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毓起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急性发作经验

2021-01-10 12:33:16马海玉董朝侠党毓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5期
关键词:血尿酸痛风尿酸

马海玉,董朝侠,党毓起*

(1.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1;2.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0 引言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itus,T2DM)主要是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一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发生较大改变,T2DM患病率上升为10.4%[1]。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由众多因素作用引起尿酸排泄障碍和(或)嘌呤代谢紊乱而致的一组综合征。有很多研究证实HUA与T2DM、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等呈正相关,成为引发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危险因素[2,3]。血尿酸水平升高使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吸收利用减少,发生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反过来高胰岛素血症又增进尿酸在近端小管重新吸收,使血尿酸水平逐步升高[4],进而加重胰岛素抵抗。随着社会的发展,痛风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显示[5],我国HUA的患病率为8.4%,其中9.9%为男性,7.0%为女性,6.6%为农村居民,14.9%为城镇居民。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6]显示两年随访后,26.8%的参与者血尿酸水平下降程度不小于10%,23.4%的参与者血尿酸水平上升程度不小于10%,与血尿酸变化在-10%~10%的参与者比较,血尿酸水平升高≥30%的患者发生T2DM的风险增加了71%,而血尿酸水平下降程度≥10%的患者T2DM的发生率降低了16%,通过校正潜在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相对无HUA的参与者,处于基线水平患有HUA参与者T2DM的发病率上升了48%。而HUA是痛风发生最直接的致病因素和最重要的生化基础[7]。因大多数HUA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一旦痛风急性发作,受累关节出现剧烈的红、肿、热、痛,多伴有发热等以急性关节炎表现为主的症状,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治疗高尿酸血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了部分中药具有降尿酸、镇痛及抑制炎症因子等作用[8]。

党毓起,主任医师,“十二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内分泌(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银川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临证30余年,擅长中医药治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现将党毓起主任治疗T2DM合并痛风急性发作经验总结如下。

1 中医对消渴病合并浊瘀痹的认识

古代医籍文献中虽然没有对糖尿病合并痛风之病名的记载,但对两种疾病分别有论述。T2DM属中医“消渴病”范畴,《金匮要略》有专篇论述关于消渴病的证治,随着后世医家对中医理论的不断研究以及临床发展,又分别从外感、饮食、劳倦、七情等方面归纳总结了消渴病的病因。在临床中消渴病最常见的诱因为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肥甘厚腻,醇酒厚味,致脾胃受损,脾胃运化失调,易酿生痰湿,湿聚成痰,痰湿胶结,郁久化热,化燥伤阴,伤津耗液,发为消渴。

古籍中对于无症状的HUA未有相应病名,对于有症状的HUA则根据血尿酸升高程度所导致的疾病来命名。因尿酸盐晶体在关节腔、软组织沉积而诱发痛风性关节炎,故将其归属为“痛风、疡证、白虎历节”等病范畴。《丹溪心法》中记载:“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现代有部分医家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其发病基础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肾功能失调,为之本;情志不畅,肝郁乘脾,加之嗜食肥甘厚味,致湿热痰浊阻滞经络关节,内留脏腑为之标。有中医学者[9]认为HUA可属于《内经》中提到的“膏浊病”,也包含一些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同时认为膏浊指尿酸浊、糖浊、脂浊,于是提出消膏降浊为基本治疗大法,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本病不同于中医古籍文献中广义的“痹症”,开创性的提出“浊瘀痹”之名,朱老认为“痰湿阻滞于血脉之中,难以化泄,与血搏结则为浊瘀,留滞于经脉,则骨节疼痛、肿胀、结节、畸形,甚则破溃,渗溢膏脂;或郁闭化热成毒,致脾肾受损。”

根据其发病因素及致病特点,党毓起主任医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将该病命名为“消渴病合并浊瘀痹”较为合理。其发病机制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不节,加之外邪侵袭终致脾肾受损发生该病。“诸湿肿满,皆属于脾”,酒客多湿热,而脾喜燥恶湿,湿热困脾,使脾胃运化负担加重。肾藏精,需受后天脾精补充,中焦脾气虚弱,肝肾输布失常,不能通调水道致痰湿内停,气机受阻进而化瘀生热,日久伤肾,故成消渴;痰湿浊瘀互结,郁久化热,流注肢节,则出现关节灼热红肿疼痛、功能受限,致痛风急性发作。

综上,导师党毓起认为本病属脾肾亏虚,湿热浊瘀痹阻的本虚标实之证,依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运用自拟痛风清利方口服配合如意金黄散外敷,以清热利湿泄浊、化瘀通络止痛为基本治疗原则,同时注意固护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2 治疗经验

党主任认为,该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值得注意的是本病急性发作的关键为湿热之邪,造成以局部灼热红肿为主要表现,伴有关节活动受限和(或)明显压痛,甚则不能站立、行走等症。因此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为法,采用如意金黄散外敷配合口服痛风清利方。如意金黄散方中以性寒味苦的黄柏、大黄、天花粉合而为君,发挥清热除湿、消肿止痛之功。其中天花粉,主治痈肿疮疡;黄柏清热燥湿解毒;大黄清热凉血,逐瘀通经。辅以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起到“血和则肿消痛止”的功效;白芷消肿排脓,解表止痛,迫使热毒外出,与君药合用,达到内外分消热毒之邪之功。苍术、厚朴、陈皮为佐药,具有燥湿健脾,理气化痰之功,且助君臣化生气血,鼓邪外出;甘草为使药,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毒烈之性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取得改善临床症状,稳定病情进展的功效。由猪苓、土茯苓、泽泻、虎杖、威灵仙、炒薏苡仁、赤芍、地龙、川牛膝等组成的痛风清利方,具有利湿泻浊、化瘀通络止痛、健脾益肾之功。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威灵仙、地龙、土茯苓、炒薏苡仁提取物有抗炎、解热镇痛、降糖、降胆固醇、免疫抑制等作用,另外地龙还具有溶栓改善微循环的作用[10]。依据中药现代药理研究,黄柏、大黄、虎杖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土茯苓、威灵仙、薏苡仁、地龙能使尿酸合成减少;有利湿泻浊功效的中药,具有促尿酸排泄的作用,如猪苓、茯苓、泽泻等。

3 病案举例

陈某,男,55岁。2019年8月15日初诊。主因“双足第一趾指关节肿胀、疼痛3天”,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患者自述痛风病史3年,3天前因大量饮用啤酒后出现双足第一趾指关节肿胀、疼痛加重。现症见:患处疼痛明显、皮肤红肿,口干,自汗、活动后汗出多,无乏力、头晕及视物模糊,无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纳食一般,食后嗳气、腹胀,夜眠欠佳,小便黄,大便质黏,形体肥胖,舌红,苔黄腻,脉滑。既往史:2型糖尿病病史8年,口服二甲双胍0.5g bid,联合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0IU降糖治疗,平素血糖控制尚可。查体:T 37.1℃,BP 123/75mmHg。实验室检查:UA 593μmol/L,FPG 7.8mmol/L。

西医诊断:1、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2、2型糖尿病。

中医诊断:消渴病合并浊瘀痹 湿热瘀阻证。

治则:清热利湿、化瘀通络、健脾益肾。

治疗:在维持患者原有降糖方案基础上给予中药如意金黄散(天花粉100g,大黄、姜黄、黄柏、白芷各50g,陈皮20g,炒苍术40g,厚朴、甘草各30g)外敷患处,同时口服痛风清利方:土茯苓60g、猪苓15g、炒苍术9g、泽泻9g、薏苡仁30g、虎杖6g、威灵仙9g、赤芍9g、地龙10g、川牛膝9g、黄柏12g。7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嘱患者低糖、低脂、低嘌呤饮食,多饮水、戒烟酒。

2019年8月22日复诊,患者自诉双足趾指关节疼痛较前明显减轻,纳可,食后腹部胀满明显改善,嘱患者继续口服痛风清利方14剂,2周后复诊。

2019年9月5日,患者不适症状基本消失,精神、饮食及睡眠可,二便调,舌红苔白,脉滑。实验室检查示:UA 405μmol/L,FPG 6.9mmol/L。嘱患者定期复查血糖、血尿酸,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注意饮食结构,适当锻炼,劳逸结合,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血糖、血脂等,随诊3月,未见患者症状反复。

按:患者中年男性,消渴病史8年,痛风病史3年,此次因大量饮酒导致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中医诊断为:消渴病合并浊瘀痹。该患者形体肥胖,平素嗜食肥甘酒醴导致中焦脾胃受损,脾胃运化失调,痰湿内停,进而加重了脾胃运化负担,痰湿浊瘀相互胶结,久而化热,热毒壅盛,流注肢体经络关节,则见足趾关节红肿热痛;痰湿化热下注,则见小便黄、大便黏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等均为湿热内蕴、热毒滞络之象。本病虽急性发作,党主任强调标本兼治,内外兼施,故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如意金黄散外敷,以期改善本病急发作时红肿热痛、功能受限等临床特点,同时配合痛风清利方口服,既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又能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患者痛苦,还可预防痛风急性发作或减少发作次数。痛风清利方中以土茯苓、炒苍术、薏苡仁为君药,发挥燥湿健脾之功;川牛膝活血通经、引血下行,威灵仙祛湿通经止痛,二者合用共奏补肝肾、祛风湿之功;以猪苓、泽泻为佐药,增强利水渗湿泻浊之力;黄柏、虎杖清利湿热,地龙通络除痹,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诸药合用,清热利湿泻浊、化瘀通络止痛、健脾益肾之功显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状缓解之后继续口服痛风清利方,促进中焦脾胃运化,具有健脾益肾、利湿泻浊的作用,同时促进尿酸排泄,使血尿酸水平恢复正常。因摄入乙醇会促进乳酸合成进而导致尿酸代谢障碍,并且可以直接加速嘌呤的合成,增加其产量;而酒类中特别是啤酒,是痛风发作的危险因素,因其嘌呤含量较多,可使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11],故限制啤酒摄入量可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风险。

4 体会

T2DM患者中HUA患病率日益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的身心及经济造成严重的负担。西医治疗T2DM合并痛风急性发作,在降糖、调整饮食结构、运动干预的基础上,首选秋水仙碱联合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期望使患者的痛苦迅速减轻。但患者常因为自身原因亦或不能耐受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激素的副作用,因而在选择用药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大量文献综述表明中医辨证施治该病优势突出,疗效显著。

党主任从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诊疗工作多年,抓住脾肾亏虚,湿热浊瘀痹阻这一基本病机特点,以清热利湿泻浊、化瘀通络止痛、健脾益肾为基本治则,同时注重低糖、低脂、低嘌呤饮食、多饮水、戒烟酒、适量运动等干预措施,取得了减轻病患痛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水平等获益。另中药外敷操作流程简便,临床应用广泛[12,13],对T2DM合并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给予中药口服配合外敷的治疗措施,易于被患者接受,且安全有效,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尿酸痛风尿酸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0:52
喝茶能降尿酸吗?
茶道(2022年3期)2022-04-27 00:15:46
痛风的治疗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1:52
痛风了,怎么办?
基层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7-31 07:58:16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尿酸真的能杀死泰国足疗小鱼吗
基层中医药(2021年1期)2021-07-22 06:56:44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58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基层中医药(2018年8期)2018-11-10 05:31:58
夏天,从第一次痛风开始预防
基层中医药(2018年8期)2018-11-10 0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