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在妇科开展药学服务的方式与效果观察

2021-01-12 06:19嵇志凤张增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7期
关键词:药师药学服务质量

嵇志凤,张增红

(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江苏 南京)

0 引言

药物作为临床上最常见也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对疾病的诊断、对症治疗及合理处方等。通常提到的药学服务,主要就是以医院的用药为主,药学服务的合理性与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在临床上是呈正比的[1]。合理用药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的合理用药方式,制定相对应的用药计划,从而提高整体的用药效果[2]。临床药师在妇科开展药学服务可以显著的提升患者治疗疾病的效果,提升身体健康程度[3]。就现阶段来讲,医院科室内的药师参与到药学干预环节中,已然变成药学服务内的焦点。在妇科科室中,有药物治疗模式、手术治疗模式,药物治疗模式被较为广泛的运用[4]。所以,临床药师需要重视对患者用药环节的指导工作。药学服务能够显著的改善药学服务的质量,缩短患者用药治疗的时长。本文将主要观察临床药师在妇科开展药学服务的方式与效果,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5 月到本院治疗妇科疾病的患者共100 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配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 20-75岁,平均(45.71±2.51) 岁。实验组患者年龄22-73 岁,平均(46.56±3.1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的口述式用药指导,对实验组患者由临床药师对其进行针对式的药学服务,具体内容为:

1.2.1 优化临床路径

严格执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以患者的实际需求为主要依据,实施临床药师药学服务管理,促使患者用药的规范化。

1.2.2 临床药师与医护人员配合

临床药师与患者主治医生积极配合,和患者的主治医生探究患者的病情,制定精准的、针对性的用药方案,对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全面的掌握妇科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规范性与注意事项,在工作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将问题反馈给医生,听取医生的建议,对用药服务进行改进;药师与护理人员积极的合作,临床药师可以参与护理工作人员的晨会,将合理用药的有关知识介绍给护理人员。例如,给药禁忌、药物配伍禁忌以及给药时机与速度等,指导护理人员可以正确的对不良用药反应进行处理。

1.2.3 临床药师与患者积极沟通

将用药的健康手册发放给患者,侧重的告知患者用药的措施、怎样能够避免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例如,服用头孢类的药物,不可服用含酒精的饮料亦或是酒精等,在服用过喹诺酮类的药物之后,需要大量的服用水,不可在日光下过度的暴露。

1.2.4 实施药品信息化管理

目前是信息化的时代,为了能够减少药师的工作量,可借助全自动信息平台,对药物的种类、生产批号、有效日期及价格等进行输入,并且临床药师将药物的服用剂量、注意事项等相关事项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说明;同时,可以在药房内设置全自动的摆药机,患者可以通过手机二维码进行自主取药,临床药师在客户端进行监督,达到减少患者取药时间和等候时间的效果,临床药师还可远程监测。

1.2.5 建立药学服务质量评价系统

定期安排临床药师进行培训,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同时,还要对其进行考核,主要考核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两个方面,由资质较深的临床药师对理论知识进行评价,由患者对实践技能进行评价,可以设置奖惩制度,提高临床药师学习的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有效率越高证明服务质量越好。比较两组用药不合格发生率,从信息记录规范性缺失、不规范书写、不合格处方开具各方面进行对比,不合格率=发生处方数/n×100%,不合格率越低,表明药物服务效果越好。药学服务质量评分越高越好,患者等待时长越短越好。

1.4 数据处理

将数据复制到excel 表格中,用SPSS 17.0 软件进行对数据的统计和整理,用(±s) 来表示,计数资料用(χ2) 校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总有效率

实验组患者在用药后的总有效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可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n/%)

2.2 比较两组药学服务质量评分

实验组各项药学服务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药学服务质量评分(±s)

表2 比较两组药学服务质量评分(±s)

组别 盘点时间(d) 患者取药等待时间(min) 药物服务质量评分(分)对照组(n=50) 1.46±0.64 6.71±2.31 74.23±2.76实验组(n=50) 0.95±0.51 4.43±1.64 95.46±2.89 t 值 21.6880 5.6909 37.5653 P 值 0.0000 0.0000 0.0000

2.3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不合格发生率

实验组用药不合格率1/50(2.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7/50(14.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用药不合格发生率(n/%,例)

2.4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与用药认知性

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98.12±1.23,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81.96±2.63,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t= 39.3566,P=0.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用药认知93.78±2.12,对照组患者用药认知81.65±1.37,实验组患者用药认知显著高于对照组,t= 33.980,P=0.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医院药学隶属于药学的分支,随着我国的临床药学大幅度的进步与发展,医院内的药学服务范围也不断的在扩展,不仅仅是保障药品的质量与供给[5]。合理用药作为全球性公共卫生类的问题,对此,临床药师需要积极的参与到用药服务中。临床药师加入到对妇科患者的用药服务环节内,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助力患者的主治医师能够不断的对治疗计划与方案进行优化,与医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妇科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药师更需要与患者进行主动的交流与沟通,助力患者对药物能够有更全方面的认识,促使患者用药的规范性与依从性可以大幅度的提升[6]。护理服务与药学服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促使药师和护士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将护士配药与给药患者中的安全隐患去除,促使患者的药物治疗更具安全性与合理性,以便于患者可以快速的恢复健康[7]。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用药总有效率、药学服务质量以及用药认知状况进行探究。实验组患者在用药后的总有效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0%;实验组各项药学服务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用药不合格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4.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药师在妇科开展药学服务的方式可显著的提升患者用药后的治疗效果,大幅度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该用药模式可广泛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药师药学服务质量
门诊服务质量管理的实践研究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的提高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