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俊,李 滨
(丹东市畜禽遗传资源保存利用中心,辽宁 丹东118011)
随着养猪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生猪疫病也随之增加,各种病原菌相互致病,导致病情复杂难辩。为了减少损失,节约成本,多数企业采用含有抗生素的饲料,确实能减少一些疫病的发生,但与此同时动物的抗药性也逐渐增强。从长远角度出发,必需采取一些无抗措施,应对各种疾病的发生。
在抗生素不断滥用的过程中,增加了猪群肝脏的损伤程度,并在严重的情况下引发了中毒等方面的问题,从而难以保障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机体产生较强的耐药性,并且出现免疫抑制,从而引发机体亚健康问题,使猪群的生产效率逐渐下降,为不同的疾病提供了多发性的条件;随着不同抗生素的大量投入,导致养猪场出现了恶性循环的现象。现阶段为了保障规模猪场的养殖效果,则需要及时地转变传统养殖观念,减少对抗生素、抗菌素的依赖;并顺应禁抗时代的革新趋势,针对不同阶段机体的实际情况实施无抗、替抗饲养,同时结合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加强对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效果,遵循养防并重的原则、通过药物结合的方法,实现科学化防治。
无抗饲料是指内部并不存在抗生素和药物添加剂的饲料产品。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若养殖场的生产环境较差,且完全禁抗工作在落实之后,规模猪场疾病的发生率会有所提高,这就要求饲料生产厂家能够选择可以完全替代抗生素饲料产品的非药物产品,从而达到杀菌、抑菌以及促进机体生长的目的。在无菌饲料的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益生菌、酸化剂以及发酵饲料等替抗产品。使用复合酸酸化剂可以调节动物肠道内部的pH值,并为消化酶创造适宜的激活性环境,加强机体的消化功能,有效减少病原菌的感染。在益生菌的使用过程中,益生菌可以作用于机体的肠道内部以及生殖系统内部,并逐步改善肠道细菌微生态的整体平衡性,维护肠道淋巴细胞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有害菌体对机体的伤害。中药治疗在规模猪场疾病预防的过程中产生了的较好效果,且绿色无害,不会使机体产生较强的耐药性,不仅有助于调节机体的整体反应,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
为了保障养殖场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益,需要通过打造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将猪群的营养搭配、环境改善以及制度的管理者职责落实等方面的内容全部纳入到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通过对影响机体健康生长的发病因素进行全面化考虑,加强对猪舍环境的有效管理,避免出现漏洞问题,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饲养环节的管理,为猪群提供更加适宜的营养物质以及环境条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疾病问题的发生。
在规模猪场的养殖过程中,饲喂环节主要是为猪群提供相应的饲料产品,但养猪流程是指为猪群提供充足的营养,并保障舒适的生活环境,建立完善的管理措施,同时打造有力的免疫以及防疫程序,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以及抗病能力。在禁抗时代,需要加大对营养健康理念的宣传力度,并采用优质的饲料产品,充分满足猪群的生产需求。另外,优质的高蛋白物质是机体免疫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免疫球蛋白属于优质蛋白质当中的主要成分,而优质的维生素具有免疫佐剂的作用,实现营养物质搭配的平衡性,有助于充分发挥出机体的生产性能,确保机体具备正常的免疫系统功能。
在健康理念的推行之下,养殖场需要加强对养殖环境的改造,并为猪群提供更加适宜的生活环境,确保养殖场内外部环境的优良性。在改造外部环境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外部环境建设符合相应的饲养标准规定,并设置与养殖场生产流程相互匹配的粪污处理渠道;在内部环境的设置过程中,需要保障养殖场地选择的合理性,并通过对车间的科学化设计,确保栏舍内部各项设施的完善性,同时还需要设置健全的废物处理设施,保障养殖场的稳步运作。除此之外,养殖场还需要结合猪舍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养殖密度以及防护措施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机体应激反应的发生,从而有效减少由于疾病问题所造成的机体死亡现象,为猪群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顺应禁抗时代的发展趋势,并实现无抗养殖的目标,需要在禁抗时代养殖背景的影响下,加大对养殖场机体生长环境改善以及养殖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并及时地清除饲料当中的污染物质,同时在使用替抗添加剂的过程中,还需要抗菌、抗毒,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同时,促进养殖场的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