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和瑞芬太尼在直肠癌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比对

2021-01-10 12:33:16何奇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5期
关键词:苏醒芬太尼直肠癌

何奇娟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重庆 408000)

0 引言

外科手术的有效治疗及控制围术期疼痛,对手术患者的预后和转归可产生直接影响,围术期的疼痛管理是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合成纯阿片μ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消除快、无蓄积、苏醒迅速、可控性强等特点作为麻醉类药物,镇痛作用非常强,不依赖肝肾功能,对肝肾功能没有太大的损害,但是,这种药物需要持续输注才能达到理想的药效,而且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显著增加,需给予阿托品和麻黄碱对症处理。有学者研究发现表明,如果进行长时间的注射瑞芬太尼的患者,手术以后患者的疼痛感觉会变得更加的敏感,一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了对呼吸系统抑制等等的不良反应,所以瑞芬太尼在应用其临床麻醉的时候更需要医护人员持续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情况,证明其副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那么能否寻找临床效果更好的优于它的药物来代替它进行使用呢?我们发现一种广泛应用于麻醉的药物地佐辛,它是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在国内临床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复合应用于全麻诱导和维持、区域麻醉辅助、超前镇痛、癌性镇痛等领域,其镇痛效果非常显著。我们就对经腹直肠癌根治手术分别应用地佐辛与瑞芬太尼药物的麻醉镇痛效果进行了统计研究。研究发现,对比分析两种不同药物对全身麻醉实施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的苏醒期血液动力学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来看,D组患者应用地佐辛作为麻醉药物,镇痛作用较强且无明显内脏损害,术后不良反应较轻;R组术后患者身体产生剧烈疼痛,患者不仅非常的痛苦,而且极易发生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较D组明显增多了。怎样有效的进行安全合理的麻醉,更利于患者的手术后恢复,及提高其生活的质量也成为临床研究中一大重要的课题,希望本次研究能为临床提供合理可靠的参考。就此本文做出了如下的分析。

1 研究对象及临床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进行经腹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于手术前告知其麻醉方案及麻醉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随机抽签的方法选取10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把参与这次调查的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比对,为了便于两组比较,分别称两组为D(地佐辛)组和R(瑞芬太尼)组,D组和R组这两组每组各50例。D组患者年龄为25岁到6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是42.5岁。R组患者年龄为27岁到59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是43岁。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Ⅱ-Ⅲ级,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前的等级评估。所有的患者心肺功能都很正常,患者之前均没有严重的肝肾功能的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一般资料比对没有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对比方法

1.2.1 D,R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前的12小时都完全禁食,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生命体征。所有患者在进行麻醉前的30分钟,都先给予患者阿托品以及苯巴比妥钠进行肌肉注射,以更好的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将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静脉注射,等到麻醉药物起作用,肌肉产生松弛后,再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成功后进行正压通气,静脉泵入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手术过程中根据失血情况及时进行输血和补液的治疗。

1.2.2 D组具体采用方法

完成以上操作后,术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恒速输注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地佐辛,间断注射顺阿曲库铵这三种药物。手术结束前10~2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2.5mg,作为负荷剂量,病情稳定后可转入病房。此后持续静注地佐辛25~50mg/48h,帕瑞昔布钠20~40mg,每12h静注一次。

1.2.3 R组具体采用方法

完成上述操作后,术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恒速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同时间断注射顺阿曲库铵。在缝皮之前停用丙泊酚且把瑞芬太尼的剂量减少到0.05μg/(kg·min),直到将气管的导管顺利拔除为止。临床拔管标准:临床患者的意识完全恢复,且恢复为保护性的反射,有正常的呼吸频率,其潮气量>300mL,其吸空气约10min时血氧饱和度(SpO2)>94%

1.3 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标准

D,R两组患者以在手术过程中平均动脉压、心率和Narcotrend镇静深度指数,患者苏醒时间,离开麻醉后检测治疗室的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估两种药物的镇痛效果哪一种更有效。

1.4 采用统计学方法

通过观察比对,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

2 论证结果

D,R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切皮时均高于麻醉前;D组整个手术过程中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比R组低。D组苏醒时间和离开麻醉后检测治疗室的时间明显少于R组。D组患者的Narcotrend 镇静深度指数以及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R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一般经腹直肠癌根治手术创伤非常的大,手术以后患者容易发生应激反应,以及出现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一系列的严重的后果,从而产生并发症。而地佐辛对μ 受体有拮抗作用,同时没有典型 的μ 受体依赖性,对K受体产生激动作用可使胃肠平滑肌松弛,减轻用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无明显的呼吸系统抑制作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地佐辛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和躁动不安等,降低术后并发症,术中和术后都取得了较好麻醉、镇痛效果。使用瑞芬太尼可导致 μ 受体的去活化,引起患者手术后苏醒期急躁不安的情绪,从而影响血流动力学产生剧烈的波动,进一步加重了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产生,瑞芬太尼使用时易产生呼吸系统抑制的严重不良反应。本次研究表明D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R组,患者手术后苏醒时间与能够说话的时间D组比较R组均明显缩短。两组比对的结果,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地佐辛对患者机体影响更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清醒,显著减轻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使患者能在术后获得快速地康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比对结果证明经腹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地佐辛麻醉对于手术操作的镇痛需求以及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性明显优于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评价两组麻醉效果,地佐辛更优秀,患者手术耐受良好,术中没不舒服或疼痛感,肌松理想;瑞芬太尼较差,术中疼痛较难忍受,肌松状态较差,必须辅以镇痛药方可完成手术。所以在直肠癌手术麻醉过程中应用地佐辛,无论是实效性还是安全性方面都更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只是地佐辛在美国退市后,外文研究资料较少,在国内临床实践中仍需谨慎,在剂量和药物配伍联合使用中寻求更好的经验。

猜你喜欢
苏醒芬太尼直肠癌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植物人也能苏醒
奥秘(2022年3期)2022-04-08 13:48:29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绿野仙踪
女报(2019年2期)2019-09-10 07:32:50
会搬家的苏醒树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Coco薇(2016年4期)2016-04-06 08:53:38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57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