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万英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急腹症是由于腹腔脏器和血管出现病变而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腹痛症状的腹部疾病总称,该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且较为严重,如未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会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急腹症包括空腔脏器病变导致的胃、十二指肠等病变[1];发生于腹部如肝脏、脾脏等实质性脏器病变;由腹部各脏器血管导致的血管病变三种类型,脏器发生感染、破裂或者穿孔等是患者发病的直接原因,临床治疗可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预后与原发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的及时性密切相关;一般可治愈,但也有发生后遗症、死亡的风险[2]。因此,在急腹症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病情的系统观察和病因的准确判断,并据此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疗效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本院两组外科急腹症患者护理模式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系统观察与综合护理相结合模式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所诊治的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相关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筛选出134例符合研究目的需要及样本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所给予的护理方法,将所选样本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系统观察结合综合护理);样本男女性别比例为82:52;平均年龄(43.50±7.50)岁;所有样本均对参与本研究知情并授权使用其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相关资料数据分组后的组间对比差异,P>0.05,无统计学差异。
1.2.1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心理干预、用药指导及各项指标的监测等[3]。
1.2.2 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观察结合综合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根据外科急腹症患者的特征及临床症状表现,对患者实施系统性的密切观察。如对患者的腹痛症状,护理人员要通过观察明确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并据此判断是否为急腹症患者;根据急腹症患者多因肠系膜或腹膜神经末梢受刺激而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性质进行观察判断,明确患者症状是反射性还是逆流性,并根据呕吐物的性状、持续时间,判断患者病情所处阶段及发生症状的具体原因,为针对性的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4];观察患者排便情况,是否排便频次增高、是否有腹痛伴有停便、急性便秘等症状,据此判断患者腹膜腔炎症的严重程度及是否有肠道机械性梗阻、腹腔内脏炎症、结肠梗阻;观察患者的皮肤、巩膜变化,如依据患者出现黄疸症状及颜色,判断其胆道梗阻程度,根据巩膜膜壁瘀斑及脐、腰等部位的皮肤颜色,判断患者是否为急性胰腺炎及胰腺炎的发展程度等[5]。(2)根据对患者临床观察结果,结合相关指标的检测检验,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首先,应对患者发病期间的情绪和心理进行疏导和干预,通过有针对性的安抚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理,让患者愿意配合医护措施的实施;其次,针对患者的腹痛症状,要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对发生休克的患者,需要协助患者抬高躯干和下肢;对已经明确疼痛的部位、原因的患者,遵医嘱给予解痉、镇痛类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对未明确病因的患者,应禁食,并禁止使用镇痛药、泻药,禁止进行灌肠治疗,以避免掩盖病情或因进食而导致腹胀[6];第三,实施肠胃减压护理。除禁食措施外,应针对患者的病情,实施插管等肠胃减压措施,并观察吸出液体的性质和数量。第四,及时为患者采取补液、输血和抗感染治疗,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确保畅通;第五,协助卧床的患者排痰、翻身,降低患者出现压疮和肺部感染的概率[7]。
本研究选择的指标包括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两项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统计,计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护理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并根据调查结果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中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的人数,并进行小组护理满意度的对比。指标数据及比例关系以(n,%)表示,并用χ2检验。
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2例患者出现褥疮,无肺部感染的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9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6.42%)。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观察组患者对所接受的护理服务给予了更高的评价。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在外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中,需要对患者实施禁食、水,胃肠减压措施,并配合药物和手术治疗方法;而患者在病情进展的不同时期,综合性护理干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临床护理的实施过程中,对患者病情的系统性观察,则是制定和实施有效护理措施的关键。相比常规基础护理,密切的病情系统性观察,可以结合外科急腹症的特殊症状和临床表现,准确判断出患者发病的性质、程度及病因,据此制定和实施的综合护理干预更加有针对性,对患者病情进展的控制和应对更加有效,安全性更高。本次研究的相关指标数据,充分证明了该护理模式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对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过程中,通过系统观察患者病情及相关症状的变化,制定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有效性,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获得了广大患者的普遍认可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