径达到0.5 cm以上,可直接起苗上山造林。栽植时间在3月底或4月初“顶凌”栽植。苗木随起随栽,截干高度30 cm~40 cm,刷油漆封顶。栽植时用生根粉或根宝打泥浆蘸根后,垂直放入坑内填土,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技术,确保苗木根系舒展、不窝根,踩紧实,上面再覆盖1层松土,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栽植深度以高于原土2 cm~4 cm为宜。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浇水。
营养杯苗上山造林时间可选择在春季或雨季。春季以早春顶“凌”栽植为好,雨季在第一场透雨后3 d内栽植。起苗前1周浇透水,确保苗木吸足水分。待杯内土壤半干时,用铁锹从床一端破土取杯,铲断长出杯外的根系,切记不要损伤杯体和苗木。苗木出圃栽植时一定要选用良种壮苗,地径达到0.5 cm以上,截干高度达到30 cm~40 cm,刷油漆封顶。苗木运到造林地后放置于阴凉处,或用遮阴网遮盖,若超过1天,应将苗杯覆湿土保湿。
在坑穴中间靠后部位,用铁镐挖比营养杯深一些的苗穴,脱掉营养杯,立地条件差的地方割掉营养杯底部。将苗放入苗穴,周围填上细土,将苗木周围踩实,再覆盖一层土,之后用薄膜或就地取材覆盖保墒。
栽植后涂刷趋避剂、防啃剂,或带兔套等,以防止鼠兔牛羊危害。栽植后连续抚育3年。第1年抚育2次,第2年抚育2次,第3年抚育1次,在每年6月至9月进行松土、除草、扶苗、抹芽、扩穴、补埂,松土里浅外深,不伤害苗木根系。聘请当地村民签订管护协议,也可采用拉网封禁,建立管护标志牌等办法进行管护。
混交造林病虫害较少发生,但仍需采用生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加强防治,提高苗木保存率。在病虫害刚发生时采用剪枝、修冠方式去除病枝。发生根腐病时应增加土壤透气性,以根茎为中心,在周围开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拖布津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灌根;发生叶斑病时喷洒75%达克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菌灵1 000倍液;发生白粉病时喷洒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初期发病可喷1次~2次。主要虫害有刺蛾、蚜虫、天牛,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0倍液或80%的敌敌畏乳剂1 500倍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