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经常旅游的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南方的野生动物和北方的动物相比,体型大小有差别呢?
动物的体型大小通常是由栖息地气候主导的,简单地说,气候热的地方,恒温动物的体型更小,这被称为伯格曼法则。然而,最近一项新研究却指出,生活在具有“热岛效应”、人口密度大地区的哺乳动物,体型会变得更大。
2021年8月,一项研究调查了140499项,超过100种北美哺乳动物,用来记录热岛效应、栖息地碎片化及可获取资源对其体型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化会使哺乳动物的体型更大。
通俗地说,就是哺乳动物在城市里可能获取到比在郊区更多的食物而变大,这种影响要强于来自温度升高导致体型变小或栖息地碎片化捕食困难减小体型的趋势。
调查发现,有一部分无脊椎动物变大了,比如蝴蝶、飞蛾、蟋蟀和蚱蜢等。它们的迁移能力都比较强,基本都会飞或者会跳,更大的体型会让它们的飞行和跳跃能力更好,更容易跨越城市里被道路、建筑物分割的栖息地觅食,从而获得更好的生存优势。
而体型变小的那部分无脊椎动物,如地蛛、步甲虫、象鼻虫和水蚤等,则迁移能力有限,很容易被城市建筑物分割,此时温度就会起作用让它们变得更小。
现代城市的钢筋水泥结构单元分割了城市区域气候,固化的路面与玻璃幕墙也有效切割了光照与降水的覆盖面,生态学意义上的版块在城市里会特别小,一条马路就可以把公园两侧的物种给分割得老死不相往来,适应城市环境对物种生存与迁移能力的要求会更高一些。
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天敌。哺乳动物通常位于食物链靠上的位置,在城市里只要人不去吃基本可以活到寿终正寝,而城市人产生的大量厨余垃圾则为它们提供了捕食之外的食物来源。
《纽约时报》就报道过纽约市有人专门在老鼠聚集地设置摄像头来观察流浪猫,结果发现胖得像小猪的纽约老鼠根本就不怕猫,而猫对老鼠也没兴趣,它们基本做到了井水不犯河水,反正垃圾桶里总有食物,何必费事互相过不去。
所以,当资源充足时,自然界天然存在的天敌关系可能在城市里被转化为与人类的投喂关系。
对于栖息在城市的动物而言,如果适应得好,不但不会受热岛效应而变小,反而会因为有了更多的食物来源而变大。栖息在城市的物种可能已经通过学习或人工选择适应部分人类行为了:广场的鸽子基本都不怕人,生活在城市景观里的池塘中的鱼因为没有天敌也会越来越肥,北美的浣熊基本都掌握了翻带盖垃圾桶的技能……
不过,当前大趋势是全球变暖与城市化,这意味着城市动物的体型很有可能同时向变大与变小方向发展。对温度敏感且城市里迁移性差的物种可能变得更小,而遷移性强且能从城市得到更多觅食机会的物种则会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