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颖
摘要:不同氮肥处理与配合使用大豆根瘤菌,对大豆植株各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包衣缓释氮肥结合使用根瘤菌的处理方式下,大豆新品种铁豆112平均株高较高、平均单株荚数最多、单株粒数最多及产量最高,最为节本增效。
关键词:铁豆112;根瘤菌;氮肥
众所周知,根瘤固氮要求大豆植株的氮营养水平不宜过高,因为氮营养水平过高势必消耗较多的碳水化合物,于是运入根瘤中的碳水化合物就会减少,从而使根瘤的数量减少,体积变小,固氮能力减弱。为保持大豆良好的固氮能力,经济有效的施用氮肥,增加田间试验作物产量,减少氮肥使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依据,因此进行该试验。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种子和大豆根瘤菌来源
参试品种为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近年新研究品种铁豆112,大豆根瘤菌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菌剂含菌量约为3亿/g。
1.2 试验方法
该试验2019~2020年在铁岭市农业科学院院内试验田进行,试验采用大区定位试验方式,试验设3个处理;小区长度为50m,每个处理大豆宽度为8行。
处理1为大豆不施肥;处理2为大豆养分专家决策系统推荐用量:尿素3.4kg/667m2、二铵7.43kg/667m2、氯化钾8kg/667m2;处理3为大豆根瘤菌与氮肥配合施用:缓释尿素用量为3.65kg/667m2、重过磷酸钙7.43kg/667m2、氯化钾8kg/667m2。根瘤菌拌种方法及标准,取根瘤菌菌剂4g,加入10ml水,充分搅拌后,拌入500g种子,摊开晾干后备用[1]。播完后立即盖土,切忌日光暴晒,已拌菌种子当天播完,超48h重新拌种。注意不能与化肥混播,化肥有较强的腐蚀性,会杀伤或抑制活菌体使肥料失效。收获期取样,每个处理取3个点,每个点取5株进行考种并全部收割测产[2]。
田间结荚期取样,植株根部表现如下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1的株高为77.1cm,处理2的株高为95.9cm,处理3的株高为97.0cm。处理2施肥方式下的平均株高比处理1不施肥方式下的平均株高增长18.8cm;处理3施肥方式下的平均株高比处理1不施肥方式下的平均株高增长19.9cm;处理3施肥方式下的平均株高比处理2施肥方式下的平均株高增长1.1cm。试验结果表明,处理3的施肥方式优于其他两个处理。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单株荚数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1的单株荚数为43.7个,处理2的单株荚数为47.5个,处理3的单株荚数为52.6个。处理2的施肥方式下的平均单株荚数比处理1不施肥方式下的平均单株荚数增加3.8个;处理3的施肥方式下的平均单株荚数比处理1不施肥方式下的平均单株荚数平均增加8.9个;处理3的施肥方式下的平均单株荚数比处理2施肥方式下的平均单株荚数增加5.1个。试验结果表明,处理3的施肥方式优于其他两个处理。
2.3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单株粒数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1的单株粒数为84.3个,处理2的单株粒数为98.3个,处理3的单株粒数为114.2个。处理2的施肥方式下的平均单株粒数比处理1不施肥方式下的平均单株粒数增加14.0个;处理3的施肥方式下的平均单株粒数比处理1不施肥方式下的平均单株粒数增加29.9个;处理3的施肥方式下的平均单株粒数比处理2施肥方式下的平均单株粒数增加15.9个。试验结果表明,处理3的施肥方式优于其他两个处理。
2.4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百粒重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处理1的百粒重为18.4g,处理2的百粒重为19.5g,处理3的百粒重为20.3g。处理2的施肥方式下的平均百粒重比处理1的不施肥方式下的平均百粒重增加1.1g,处理3的施肥方式下的平均百粒重比处理1不施肥方式下的平均百粒重增加1.9g,处理3的施肥方式下的平均百粒重比处理2不施肥方式下的平均百粒重增加0.8g。处理3的施肥方式对大豆单株百粒重有促进作用。
2.5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处理1的产量为117.2㎏/667m2,处理2的产量为156.4㎏/667m2,处理3的产量为187.6㎏/667m2。处理2的施肥方式下的平均产量比处理1不施肥方式下的平均产量平均增加39.2㎏/667m2;处理3的施肥方式下的平均产量比处理1不施肥方式下的平均产量增加70.4㎏/667m2;处理3的施肥方式比处理2的平均产量增加31.2㎏/667m2。试验结果表明,处理3的施肥方式优于其他两个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通过不同氮肥处理与配合使用大豆根瘤菌,对大豆植株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2施肥方式下的平均株高比处理1不施肥方式下的平均株高增长8.8cm;处理3施肥方式下的平均株高比处理1不施肥方式下的平均株高增长19.9cm;处理3施肥方式下的平均株高比处理2施肥方式下的平均株高增长1.1cm,结果表明,处理3的施肥方式优于其他两个处理的施肥方式。
由本试验得出,在种子根瘤菌包衣,适当降低氮肥用量的情况下,大豆新品种铁豆112的株高从77.1cm增加到97.0cm;单株荚数从43.7个增加到52.6个;单株粒数从84.3粒增加到114.2粒;产量从117.2kg/667m2增加到187.6kg/667m2;即大豆新品种铁豆112的平均单株荚数最多、平均单株粒数最多及平均产量最高。这表明适量施用氮肥并接种根瘤菌,提高了大豆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进而显著提高了大豆产量,但对百粒重起促进作用,这与孙国伟的研究结果一致。
大豆接种根瘤菌是一项减肥增效、节能减排的农业技术措施。研究减氮施肥下接种根瘤菌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对于改善农业环境、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促進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4]。
参考文献
[1] 孙国伟.接种根瘤菌条件下减氮对大豆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1,(4):99-101.
[2] 孟庆英,张立波,张春峰,等.根瘤菌对大豆生理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1):27-28.
[3] 郑浩宇,黄炳林,王孟雪,等.氮肥减施与接种根瘤菌对大豆光合与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9,38(3):413-420.
[4] 李艳杰.接种大豆根瘤菌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