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式涵养 多元化互动 激励性引领

2021-01-10 00:37钟勇彬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

钟勇彬

摘    要:现代认知学认为,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上,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具有与之相应的文化活动视野。只有在这一层面和范围内,各类事物才能较好地引发人们的情趣感知和情感共鸣。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儿童思维活动往往是通过使用“形象、色彩和声音”媒介来进行的,而不像成人那样——通过“大脑”机器,所以他(她)们对于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和感悟能力较低。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通过创设或引入路径,创设丰富多元的良好活动情景,更好地“激励、唤醒、鼓舞”学习心态,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和过程,引领他们在多元互动中不断走向善教乐学的良性发展道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策略优化;“双减”政策引领;教与学互动

教育是一种“缺憾”的艺术和现象,永远行走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良好化运行状态。在新课程理念和核心素养观引领下,教育与教学改革赢得了“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喜人局势。为了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扩大教育教学成果,在“双减”教育政策大背景下,应如何结合学科活动来更好地优化理念、结构和过程呢?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视角,试简述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简要解析“双减”政策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意义

什么是“双减”呢?这一政策的关键词即在于“减”,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减轻学生校内作业负担,另一方面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从根本上来说,集中地指向——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把他们从传统应试教育切实引向令人期待的“素质教育”发展道路上来。

那么,“双减”政策的研制和颁布究竟有什么价值和意義呢?概括地说,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有利于”上:一是有利于更好地释放社会活力。孩子是社会家庭的希望。为了让孩子有一个美好未来,许多学生家庭不惜一切代价,从人力、财力和精力等进行全面投入。“双减”政策出台后,上述三种压力大为减轻,社会活力得到释放。二是有利于更好地改善教育模式。“双减”前,无论学生还是家长,对教育压力都感觉有些苦不堪言,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双减”政策出台后,对当前以及未来的教育模式必将产生“正强化、正引领”下的完善作用。三是有利于让教育更好地回归本质现象。这种教育本质说到底,就是——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就是说,为真正的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发展激发活力现象,让“今天的学生”更加健康地走向“明天的阳光之旅”。一言以蔽之,“双减”政策的真正落地,犹如“一石激浪”,必将在校园内外激起美妙的浪花。

二、对“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的探究

“双减”对于校园教育来说,是一种“激励、唤醒和鼓舞”,同时还是更大挑战和更新考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生本学主、与时俱进”指导下,我们要善于用努力应对变化,用优化赢得美好。

(一)在“生本学主、‘双减’政策”指导下,善于通过“情景涵养、情趣引领”路径,把小学生不断引向善教乐学的优化发展状态

儿童属于“唯情趣而驱”群体。没有“兴趣与情感”的滋润和引领,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难以从根本上有效激活他们的内在驱动系统。在如此状态下,对于儿童来说,要么就是浅尝辄止、事倍功半;要么就是鹅行鸭步、行之不远。与之相反,有了情趣元素的陪伴和融入,能够赢得令人期待的“情绪智力”现象。比如,在《大自然的声音》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创设了“听音辨识”游戏情景如下:用“口技”形式模仿一些声音,有和风吹拂的,有狂风呼啸的,有小鸟鸣叫的,有大雁哀鸣的……无论效果和结果如何,迅即引发了全班的活动情趣。“同学们,这些都来自我们熟悉的大自然之中,只要注意观察、认真倾听,你就会发现大自然中有许多非常美妙的声音。我们一起进入大自然中去循声倾听吧……”由此激发良好的学习期待。

(二)在“生本学主、‘双减’政策”指导下,善于通过“情景涵养、生活链接”路径,把小学生不断引向善教乐学的优化发展状态

语文身为“母语”学科,具有最为广泛的应用性特征,与社会生活现象之间密不可分、深度融通。有业内人士说过:只有在“生活之水”干涸了,语文才会最终消失;否则,它的存在就是一种客观现象。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通过“生活链接、内外互动”形式,积极开展社会生活背景下的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在“活水源头”中更好地引领学用。比如,在《宿新市徐公店》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小学生在联系生活认知基础上,一方面想象并体会“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的美妙景色;另一方面针对后两句所说,通过多人小组研讨形式,合作探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多种可能性。既让小学生习得了儿童小诗的描写笔法,又引领他们在快乐享受的同时较好地培养想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在“生本学主、‘双减’政策”指导下,善于通过“情景涵养、资源拓展”路径,把小学生不断引向善教乐学的优化发展状态

“语文教材就是几个例子。”这一信条式的“教材例子论”,不仅表明了“优质资源”现象,同时也客观地揭示了它的“局限性”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组织者和引领者,我们要根据课程活动内容和儿童发展需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形式,相机开发并合理使用教材之外的优质学科资源,在激发学习情趣中把教与学活动引向“既有广度又有厚度”的良好发展之路。比如,在老舍笔下的《猫》一文教学时,针对课文所说的“勇猛”现象,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这一平台,生动形象地演绎了动人魂魄的“猫蛇大战”场景,以此让儿童在“分段演播”和“视文互动”下,切实感受到猫那“不畏强敌、异常勇猛”的胆识和样子。这种“相机补白”下的资源拓展活动,与常态化下的“娇小温顺”相比,更加显现出“性格古怪”的内涵。

(四)在“生本学主、‘双减’政策”指导下,善于通过“情景涵养、学科整合”路径,把小学生不断引向善教乐学的优化发展状态

在学校教育中,语文虽是一门独立性学科,却与其他各类学科之间始终存在普遍联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相机把语文元素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不仅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与理解、深化与内化,而且有利于从中赢得实实在在的“1+1>2”效益,从而在“滚动学习”中把他们更好地引向深远化发展状态。比如,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善于借助作者主要生平和作品创作来源等一些背景知识,通过课前铺垫、课中渗透、课后拓展等途径,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走入作品内涵,更加深入地走向作者内心情感。这种“文史不分家”的跨学科整合就是“双赢(甚或多赢)”现象。此外,数理化、音体美、地信生等学科,都是相机整合的优质资源。

(五)在“生本学主、‘双减’政策”指导下,善于通过“情景涵养、情感体验”路径,把小学生不断引向善教乐学的优化发展状态

“学习是学习者的学习。”这一既客观又辩证的简单之言,其意重在强调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和“体验性”特质。儿童群体不仅活泼好动,来自于他们“手指尖上的智慧”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实践下的“情感性体验”活动对于儿童学习来说,除了迎合良好的学习心态之外,更加有利于在“手口眼脑”互动状态下不断地增加一些获得感和自信心。这对于构建和谐教学关系、放大善教乐学效应大有裨益和促进。比如,在《小英雄雨来》《杨氏之子》等课堂教学中,教师激励并引导小学生开展“我心目中的同龄偶像”主题演讲和研讨等活动;在《将相和》课堂教学中,让小学生通过多人小组合作形式,开展“人物形象”辩论活动,开展喜闻乐见的课本剧表演与评比活动……非常有利于促进“德智互动”。

三、基本结论

在“双减”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我们应本着“减量不减质”指导思想,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认知和文化活动视野“低缓飞行”,努力打造“优而精”课程意识,让教与学越发地变得“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邱庆红,黎晓敏.基于统编版新教材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策略性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21(11).

[2]司马芸,陈雪梅.如何在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中有效拓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资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

[3]周晓琪.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儿童“德智互动”作业兴趣情感的策略性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2).

[4]张华凌.关于在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互动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0(08):89—90.

猜你喜欢
双减小学语文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