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莉,赵粉琴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接近绝经时至绝经1年内的期间[1],产生的以月经不调、头晕目眩、潮热盗汗、记忆力减退等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围绝经期汗证是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的病症,约75%~85%的围绝经期妇女会出现潮热出汗的症状[2],西医认为主要是植物神经紊乱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本病中医属“绝经前后诸证”、“汗证”等范畴,认为其病机是肾精不足、冲任虚衰、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对于本病的治疗,西医多采用激素替代的疗法,此种疗法虽然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长期使用会增加患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3],相反,中医中药治疗安全性高且效果显著。
逍遥散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由甘草、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烧生姜、薄荷八味药物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功效,是治疗肝郁脾虚证的常用方剂[4]。其被广泛运用于现代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其涵盖了内分泌科、五官科、消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精神科等科目的病种,且多针对肝郁脾虚证起效[5]。导师在临床上用其治疗围绝经期汗证,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以下附2则经典案例。
患者黄某,女,49岁,2020-05-08初诊。主因“月经不规律半年,头颈部反复烘热汗出4月余”就诊。患者诉半年来月经往来无规律,经水时多时少,4月前头颈部反复烘热汗出,情绪激动及劳累后加重,严重时浸透衣衫。平素急躁易怒,胸胁部胀满不舒,善太息,偶有呃逆,伴腰膝酸软,口渴喜饮,失眠健忘,纳差,大便干,日行1次,小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治疗,行相关检查后,排除结核、甲亢等疾病,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给予克龄蒙治疗,患者拒绝服用激素类药物。遂至导师门诊就诊。西医诊断: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诊断:汗证,辨证为肝郁脾虚证,治以疏肝理脾,给予逍遥散加减:柴胡15 g,当归12 g,白芍12 g,黄芪30 g,白术9 g,茯苓15 g,生姜9 g,薄荷3 g,麻黄根15 g,生地黄12g,煅牡蛎15 g(先煎),五味子9 g,柏子仁9 g,甘草6 g。取10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嘱患者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劳累,控制情绪。
2020-05 -22复诊,患者诉汗出较前明显缓解,胸胁部胀满不舒症状较前改善,睡眠欠佳,余症均缓解。上方去麻黄根、煅牡蛎,余不变。取10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服后愈。
按:该患者平素急躁易怒,失眠健忘,纳差,结合舌脉,四诊合参,可辨证为肝郁脾虚证。情志不遂,肝气郁滞,失于疏泄,而见月经紊乱,往来无规律;气机失调,传导失司,则大便干;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营卫受损,则汗出;汗出过多则伤津,故见口渴喜饮、失眠健忘。治疗时,给予逍遥散疏肝解郁的同时,方中黄芪、麻黄根、煅牡蛎组成牡蛎散以收敛止汗,黄芪、浮小麦益气固表止汗,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生地黄、白芍、当归以滋阴养血。
患者张某,女,51岁。2020-04-03主因“月经不规则半年,伴汗出3月。”就诊。患者诉近半年来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量时多时少,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燥热出汗症状,几乎浸透衣衫,情绪激动及劳累后尤甚,平素性情急躁,心烦易怒,神疲乏力,饮食尚可,夜寐差,大便不成形,日行1~2次,小便正常。舌红,舌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滑。西医诊断: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诊断:汗证,辨证为肝郁脾虚证,治以疏肝理脾,给予逍遥散加减:柴胡15 g,当归12 g,黄芪30 g,白芍12 g, 白术9 g,生姜9 g,浮小麦30 g,麻黄根15 g,五味子9 g,甘草6 g。取10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嘱患者控制情绪,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食用含雌激素的食物,避免劳累。
2020-04 -14复诊,患者诉汗出不明显,情绪较前平稳,神疲乏力症状较前改善,夜寐、纳食尚可,大小便调。继服上方7剂后愈。
按:该患者平素性情急躁,心烦易怒,结合舌脉,四诊合参,可辨证为肝郁脾虚证。情志不遂以致肝气郁滞,失于疏泄,而见月经紊乱,往来无规律;气机失调,传导失司,则大便异常;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营卫失司,则汗出;汗出过多则伤津,故见神疲乏力、睡眠差。治疗时,给予逍遥散以疏肝解郁的同时,配合黄芪、白术以益气健脾,浮小麦、麻黄根固表止汗,患者睡眠差,方中添加五味子以改善睡眠。
围绝经期是女性一生中必经的一段时期,由于其临床症状复杂且病程长,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因此对本病的防治不可忽视。汗出是围绝经期的常见症状之一,部分患者可持续5年甚至10年以上,严重影响者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6]。国内外研究发现血管舒缩症状是困扰围绝经期妇女的主要症状,其中以潮热、出汗发生率最高[7-9]。目前,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患者此阶段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加之情绪不稳定更易引起,因此,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激素替代疗法,此法虽可不同程度上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长期服用易诱发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的风险,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10,11]。
《素问》曰:“阳加于阴谓之汗。”、“惊而夺精,汗出于心。疾走恐惧,汗出于肝。”说明情志不畅加之脏腑功能失调,可引起病理性汗出。加之“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若情志异常,肝失疏泄,迫津外泄,可致汗出。中医认为,围绝经期女性天癸衰竭,冲任虚衰,体内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衰退,而五脏与情志密切相关,又女子以肝为先天,脏腑功能失调易导致肝气郁结,肝木过旺,克乏脾土,脾胃虚弱,营卫受损,卫外失司,营阴不能内守而汗出,故肝郁脾虚围绝经期汗证的常见证型。在治疗上,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因此,对于辨证为肝郁脾虚性围绝经期汗证,导师在临床上给予逍遥散加减治疗,取得显著成效。
相关研究报道,逍遥散可以促进小鼠卵泡和卵母细胞的发育,改善生殖内分泌功能[12]。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归[13]具有抗氧化、抗抑郁、保肝强肾健体的作用;白芍[14]提取物可以促进雌激素分泌和子宫发育,临床上配伍当归,治疗多种妇科疾病;鲁娜[15]指出柴胡-白芍配伍的制剂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有效率高达91.18%。纵观临床可以看出,逍遥散被广泛的运用在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
中医中药作为中华传统医学的瑰宝,对于治疗该病有独特的认识与治疗措施,可避免激素替代疗法的诸多弊端。但就目前相关报道来看,对于逍遥散和肝郁脾虚证的研究缺乏系统性以及客观的研究数据。因此,还亟待更多的文献、临床和实验研究进行验证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