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帆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劳动教育的培养就提上了日程。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文明幸福的基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人们才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能源源不断地成长和进步,一点儿一点儿地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态度与认可,直接影响未来社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因此,对于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有效性的研究,非常必要。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
一、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不仅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更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小学教育阶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在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劳動习惯,学会独立,才能为以后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也正是由于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增强,在此过程中就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匮乏
几乎每一所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擦黑板、扫地、拖地、倒垃圾等任务,学生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这些任务的层面上,并不能真正全面地理解劳动教育。这样机械单一的劳动教育难以调动学生劳动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是不可取的。因此就没有办法达到学校的劳动教育目标。
(二)小学生劳动价值观薄弱
学校加大劳动教育力度就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待劳动的正确态度,使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劳动,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但是,当前的小学劳动教育主要包括理论知识灌输和行为指导,没有重视学生对劳动的正确认知和内外自我思考,导致学生劳动价值观薄弱,很难对劳动教育形成正确的认知[1]。
(三)每个阶段学生对劳动诉求不同
当前,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是群体性的劳动教育,忽视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没有按照年级差异来细分劳动教育对象,使劳动教育的效果大大降低,与预想的效果有显著的出入。
(四)小学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评价标准
当今,在小学中劳动教育课始终提不上日程。只要上级没有明确的要求,学校也就没有确切的计划。开设什么内容的劳动教育课程,开设多少节劳动教育课,以什么方式开设劳动教育课,这些都没有一定的评价导向体系,要么就不开设,即便开设也是无序状态。学校开设的实践活动课程,无非就是整理课桌椅、清扫垃圾等这些无趣的劳动,其简单的劳动形式、狭隘的劳动场所、无详尽的劳动计划,怎样贯彻劳动教育,劳动观念该如何谈起,如何评估劳动教育,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必须思考的难办棘手的现实问题。
(五)劳动教育的实施缺乏支持
目前,小学劳动教育的专职教师比较缺乏,大部分是由非专业教师担任的。很多学校不会专门设立劳动教育课,有的学校就算设立这门课程,也会被其他课程占用。而且,劳动教育课是没有教科书的,而是任课教师自己编写的课件。综上所述,从理论上来讲,学生不能全面系统地学习劳动教育相关知识。相应地,在实际上也缺少实践与锻炼。不论是“有劳无育”,还是“有育无劳”,都会是劳动教育弱化。
二、提高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一)增加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
要想调动学生劳动教育的积极性,真正促进学生劳动教育的发展,就要点燃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教育。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各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增加劳动教育内容,丰富劳动教育形式。
学校应该根据劳动教育的要求,适当地增加一些独具特色的能让学生感兴趣的劳动内容和形式,比如班主任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或生产劳动。比如,以小组为单位,每周由班干部组织带领小组成员去当地附近的敬老院探望那些老人,陪他们聊天,给予他们温暖的关心和问候;或者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周末去公园和街道帮助清洁工打扫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幼儿园和孤儿院体验生活,做一些公益活动,并写出感受。通过这些形式,让学生打心眼儿里认为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伟大的。而且能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让他们学会独立行事,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二)深化学生的劳动价值观
要想深化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就必须将主观思维和客观行为相结合,通过前者指导后者,反过来,后者又促进前者的形成,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学校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参与到劳动教育的活动当中,感受到劳动的辛苦,还要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活动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地分析劳动教育行为,以此来深化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使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表面认知扩展到思维教育的更深处。因此,采取各式各样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对劳动教育进行总结、概括和思考,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教育方法。
(三)对每一阶段的学生进行分层的劳动教育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体发展和思维发展等具有明显的差异,这就导致学校劳动教育的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会呈现阶段性的变化。对于处在小学1~2年级的低段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尚小,其劳动强度和主观思维也是相对较弱的,所以应该加强他们对劳动的主观意识的培养;对于处在小学3~4年级的中段学生来说,应该增强其劳动观念,尽可能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独立行事;对于处在5~6年级的高段学生来说,劳动意识和劳动行为齐头并进。因此,学校必须坚持对每一阶段的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展开阶段性的劳动教育[2]。
总而言之,劳动和劳动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要根据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和内容,认真分析并研究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增加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深化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对每一阶段的学生进行分层的劳动教育;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实施“三位一体”育人理念;强化小学劳动教育,对症下药,发挥劳动教育的真正作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蕊.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J].江苏教育,2019(23):50-52.
[2]何云峰,宗爱东.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青年学报,2019(1):6-11.
[3]杜作润.劳动教育——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J].现代大学教育,2016(3):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