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晚上,我们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是织女星。在初秋,晚上九点钟左右它越过我们的头顶;秋越深,它越过我们头顶的时间也越早。在这颗星的东方,白蒙蒙的像云一样的一片,断断续续从北到南横过天空,这就是银河,也叫作天河。正像我们把北方的七颗星连成个“斗勺”一样,西洋人把织女星和附近的几颗星连在一起,成为一架七弦琴的样子,把它叫作天琴座,说这就是古希腊音乐家奥佛士的七弦琴,用这七弦琴,他弹奏出神妙的曲调,使森林里的野兽都陶醉了。有一幅名画,画的就是这个故事。奥佛士坐在森林里的大石上,弹奏他的七弦琴,几只狮子俯首帖耳地伏在他面前。看了那些狮子凝神静听的表情,我们似乎听到了画上弹奏的七弦琴的曲调。我们如果看过这张画,知道了这个故事,再看那织女星,一定会觉得更耐人寻味。
那么牛郎在哪里呢?我们且把那白茫茫的银河当作一条真的河流,我们的眼光渐渐地向东南移,渡过这河流最宽阔的渡口,就遇到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中间的一颗很亮,两旁的光芒较弱,看上去与中间的一颗距离恰好相等。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连接起来,正像一条两臂相等的杠杆,因此,阿拉伯人把这三颗星叫作天平星,我们也把它们叫作挑担星。这中间一颗最大最亮的就是牛郎星,也叫作牵牛星。在秋天的晚上,确实只有这一颗星能够和织女星相配,它的光辉稍稍带点儿黄,不及织女星亮,可是其余的星全比不上它。若是我们一连几晚,每晚上都观察牵牛星和织女星,就可以知道它们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正如故事里所说的一样,一个在天河的东岸,一个在天河的西岸。可是我们也不要太相信这个故事,在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为了要看两星相会,白白地熬个通宵。天文学家告诉我们,这两颗星永远没有相遇的机会。它们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织女星的光辉是太阳的50倍,牵牛星的光辉是太阳的10倍有余,只因距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不过是两颗比较大的星。天文学家又告诉我们,织女星距离地面26光年,牵牛星距离我们较近,但也有16光年。什么叫作光年呢?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一天能走约259亿2000万千米,这长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这种用时间来表示距离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时常用到。比如从成都到重庆约450千米,我们步行的话,如果每天走60千米,便可能说从成都到重庆有七天半的路程。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上才8分18秒,而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这样一比较,就会使我们惊异地叫起来:“真了不得!有这样远!”可是这个话给天文学家听见了,一定要笑我们少见多怪。他们会告诉我们,距离太阳几万光年的星不计其数,而10光年以内的星却只有十多颗。天文学家还告诉我们一件奇怪的事,说恒星并不是真的不动,织女星以每秒钟14千米的速度移近太阳,牵牛星也在移动,每秒钟接近太阳33千米,这速度和地球的公转速度—每秒钟29千米—差不多。可是天空是如此广阔,因而我们观察不出来。依牵牛星的速度来说,也得9000年才比现在离太阳近一光年。那么在16个9000年之后,它不是要和太阳相撞了吗?这我们用不着担心,一则因为它并不是正对着太阳在移动,二则移动的方向渐渐在改变,说不定在多少年后,它又离我们渐渐地远了。
看了这些天文上的时间和空间的数字,我们常常不由得想到人生在世,真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可是从另一方面想,那悠久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都不能逃出自然法則的支配,我们人研究各种自然科学,能够发现大自然法则,这就是人的高明处。凭这点高明处,我们就不必叹息生命的短暂和渺小了。
〔选自《阅读》(高年级版)2020年第11期,略有改动〕
本文标题《卧看牵牛织女星》取自唐代杜牧《秋夕》中的名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本文作者是著名少儿科普作家叶至善,写作目的是向青少年介绍简单的天文知识。本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牵牛星、织女星相关知识为核心,介绍很有条理。文章开门见山,从织女星入笔,展开说明,并不断延伸。从织女星到牵牛星,再从星球之间遥远的距离谈到光年,深入浅出,读起来亲切自然。
二、巧妙设问,将说明层层引向深入。文章内容涉及牵牛星、织女星、光年以及天体运动等天文知识,文中的说明对象、话题在不断变更、延伸。作者巧妙利用设问连接前后文,如“那么牛郎在哪里呢?”“什么叫作光年呢?”,将文章层层推进,同时也启发读者思考。
三、运用举例子、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方法,帮助读者理解相关知识。在解释说明牵牛星、织女星等时,作者列举了一连串的数字;关于光年的解释,作者还举了成都到重庆路程的例子,这让难懂的科学概念变得通俗易懂。
四、说明与议论相结合,传授知识的同时给人以更深层次的启迪。文章结尾认为人的高明之处是能够发现大自然法则,展现了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升华了主题。
本栏目插图:庄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