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姣娥
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将理论知识体验化,将理性知识感性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文本创设一定的情境,能提高教学效率,加深学生课堂所学。
一、创设体验情境,导课更自然,理解更深入
《散步》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形象地诠释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责任担当,颂扬了生命之美。文章虽然简短,但意蕴和主旨很抽象,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而言,文章的主旨很难引发他们的共鸣。
为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开课伊始,笔者创设了这样的导课情境:小朋友小明、爸爸、妈妈和年迈的奶奶在野外踏青,前面有两条路,一条是宽敞平坦的大道,但道两旁只有单调的黄杨树,一条是崎岖不平的小路,但路两边有野花、蝴蝶、蜻蜓、小溪等小朋友非常喜欢的景物。如果你是这支队伍中最强壮的爸爸,面对这种情况,你认为应该走哪条路?或者应该怎么走?这样的情境,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遇到,于是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说明了理由。甲学生说:“肯定走小路啊,踏青不就是要玩得高兴吗?走大路就不叫踏青了。”乙学生说:“肯定要走大路啊,奶奶岁数大了,走小路不安全。”丙学生说:“我认為应该走小路,小路有迷人的风景,大家会玩得更开心。”丁学生说:“我坚持走大道,踏青固然要开心,但奶奶的安全更重要。”学生的看法都没有问题,理由也算充分,但笔者并不予以肯定或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对四种观点进行点评:甲生观点强调了踏青游玩,但忽视了奶奶的困难,与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美德相背离;乙生观点强调了奶奶的安全,体现了尊敬老人,但忽视了小明追求新奇的感受,与中华民族爱幼的传统美德相背离;丙生观点与甲生观点大体一致,也没有考虑奶奶的实际;丁生观点与丙生观点大体一致,也没有考虑小明的感受。学生经此分析,也感觉无论如何都不能兼顾。
笔者顺势抛出问题:“我们的分析其实也只强调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尊老爱幼,如果爸爸从家庭责任和担当方面考虑问题,就可以兼顾小明的好奇心和奶奶的安全了。如何兼顾呢?请大家打开书,我们来看一看: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爸爸是如何兼顾小明和奶奶的。”
这样的情境既与课文内容高度契合,又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置于生活体验中,还极大地引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二、创设背景情境,使抽象内容形象化、直观化
《黄河颂》是一首感情激越的抒情诗,它表面上是在歌颂黄河的壮美,实际上歌颂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以黄河的伟大坚强激励中华儿女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对初中生而言,诗歌的跳跃性、象征性和特殊的抒情方式等都给学生造成了理解障碍,学生很难从具体的诗句中感知文本蕴含的主旨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惊涛澎湃、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的黄河奔流中,从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中感受中华儿女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和不可遏制的爱国热情。
基于此认识,笔者在朗诵教学中创设了两个情境。情境一:1938年11月,抗日烽火已经燃遍中华大地,在武汉被侵略者攻陷后,剧作家、诗人光未然带领剧团成员,从陕西宜川县壶口附近东渡黄河,准备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他来到惊涛怒吼、狂澜万丈的黄河岸边,目睹了黄河船夫与狂风恶浪奋力搏斗的情景,听到了船夫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情境二:利用CAI辅助教学手段,剪接影视剧中有关黄河汹涌澎湃、奔腾喧嚣的画面,以及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热血抗战的影视片段,投放在白板上,并为这些画面配上或低沉、或激越、或昂扬、或铿锵的音乐,之后播放《黄河船夫曲》《黄河船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我们是黄河泰山》等铿锵激越的歌曲。
教学时,笔者结合情境一引导学生:“《黄河颂》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是什么触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学生借助情境一,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抗日战争的背景及黄河的汹涌澎湃。笔者顺势提出新问题:“抗日战争与汹涌澎湃的黄河之间有什么联系?”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基本明确:1938年11月,全面抗战已经进行一年多了,全国军民经过一年多的全面抗战,已经取得共识,只有打败日本侵略者,才能挽救中华民族,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如同黄河的波涛一样汹涌澎湃。
在学生感受情境二之后,笔者首先要求学生闭目想象“黄河掀起的波涛、黄河奔腾的轰鸣、船夫高亢的号子、船夫勇闯险滩的无畏”,接着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河的特点,从黄河的特点中提炼黄河精神。有了情境一中有关黄河景象的铺垫,学生基本能答出黄河的特点是“波澜壮阔”“雄浑壮美”“气势磅礴”“气吞万里”等,并能从黄河的特点中提炼出“伟大坚强”“民族屏障”“英勇无畏”“坚强不屈”等。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将中国军民热血抗战的场面、铿锵激越的黄河曲调与黄河特点、黄河精神结合起来,从中挖掘本诗的主旨思想。学生借助文本内容,将黄河精神与抗战精神对接起来,很容易地挖掘出本诗的主旨:作者歌颂黄河的伟大坚强,就是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和不屈意志,中华民族绝不会向侵略者低头;歌颂黄河的气势磅礴,就是歌颂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精神;歌颂黄河的波澜壮阔,就是歌颂中国军民一致对外的反抗精神。
创设这样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把抽象的诗歌意象形象化、直观化,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主旨的挖掘。
三、创设实验情境,让教学内容感性、生动
《咏雪》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小古文,文章描述了谢家子弟咏雪的始末,塑造了谢道韫聪敏、机智的形象。文章篇幅不长,文字浅显,内容有趣,学生理解障碍不大。但对于本文的教学难点即“两个比喻”的优劣,学生很难定夺,即使通过“谢安的暗示”,学生也很难说明原因。
为了让学生直观理解“两个比喻”的优劣,在学生掌握文言字词和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笔者创设了下面的实验情境:为学生准备几束成熟的蒲公英、半斤面粉和半袋食盐,一台手持小电扇,让学生用手持小电扇分别向空中吹动蒲公英、面粉、食盐,观察三者被风吹起后在空中的样子。
学生兴趣很高,纷纷上台实验。经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学生很容易发现:蒲公英在空中飘浮的时间最长,面粉次之,食盐很难被吹起来。笔者顺势引导:“蒲公英和柳絮是一样的事物,都具有轻盈、飘逸的特点,而面粉颗粒很小,虽然能被吹到空中,却很难在空中飘浮,食盐颗粒较大,质量也比面粉大,很难被风吹起来。由此可见——”不待笔者说完,学生就抢答:“‘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准确地比喻了‘白雪纷纷’。”笔者趁势引导:“比喻不仅仅是本体与喻体的相似,也讲究本体的意蕴与喻体特征的统一,即形似与神似的统一。那么,请大家从形似与神似的角度分析本体雪花与喻体柳絮、食盐。”
学生结合情境体验,很快得出结论:从形似的角度看,雪花、柳絮和食盐都是白色的,用柳絮和食盐比喻雪花,无所谓优劣;从神似的角度看,雪花因风吹而漫天飞舞,柳絮也能随风飘扬,二者极其相似,它们都能给人轻盈、飘逸、优雅的感受,用“柳絮因风起”来比喻“白雪纷纷”,可谓形相似、景相同,意蕴很美;而食盐因颗粒较大,质量较大,风很难吹起它,即使被吹起来,它也不会在空中飘浮,用来比喻“白雪纷纷”并不恰当。甚至有学生说,食盐就像砂子,如果被狂风吹起,食盐会重重落下,人们躲都来不及,哪里会有美感呢?
(作者单位:潜江市周矶办事处周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