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
【摘要】自微课传入我国以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微课视作能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的优秀载体,微课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师可应用微课变革学习方式,推动教学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文章旨在使微课教学更好地融入教学活动,并促进以微课为中心的教学制度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保证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和总体目标的实现,以及微课相关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
1 微课的发展历程与相关概念
2006年,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将翻转课堂与微课相关理念有机结合,创立了“可汗学院”。该组织是一个服务于教育行业的非营利性组织,其创办宗旨是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让更多人能享受更高品质的教学服务。其特色在于,有效地将微课与新型管理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全面覆盖物理、化学、生物、金融、历史等领域的新模式自主课堂。2007年,在美国科罗拉州的一所高中里,2名教师(乔纳森和亚伦)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录制了专门的视频,得到了较好的反响。4年后,位于美国的石桥小学首度试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尝试性学习,收获颇丰[2]。此后,美国许多地区陆续出现了不同种类的翻转课堂。这些翻转课堂无论是在细节方面还是在实施过程中,都有着与微课类似的特点。
2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课程规划方面,部分教师存在选题不当的问题。部分教师在化学微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选题过大的问题,未能很好地提炼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该类教学活动往往给人精彩丰富的教学印象,但学生很难从课程中学到实质性知识。例如,有些化学微课涉及的内容无法对应学生已学的知识。在课堂教学方面,某些教师过于注重为学生呈现高密度的知识与教学内容,而某些化学微课没能明确区分微课的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没有提出衔接型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容易使学生在浏览知识相关信息时就提前失去了兴趣,无法深入其中。有些教师则过于追求可视化及趣味性,其制作的视频一味地以追求微视频的趣味性,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做法有些舍本逐末,偏离了教学目的,容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对学习的兴趣转移到其他地方。微课为课堂实录,在某些化学微课视频中,教师走动次数过多,发出声音过于频繁,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有些教师在微课教学中只站在教师的立场分析问题,忽视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这样的化学微课没有设计具体的问题情境,很难满足学生个性的化发展需求。在视频制作方面,某些教师拍摄视频的技术亟待加强,如某些微课视频的画面十分不清晰,视频后期处理存在各种问题,片头、片尾过长。
3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3.1 合理优化微课教学活动
(1)优化教学活动的相关结构设计过程。微课作为一种具备特殊性、创新性的视频课程,其长度不长,内容却十分丰富,这一点能充分体现在与之相关的结构设计上。与常规型课堂的部分活动结构类似,新兴的微课也包括这三个内容,即课程的开始、发展和结尾。课程的开始部分主要是组织教学和介绍新课,课程的发展部分主要是对新课内容进行分析,课程的结尾部分则主要是总结和布置作业。
(2)促进教学活动结构的完整性。大多数教师没有将微课程结构设计的完整性作为课程的重点、要点,忽视了对学生知识内化的教育。如何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逐步完善微课的整个教学结构,从而帮助学生完成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逐渐形成的相关教学结构中,教师必须权衡利弊,甄别出相关教学活动的必须性,明确哪些活动是可以省略的。将必须进行的教学活动按课程的开始、课程的发展和课程的结尾这三个阶段进行设计开发,从而保证教学活动整体结构的完整性[3]。
3.2 完善微课应用模式
微课在化学课堂中的应用模式按应用的不同时机、不同过程可以分为三种,即翻转课堂模式、课后辅导模式与课内镶嵌模式。翻转课堂模式通过微课给学生的自学带来了便利(微课相当于一种教学工具),通过课堂为学生的交流、思考、总结提供空间,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有助于促进学生相关自学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其存在的不足是缺乏必要的监督措施,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使聪明的学生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相对较差的学生则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课后辅导这一模式作为微课开发过程中应用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课后复习、线上线下习题巩固练习、课前学习指导、课后难点突破等相关教学部分。
3.3 提升课程综合质量
微课的教学理念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而出发的,强调学生学习能力与课程实践能力的共同发展,这与新课标所提出的大力培养学生学科综合能力是一致的。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十分必要,因此要将教学理论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技能发展;加大对微课设计、微课应用理论的研究力度。可以通过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开发微课相关的应用线上平台,使微课的教育模式形成较固定的程序,从而促进微课的发展,并制定以核心素养为标准的教学目标,合理地选择每天的教学内容。学生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作为教育事业服务的对象,也同样是微课发展的直接客体。因此,教师在选择相关内容时必须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出发点,发展学生的兴趣点等,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能力。
4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学校对依托信息技术的微课教学进行了尝试,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加大对其的研究力度,探究微课在实践中的应用策略,推进微课教学事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玉凤.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19.
[2] 蒋淑敏.高中化学微课的有效性探查[D].揚州:扬州大学,2016.
[3] 谷春花.高中化学“微课”实践初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4]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