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新
他高大洒脱,一幅细细的黑镜框架在高高的鼻梁上。看着他停好车走过来,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古诗中那些卓尔不凡、壮志凌云的风流才子。
初次见面的寒暄,他亲切地微笑着,有点硬的山东淄博口音被他霭若春云的表情柔化了。
他是位经济领域的专家,是位功底厚重的学者,还是位桃李天下的博士生导师,他就是我的采访对象文宗瑜。
文宗瑜在山东大学读完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体制内工作,长期潜心于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具体运用的研究,是一位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应用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具有很大影响的学者,被推崇为中国应用经济学的杰出代表,是国资管理、资本运营、产权制度、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经济周期波动及经济运行等领域的著名专家。
一杯清茶后,我问1963年出生的盛名之下的他:作为人生的成长,你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全过程;作为所学专业和从事的工作,你参与了30多年国家多项经济政策的讨论起草及制定,请问是不是这些政策都经过认真的调研?是否对国家的经济形势具有导向性?
他听出了我问题中的潜台词,透过秀气的镜框,他坦诚地看着我,直率地回答“是的”,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专家不好当”!
纵观人类发展史,财政是伴随着国家产生的。财政,从来都是“国家财政”,是国家为了维持其存在和实现其社会管理职能,凭借政权的力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活动。它既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对社会产品进行的一种社会集中性分配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宏观的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文宗瑜的经历很简单,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后又考入山东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于1995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博士学位之后便进入体制内,先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科研所工作,一年后既晋升副处,担任室副主任。1999年原单位撤并,文宗瑜转入财政部财政科研所(现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工作,担任国有经济室(现为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从1995年到现在,他亲身经历1995年之后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出台,过程,也参与了某些经济政策的出台工作,清醒地了解中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运行的脉络。他成为国内少有的几十年一直持续研究国资管理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专家之一,从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股权管理到国有资本预算,都形成了其一贯坚持的观点与主张,而且多项研究成果被政府及法规条例所采纳。
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古至今,都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高理想。即便不成功,也要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而达观的态度。这种思想几千年来始终影响着一代代读书人。在当下积极参与社会政治实践,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有担当,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有所成就,文宗瑜就是他们的优秀代表。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要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9岁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他,开始关注国家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5年到1999年,博士研究生毕业进入国家部委从事政策研究的这4年,是他理论与实践的贯通期,他注重理论与实践、政策与实践相结合,着眼于理论指导政策制定、政策指导经济运行的研究;1999年至今,在政策研究及经济学应用拓展上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在理论建树并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他取得了几个里程碑式的第一:
在国内第一次提出“国有资本预算应当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衍生手段”;
第一次提出构建经营性国有资本预算、行政事业性国有资本预算、资源性国有资本预算所组成的“国有资本预算体系”;
第一次提出国有资本收益支出主要用来弥补社保基金缺口、公共财政缺口,实现“三种预算统一与平衡”;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国有经营预算管理的著作;
第一次提出“把产权清晰到自然人的产权制度改革主张”;
第一次提出“多级法人治理”与“一级法人治理”概念,呼吁在现代产权制度基础上建立与完善“现代公司的一级法人治理”;
第一次系统研究集团公司资源集中控制与财务统一收支结算问题,率先呼吁国有集团进行三级以下子公司重组及注销;
第一个最早最系统研究证券场外交易市场,出版了国内第一本证券场外交易理论的著作,对中国构建多层次证券市场框架产生了较大影响。
其研究领域集中在多个领域,他在用自己的学术积淀的“蛮荒之力”,竭尽全力地维护一种国家财政的良性发展。
他在国资管理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领域,系统地研究经营性国有资本预算、行政事业性国有资本预算、资源性国有资本预算,并且在国内率先为高校研究机构开设“国有资产管理”与“国有资本预算”学位课程,为国家培养财政人才。同时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关于该领域研究的专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他多年一直从事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提出了构建不同政府级次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设想,主张由不同机构,履行行政性国有资產管理与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职能,以实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监督职能、审计职能的分离,奠定权力相互制衡的体制基础。事业单位改革是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提高的条件之一,为此他提出了事业单位改革的一系列主张,并完成了许多操作性的具体设计。
在资本市场及资本运营方面,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文宗瑜就进行证券理论问题研究。积极从事证券投资并指导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与股权置换的资本运营,在关注中国证券市场成长的同时,最早系统研究证券场外交易理论,率先出版了国内系统研究证券场外交易(创业板)的第一本专著:《证券场外交易的理论与实务》(1997年)。为推进证券市场的全面发展,在1995年、1996年,曾发起并组织多次中国证券场外交易问题的大型国际、国内研讨会,其研究成果及工作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多元化、多层次发展以及“香港创业板市场”的组建,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其负责并指导完成的系列上市公司并购及吸收合并案例,已编入许多大学MBA案例教程中。
在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及产权架构设计上,他知道产权制度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问题中的一个大课题,他大胆地提出要构建高度清晰的现代产权制度,“产权清晰到自然人”,以个人财产权,承担失信责任,强化个人产权责任下的公司信用等观点。当前的社会形态,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个从法治的角度来推动的社会诚信体系。如果这个体系能够早一些得到重视和推行,可能会对社会向积极方面推动,产生重要作用。
文宗瑜是第一个把主张产权的“所有权、表决权、收益权、分割权、交易权”五种具体形态相分离,并在国企改制中运用的学者。他领导的咨询团队以文宗瑜完整的现代产权制度理论为指导,具体运用产权架构设计的各种技巧,解决了国企产权制度改革与家族企业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的许多难题,这系列产权制度改革案例,得到了经济学界与企业界的高度评价。
读研读博的时候,他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喜欢到企业里边去调研。他说到企业做现场调研,第一是为自己搞研究、为国务院、为财政部出台的政策,提供第一手的数据依据。通过数据发现问题在哪里,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提供理论依据,看它符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符不符合经济学原理的要求。
后来到国家部委从事政策研究,他依然每年坚持下去调研。他最关心企业的运行,因为企业是创造价值的载体,为政府提供税收,为社会提供就业。同时通过对企业的跟踪,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理清经济运行的脉络。这些年他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都跑过。特别是最近这5到10年,他重点跑科技创新公司,也去考察国外的一些科技创新公司。科技创新不仅仅是生产力,也是经济社会转型的推动力,他一再强调,中国这轮经济运行的中长期缓慢下行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是要完成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依赖科技创新推动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
作为政策研究者,除了提供依据,还要参与许多具体政策的制定,还要做大量的中间工作。其中就包括做企业的“医生”,指导企业健康发展,是文宗瑜和他的团队任务之一。
经济运行分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运行。宏观调控是通过政策调控,主要依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下到基层,为企业解读政策导向及新政策会在未来5~10年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让企业经营者看清大环境,要顺水畅游,不要逆水而行。比如2013年,财政部开始在东北三省进行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试点,及时给企业指导,告诉他们第一,这个政策会推广到所有行业;第二,这是一个信号,未来政府要支持那些赢利的企业,而不是单纯做大规模的企业。道理很简单,以前企业不赢利,并不影响政府收取的营业税;但是改成增值税后,企业不盈利,政府就收不到增值税了,那政府的资金就不会支持你。企业非常需要这种前瞻性的指导和引领。一些企业死掉了,就是因为没有看到趋势性的变化,没看到政策的变化,没看到企业中长期下沉的变化。这样的指导,他们给央企、国企、民营的大企业都做过。他们就像企业的医生,给企业号脉,开药,治病,让它健康成长和发展。
文宗瑜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在产权高度清晰的条件下完善公司治理”,“以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并完善现代公司治理”,著有《现代公司治理:董事会与CEO的较量与制衡》一书。他知道引导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的操作更为重要,因此,围绕现代公司董事会运行规则、现代公司精神管理、经理人薪酬制、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公司业绩绩效考评、公司发展战略等具体问题,完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设计了相应的具体操作方案。因为理论成功指导了实践,文宗瑜的这些研究成果及方案,在其为许多公司提供的管理咨询服务中得到了运用,使其在管理咨询业奠定了极高的地位。
“公司的所有风险最终表现为财务风险,而所有财务风险都是人力资本导致的,因此,现代公司必须建立货币资本控制制度与人力资本控制制度。”文宗瑜以自己提出的观点和理念为主线,通过调查研究与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形成了其关于现代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理论体系与操作方案。在完成《现代公司的统一财务控制与统一收支结算》这一专著之余,承担并完成了十几家特大型集团公司建立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的管理咨询工作。与此同时,很多大学的EMBA及MBA培训,专门为其开设“现代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课程教学。
读书、实践、著述,文宗瑜身上一直有古代知识分子的遗风。
围绕着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完成了一系列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工作,其中一些操作性强及涉及经济学应用拓展的著作有:
《证券场外交易的理论与实务》人民出版社
《公司股份期权与员工持股计划》中国金融出版社
《产权证券化与创业板(二板)融资》中国金融出版社
《产权制度改革与产权架构设计案例教程》经济管理出版社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但是对文宗瑜来说,正好是相反的。在多年的理论研究过程中,他感觉自己的生命是灰色的,而他建立在牢固基础之上的理论,则是长青之树。
并不是有较高专业知识和个人修养的人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文宗瑜有。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这种刚健有为的精神,这种优良的传统,一直在文宗瑜身上继承和发扬着。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海淀区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他积极履职。
文宗瑜是民革党员、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代表及财经委委员、十五届人大代表及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积极依托党派平台与人大平台参政议政。近五年,参加了民革中央、民革北京市委13次大型调研,承担了其中5次调研的调研报告撰写工作,在每年全国两会、北京市两会前提交了近20份供党派参政议政参考或挑选的政策建议,其中的7份被党派采纳;作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全勤出席每年召开的人代会,参加了北京市人大组织的20多次调研,提交了10份相关的调研报告及建议;作为北京市人大财经委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财经委的每次会议基本都参加,在财经委委员的年度考勤及考核中都排名靠前,当然,最重要的是做好财经委的议案审查、预算决算讨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讨论、年度投资规划等工作,在每次会议上,积极发言,提出意见及建议,自己在人大财经委的工作得到了财经委领导及人大常委會领导的高度评价。
文宗瑜是民革海淀區工委副主任委员、九届与十届海淀政协常委,一直把关心海淀经济社会发展,把为海淀经济社会发展献智献策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五年来积极参加海淀区工委的会议及各项工作,承担区工委的多项调研课题,组织民革党员多次就海淀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调研,形成参政议政案;密切配合海淀区委区政府人大政协的各项工作,参与一些重大活动;每年参与海淀区委区政府及政协组织的议政会,提交书面报告并在议政会上发言;承担区政协的重大课题,完成了对海淀南部北部各乡镇街道调研,形成了质量比较高的课题报告。为对海淀经济社会发展献智献策,在区委区政府人大政协召开的各种座谈会上,积极发言,提出建议,得到了海淀区委区政府人大政协的高度评价。
尽管成长顺畅,拥有卓越的专业成绩和一定的社会地位,文宗瑜一直保持着独立而清醒的思考,不管是财政政策的建议,或者是民主党派的工作,他都有着自己的思想。文宗瑜出身于书香门第,他家往上数几代都是教书育人,因而他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耿介是从小埋在他心里的。他不看重做官、挣钱,而对自己的理想孜孜以求。他坦率地说,或许因为自己是第一批进入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比较早的赚了一点钱,解决了生存问题,才有条件追求理想吧,才更喜欢做自己喜欢做的专业和事情了。
微阴翳阳景,清风吹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看着他潇洒地走到汽车旁,转身挥手告别,微风掀起了他的领带,我突然想起了曹植这两句诗。
清风吹衣,慨当以慷。
当专家真是不容易!
文宗瑜,财政部所属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民革党员、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代表及财经委委员、十五届人大代表及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民革海淀区工委副主任委员、九届与十届海淀政协常委。
文宗瑜亲身经历1995年之后的一系列国家经济政策出台过程,参与了某些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出台工作,是国内少有的几十年一直持续研究国资管理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专家之一。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股权管理、国有资本预算、资本运营、产权制度等,形成了一贯坚持的观点与主张,其多项研究成果被政府及法规条例所采纳。1999年至今,他在政策研究及经济学应用拓展上的理论建树,成为就了我国经济理论多个里程碑式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