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凤丽 崔丽娜 王颖伟 董松
摘要:双辽市是国家“十四五”以来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重点市。玉米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双辽市把玉米资源作为手中的一张王牌,以其作为依托,引来了大量的外部资金,对玉米进行了广泛的加工利用,现正在走上一条快速发展的金光大道。
关键词:玉米;前景;增产;增收;措施
1 发展玉米生产的意义
1.1 玉米适应性强,产量潜力大
1.1.1 玉米对水分的要求
干旱或水涝都将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对产量和品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玉米的植株高大、叶面积较大,因而蒸腾作用强,生长期间内最适的降水量为600mm左右。但是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造成降水过多,这样就减少了光照时间,容易造成像病害了、虫害了、杂草生长比较茂盛或者出现倒伏等现象;若不是严重缺水,一般不会造成植株干枯致死,但会对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影响。若严重缺水,就会造成植株干枯死亡,致使玉米绝收。
1.1.2 玉米对土壤的要求
种植玉米要求的土壤为有机质丰富的黑土、黑钙土、淡黑钙土、冲积土和厚层草甸土是最好了,pH值为5~8范围内都可以种植玉米的,其中pH值在6.5~7.0最为适宜,对土壤的要求不箅是太严格的。
1.2 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玉米在畜牧业中也有广泛的用途,玉米的籽粒和茎叶是各种家畜的优质饲料。籽粒为猪、鸡、奶牛、肉牛的精料。青贮玉米,也是奶牛必不可少的饲料。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玉米作为饲料作物在我国的地位日趋重要。
1.3 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
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中最适合作为工业原料的品种,玉米可以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化学工业。
1.4 玉米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
1.4.1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玉米中的维生素比小麦、水稻等作物的都要高,我们都知道维生素在人体内主要是起到代谢的作用,如果代谢完全就表示维生素充足,比如维生素A會让我们视力更加好;维生素B能够使我们消除疲劳;维生素C能够防止我们的牙龈出血,预防坏血病;维生素D具有补钙的功效,促进钙质的吸收。
1.4.2 玉米中含在丰富的植物纤维素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把煮玉米作为主食,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玉米里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素,;因为植物纤维素能够有效地增加人体的胃肠蠕动,从而能使粪便顺利的排除体外,这样就能防止便秘、肠炎、甚至肠癌等的发生。同时植物纤维素还能阻碍过量葡萄糖、脂肪的吸收,起到降血脂的作用,从而能够减少肥胖、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
1.4.3 玉米具有抗癌、防癌、延缓衰老的功效
这是由于玉米中含有硒和镁,硒在人体内能加速氧化物的分解,抑制癌细胞吸收氧分,镁能促使体内的废弃物排出体外,也能起到抑制癌细胞的发展,这对抗癌、防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玉米中还含有一和叫谷胱甘肽的物质,它是一种长寿因子,它和硒一起生成谷光甘肽氧化酶,具有保持青春,延缓衰老的功效。
1.5 玉米发展面临的问题
(1)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杂交玉米新品种陆续进入到吉林省千家万户农民的田地里,致使吉林省的玉米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总量大幅增加,从而导致供求关系失衡。
(2)玉米种植面积虽有所增加,但是玉米单产却提高缓慢,玉米病害时有发生,而且呈现出高发、严重趋势。
(3)管理比较粗放,集约经营化程度低,另外,专用玉米、各种特需玉米发展严重滞后,适应新国际、国内市场的能力低。
2 双辽市玉米发展的现状
双辽市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四平市西部,是吉林、内蒙古、辽宁三省的交界处。以种植玉米为主,全市
19万hm2的耕地中玉米的耕地面积就有将近13万hm2,近几年,玉米的价格曾现上升趋势,实现了农民致富奔小康,带动了双辽经济的迅速发展。
2.1 产业现状
2.1.1 龙头企业
双辽市现有12个有规模的玉米加工业,主要加工出的产品可以做为饲料、淀粉、酒精等等。
2.1.2 基地
双辽市优质玉米基地主要分布在双山、永加、玻璃山、茂林等地。
2.2 我市的玉米加工转化等方面的任务
2.2.1 提高剩余产品的附加值。
每年通过加工产生的工业副产品,现在主要是养殖和加工化学有机肥料,利用率低且污染环境,今后重点应放在利用副产品发展加工工业上,延伸产业链条,扩大加工转化增值的力度。
2.2.2 千方百计地提高玉米的带动效应。
现在玉米的转化增值带来了旮工业的发展,但是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和效益增加却不是成正比例增长,未来我市应该在发展企业和农户的结合上多做工作,让企业和农户形成一种利益共同体,实现双赢,一方面,企业效益大增,一方面农民积极性大幅的提高,推动玉米产业加快发展。
2.2.3 更加注重发展畜牧业来推动玉米就地转化和增值
不但更能直接提高农民收入,还能间接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
2.2.4 加工转化企业规模应该扩大
加快企业兼并与从组,淘汰落后小企业,关掉污染大企业,实现企业优质化,重点发展大、转化率高、污染小、可持续性发展好的优势大企业,促进资金、技术、效益的集中,从而更大程度地推进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3 提高玉米种植技术
玉米要想达到高产高效,不是单一选择了哪个品种或单一选择哪一项栽培技术,而必需是良种与栽培技术相配套,才能取得高产,因此要达到模式化、标准化、规范化种植。
3.1 要选择优良的品种
选择好的品种是玉米达到高产的关键。
(1)要选择抗性好,适应性强、抗病、抗干旱、抗倒伏等品种。
(2)要选择根系发达的品种,尤其是地上部分的根系一定要发达,因为地上部分的根系发达,可以防止倒伏还能增加表层养分的吸收。
3.2 注意质量指标
(1)种子纯度要在96%以上,种子大小要均匀一致,去除发霉的种子或瘪的种子。
(2)要保证种子的出苗率。一般精量播种的应该在93%~94%以上,单粒播种的在97%~98%%以上。在温度低温-14℃以下能够正常出苗。
(3)水份低。一般在13%以下。
3.3 要合理地密植
玉米要想超高产,在保证氧分供应的前提下应该增加种植密度,因为密植能达到玉米高产,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大多数的农民朋友都是通过以往的经验或者根据种子袋上的标明来确定,那么这样只是片面的,是不合理的。
(1)对于早熟的品种,我们可以采取合理的密植;那么对于晚熟的品种我们就采取稀植的方法。
(2)对于土地比较肥沃的或者施肥比较多的地块就采取密植的方法;相反对于薄地或者施肥较少的就采取稀植的方法。
(3)附近有井,可以进行水浇的地块,就采用密植的方法;如果没有水浇的条件就国采取稀植的方法。
(4)如果进行间作,就应当采取密植的方法。
3.4 要合理地施肥
(1)玉米要想达到高产,必须要进行合理地施肥,在施肥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氮、磷、钾三者的比例及用量,同时还一定要注意施肥方法。
(2)玉米对氮、磷、钾的不同产量吸收量是不一样的,一般产量在9000~10000kg/hm2的条件下,氮、磷、钾的比例为2:1:2;产量在10000~12000kg/hm2的条件下,氮、磷、钾的比例为3:1:4,这就说明随着产量的提高,玉米对氮和钾吸收量增加,对磷的吸收量不变。
4 今后玉米种植发展的方向
4.1 提高良种化程度
目前我市的良种化程度约80%左右,通过改进良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环节,在良种改进过程中,提高优质专、特用玉米应当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减少大众化,突出专业化,适应国内、国际市场对此类的需求,提高种植效益。
4.2 改善灌溉系统
我市绝大部分地区依靠天吃饭,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通过推广节水灌溉等项措施,能使我市的玉米产量能平均提高30%以上,玉米品质率也会相对提高,在今后发展中,应该提倡发展管灌、滴灌、膜下灌溉、喷灌等节水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3 推广先进种植模式
覆膜种植、玉米大小垄种植、米麦兼种,如果能得到大力发展,粮食增产20%是不成问题的。
4.4 改进管理
通过玉米机械化種植,机械化收获,测土配方施肥,不但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还起到节本增效,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4.5 加强病虫害管理
许多农民对病虫害认识不足,甚至是不重视,不但引起产量上不去,就是粮食品质也降低,所以今后在防治上也应该成为我们发展的重点。
5 结论
通过分析和研究,玉米在双辽市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前景,只要我们把握好当前存在原问题,掌握好各种玉米的管理和种植技术,认清市场发展方向,那么通过玉米来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将指日可待。作为农业科技人员,我们应该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充分了解市场,认清发展形势,把发展中国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在普及农业知识,推广农业技术上有所作为,为农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蔡卫华,许平.农民增收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0(11):34-35.
[2] 赵冬缓.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态势与新对策[J].新视野,2000(5):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