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采用小剂量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式,探究此种麻醉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20年6月—2021年8月间收治的足月单胎妊娠产妇采用剖宫产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一组采用常规的硬膜外麻醉方式,命名为常规组,另一组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命名为两组,在完成麻醉工作后,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患者的麻醉效果方面,常规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0.48%,低于联合组的76.19%,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常规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多于联合组,即常规组>联合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妊娠患者行剖宫产,选用剂量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式,其效果更优,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剖宫产;腰麻;硬膜外阻滞麻醉;小剂量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5--01
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我国剖宫产的妊娠患者也越来越多,因此,对母婴安全问题更关注,麻醉的用药的选择也更重视。过去对于剖宫产患者多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此种麻醉方式存在起效较慢、阻滞效果不够等缺点,对母婴安全存在隐患[1]。为此,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麻醉方式,本文主要探究小剂量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对剖宫产患者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患者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取本院在2020年6月—2021年8月间收治的足月单胎妊娠产妇采用剖宫产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分别命名为常规组和联合组,现将两组患者资料整理如下:常规组患者资料:患者年龄23-37岁,经计算可知平均年龄(25.12±2.61)岁,孕周为38—41周,平均孕周(38.36±1.35)周。联合组资料:该组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经计算为(25.85±2.72)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37.81±1.76)周。两组患者均为自愿参与研究,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将药物过敏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排除出此次研究。
两组患者的上述信息进行对比后,发现组间差异极小,且P>0.05,组间数据统计学意义不存在。
1.2 方法
在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进行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脉搏的监测,并给予500ml平衡液静脉滴注,再让患者选择侧卧位,将L2-3或L3-4椎间间隙作为穿刺点,进行穿刺。其中,常规组患者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具体操作为:在穿刺成功后,将导管置入在硬膜外3-4cm,并向导管内注入盐酸罗哌卡因10~15ml,注射完成后对导管进行固定,并让患者采取平卧位。联合组患者则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式,具体为:在选择好穿刺部位后,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经此硬膜外导针置入腰麻穿针,针孔向头端,当针尖到达蛛网膜下腔后抽出针芯,见到脑脊液流出后向内注入12毫克盐酸罗哌卡因(耐乐品)和等量脑脊液,药物注射完成后,退出腰麻针并置入硬膜外导管3-4cm,最后帮助患者采取仰卧位以控制麻醉平面,如果发现麻醉平面低追加1%罗哌卡因5~10毫升作为硬膜外辅助给药,可获得满意的效果,最后等待开始剖宫产手术。
1.3 评价标准
1.3.1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将麻醉效果分为优、良、差三个级别,优:麻醉效果很好,患者未感受到疼痛,且不需要其他辅助药物;良:患者未感受到牵拉疼痛,追加单次药物;差:患者疼痛感强烈,需借助其他药物。
1.4 统计学方法
将SPSS22.4软件作为本次数据分析的工具,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应用%(率)和(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用t检验计量资料。若P<0.05,则说明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对比
根据下表的结果可以发现,联合组的优良率为90.48%,高于常规组的76.19%,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结论
目前,在产科中剖宫产手术已经成为常见的分娩方式,且近年来剖宫产率越来越高,为保证母婴安全和产妇的生理变化情况[2]。因此,主要为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一方面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另外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的同时又能减轻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对麻醉方式的要求较高,硬膜外麻醉作为传统的首选麻醉方式,其操作相对简单,但是起效速度较慢,阻滞率不高,并且术后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给产妇带来较大痛苦[3]。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的麻醉师选择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该种方式能够将蛛网膜下腔阻滞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的优势充分发挥,同时又能减少麻醉劑量,没有时间限制等优点。另外,麻醉药物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且长效的酰胺类麻药,具有t1/2短、脂溶性低的特点,并且对中枢神经和心脏毒性小,再联合腰麻的作用,使麻醉效果更好[4]。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即观察组>常规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采用小剂量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的效果更优,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邵明忠.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妊高症剖宫产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0):7.
[2]周维品,李佳,侯艳. 坐位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用于甘孜州高原地区剖宫产术中的效果观察[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4):160-162.
[3]吴媛媛,张岩. 剖宫产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研究[J]. 当代医学,2020,26(11):69-71.
[4]吴永华,陈学强,黄春贵,等. 低剂量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高原剖宫产中的应用[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20,39(4):217-220.
作者简介:黄学雷(1967.10-),壮族,广西省德保县,大专学历,麻醉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