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月
摘要: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到各行各业,现代林业也应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现代林业区别于传统林业,造林方法强于传统,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要持续不断的对现代农业的造林方法进行改进,并对营林的生产管理更加用心,让市场对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和营林生产管理进行检验,促进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让林业的发展更快更好。
关键词:现代林业;造林方法;营林生产管理
要想不断提高我国林业的发展水平,推动林区生态环境改善,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就必须认识到当前发展所存在的各项问题,积极吸收专业人才,不断提升林业工作的专业水平,改进造林方法,提升管理效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现代林业造林方法
1.1栽种造林方法
栽种是现阶段重要的造林方法之一,在面积较小的区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1)选择适宜的容器培育高品质林木苗,同时选择栽种林木的区域,挖好栽种地穴,面积为40—60m2,确保地穴整齐,便于林木苗能够顺利端正居于地穴中,林木苗只有处于此种状态才能实现最大限度延伸,后期才能顺利成长。2)在林木栽种过程中,需要合理把控栽种深度,确保林木苗根系可以吸收足量的水分,以抵御变化的外界环境。栽种造林方法种植的林木具有高存活率、高灵活性等应用优势,但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整体成本较高,难以应用于大规模造林活动。
1.2分殖造林方法
分殖造林方法也称为分生造林方法,是一种特殊的造林方法。具体而言,应当选择林木群中营养成分最高、成长最旺盛的枝干,通过截取枝干进行移种,实现造林。该方法的应用价值在于林木存活率较高、成本较低、所需时间短。应用该方法的难点在于,枝干(幼苗)想要快速生长需要很多养分,因此,对于移植区域要求较高,必须选择土地肥沃、营养含量高的区域栽种,使幼苗能够汲取充足的养分,同时造林人员还需要定期为其进行人工供养,以保证其快速健康生长。现阶段,分殖造林包括插条与插干2种方式,多应用于杨树与柳树种植中。
1.3播种造林方法
播种造林方法应用最为广泛,该方法是指在不培育林木苗的情况下,直接将林木种子播撒到种植区域,使其自然生长。该造林方法操作简单,可用于大面积造林工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播种造林方法对林木种子质量要求较高,种子应当具备高度适应性以及高发芽率,只要这样才能保证林木存货率;还需要做好播种选址与播种后的管理工作,继而保障造林顺利,概括地说,播种造林方法具有明显的先易后难特点。实际播种主要包括2种方法。1)撒播。该方法可用于腐殖质层较薄以及植被较为疏散的地区,可选择如马尾松一样适应性与发芽率均较高的种子直接播种。2)穴播。运用该方法必须选择具有较高适应性的造林区域,选择局部整地作为播种地点,然后将种子均匀种下,之后在顶部覆盖土壤,同时采用较轻的力度按压。若种子表层较厚或者出现蜡质现象,造林人员需要先行开展浸泡或者催芽工作,以确保有效造林。
2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2.1选用方法要科学化
在营林造林时,林农只顾着种植,却对种植后的树木忽视了管理,导致很多树木干枯。所以,要想更好地发展林业,离不开对其的保护。相关技术人员要树立科学的防患意识,不能总是等到灾害发生后才采取措施,这样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如果采取措施不及时,则会酿成二次灾害。所以,可以积极地发挥生物科技方面的作用,做好预防。在向国外引进新物种的时候,要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虽然有些国外的树木品种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且生长期非常短,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能长成大树,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仍要提高对新物种的管理,面对营林工作,最重要的是要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减少对原有资源的破坏,科学种植,避免一刀切的现象存在。
2.2坚决落实退耕还林政策
为保证退耕还林工程任务顺利完成,定边县林业站首先对全体包乡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的原则;实行包乡人员技术承包责任制,从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政策兑现一包到底;推广ABT生根粉蘸根、地膜覆盖造林、截杆抗旱造林、针叶树坐水栽植、应用良种壮苗、蓄水保墒整地等措施,以提高工程造林成活率和林分质量;重视示范样板建设,要求乡乡有精品、村村有样板,为全市退耕还林工程起到样板示范作用。
2.3加强育苗基地建设
造林技术影响林业发展,同时还会影响树苗的质量。在造林的过程中,树木幼苗是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树苗质量直接决定造林质量,想要提高树苗的质量,就需要科学合理地培育树苗,为林业部门绿色化方向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也为林业健康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想实现林业部门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科学培育树苗的方法格外重要。在加强对育苗基地建设时,首先,对育苗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根据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应对措施,从根本上保证树苗的存活率;其次,应该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全方面对树苗进行科学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树苗的抗病虫能力,还能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最后,应重视研发优良品种,提高树苗种植能力,增加树苗的适应性,保证树苗的栽种质量。
2.4灾害的防治策略
2.4.1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在日常的工作中,林业从业人员应当居安思危,绝对不能等到灾难“兵临城下”才开始着手准备,要将预防工作做到前面,以保证灾难真正到来时,能够有效、积极地运用相应的技术或者药物去应对,从而尽可能地将林业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
2.4.2科学造林
对受灾林木进行清理、重新造林以及更新造林方案应当严格遵循经济规律和林业自然规律,始终坚持分类实施、破解难点、突出重点、因害设防、因地制宜,绝对不能搞一刀切,要重视科学经营与林木清理、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结合,努力推进林业灾后重建以及恢复工作的开展。此外,在对林地进行清理时,绝对不能随意,要注重目的树种与现有植被的利用和保护,如在面对潜伏萌发能力比较强的阔叶树树种或者仍有5—6盘枝条的针叶树时,相关工作人员只需对折断的树枝进行清除即可,大可不必全面伐除,以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人为的二次破坏。
2.5提升对营林抚育的管理
针对幼林要巩固进行,提升营林树种加快生产,不过在对幼林抚育时经常会受到外界的不确定因素干扰,所以要高度重视对幼林的抚育。为防止土壤出现板结现象,幼林在生长中遇到病害等,要经常对其土壤进行除草工作,保证树苗可以健康的成长。在营林中树苗会快速增长,树木间的树枝会发生纠缠现象,树与树之间距离会不断缩小,因此,会导致树木无法有效吸收充足的外界提供的光照,使得树木接收到的光照面积不断减少,为保证树木可以正常生长,要对环境进行维护和保持,对树木枝条和叶子进行修剪等工作。在修剪期间要注意不同树种的修剪情况,以及旺盛期间需要考虑的问题等。所以要选择合理时期和季节对其进行修剪。
结语
我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因为这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能优化整个国家的环境,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广大林业从业人员必须要重视自身的工作,加强现代林业造林方法的研究,不断完善营林生产管理模式,以推动林业的发展,继而助推整個国家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赵士柏。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要点分析及造林对策分析[J].现代园艺,2018(21):63-64.
[2]于增瑞。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J].乡村科技,2019(12):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