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玲
冰雪运动是人类回归大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方式。为保障北京冬奥会顺利召开,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绿色和更加健康的运动平台,北京金都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北京冬奥会的保障
工作。
公司积极承建2022年北京冬奥会配套相关的景观提升工程,开展绿色景观研究和保护,创新优化技术措施,确保冬奥期间奥运主要场馆周边以及重要奥运通道的景观效果,以绿色之城,迎接冬奥盛会。
工程主要涉及四大类:奥运配套工程、奥运通道、重点养护绿地提升、奥运景观廊道技术保障措施及课题研究。
一、奥运配套工程
根据项目所在地主要分为主场馆及周边、外围重要奥运通道两部分。
1.主场馆及周边:
①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景观及生态修复工程: 创新山体修復集成技术,填补国内高山赛级雪道生态修复的空白。项目位于北京第二高峰海坨山山巅2198米处,山体最大坡度达70度,山顶山下温度差25度,是国家山体修复领域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是海拔最高、难度最大、环境最恶劣的“三最”工程。
技术攻坚课题组以“科技冬奥”国家课题研究为载体,金都园林土壤与肥料研发中心对高山土壤进行化验,利用原土剥离改良回填技术,通过表土分类剥离和土壤改良,改良后的原土更适合植被生长。
为了最大还原原生高山植被,通过大规格容器苗培育技术、“树木医”特养技术,对现状高山苗木和亚高山草甸进行移植抚育,后期结合自主研发的高山区多维生态护坡绿化、植生槽培土、蜂巢土工格室植草护坡、“高次团粒”喷播、植物纤维毯+生态袋组合绿化护坡多项山体修复集成技术,完成苗木的就地迁移,亚高山草甸的全部回铺,成功建成目前世界上施工难度最大的比赛场地,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景观环境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松山林场生态修复工程: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冬奥会场地内,面积约170.4万平米。是北京冬奥会配套项目,主要施工内容是苗木栽植、原有苗木景观提升、抚育、作业道休整、安装管道和消防水袋等。
为了保证冬奥会期间景观效果,增强冬季景观色彩,强化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通过栽植油松、彰武松、白皮松、青扦等常绿乔木,提升奥运场馆周边的森林郁闭度和美景度,展现绿色奥运风采。
二、奥运通道
阜石路景观廊道建设工程(海淀区和石景山区)
阜石路是主城区连接冬奥组委机关、首钢滑雪大跳台的必经之路。为了提升沿线景观,扩大绿色生态空间,以项目中的街角艺术装置作为亮点,结合街角台地空间形成路口的视觉焦点,展现奥运元素与首钢工业风貌,保障冬奥赛场周边的良好环境,打造绿色、科技奥运的整体景观形象。
三、重点养护绿地提升
首都重点养护绿地提升包含两项升冬奥会景观工程:天安门观礼台周围及机场高速等绿化景观布置工程。
机场高速素有“国门第一路”之称,是首都的门户景观大道,两侧杨林成行,气势磅礴。为提升高速两侧绿化带的冬季景观效果,金都园林通过栽植常绿植物,并搭配彩色枝条、彩色针叶和冬季挂果的植物,在会期呈现丰富的色彩组合效果,为冬季的北京增彩添色,打造首都迎宾第一路,为各国奥运健儿留下进入北京的第一印象,营造浓厚的冰雪大会氛围。
此外,金都园林负责的长安街天安门观礼台周围绿化布置也在有序进行。
四、奥运景观廊道技术保障措施及课题研究
针对延崇高速、八达岭高速两侧的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景观单调的特点,加强适合北京地区道路廊道栽植的冬季观赏价值高的景观树木的使用,推广具有高质量景观效果的平原地带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为景观林改造提供示范。注重土球苗移栽活力快速恢复、灌木补播点缀、草花混播覆盖等植物景观营建,并结合植物功能及植物造景基础理论,构建多层次、多样复杂的植物群落与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变化多样的植物景观,使奥运廊道延线景观能够更加丰富多彩,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