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庚,钟欣利,杨秋燕,韦超河
(贵港市人民医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广西 贵港 537100)
慎独精神指在无人监督的独处情况下,也能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工作。《中国护士伦理准则》第7章护士自身修养第22条:“仪表端庄,言行优雅,严谨慎独,情操高尚”。护士对待护理工作能否真正做到科学严谨、认真负责是受慎独精神影响的[1,2]。PIVAS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直接影响到静脉输液的质量,进而与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住院病人的平均输液率为73.35%,住院病人平均输液率为92%以上。可见,在临床住院病区,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给药方式,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是为全院各临床科室提供静脉用药的特殊场所,其感染管理工作一旦出现失误,不仅药物受到污染,患者输注被污染的药物更可引起发热、感染等多种症状,甚至引发群体性安全事件[3-6]。因此,加强PIVAS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对保障成品输液的质量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PIVAS目前为39个临床科室提供静脉输液,共2400张床位。日均配置静脉输液4000-8000袋。面对如此大的工作量,就更要要求PIVAS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具有慎独精神,这样才能保障临床患者静脉输液的质量安全,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PIVAS护理人员贴签时如果缺乏慎独精神,就容易导致溶媒错误,大大增加调配差错的风险及出门差错风险,甚至错误的静脉输液会给患者带来不可逆转的不良反应,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或者如果在使用贴签机贴签时,没有正确选择批次或刷新系统,以及分袋装筐时,没有正确摆放同一类药品,则会造成药品批次混乱及药品混乱,同样会大大提高后续工作的差错率。相反,若是具有慎独精神,在繁琐、紧张、枯燥的操作过程中,时时谨慎对待自己的每一步,及时发现问题、避免隐患的发生,这样将大大的提高临床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全院临床科室的静脉药物配置均由PIVAS集中配置,药物品种复杂且多样。护理人员在摆药时若不具有慎独精神,就会导致药品少摆、多摆、漏摆、规格混淆、品种混淆,分类上架差错等。整个摆药工作的质量是一个需要多环节共同控制的,一个环节的失误将会影响全局工作。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充分发扬“慎独”精神,共同协作,高质高效的完成各项工作。
静脉用药的调配是PIVAS整个工作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PIVAS优势的具体体现。对于PIVAS护理人员来说,静脉用药的调配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其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无菌意识以及慎独精神[7]。PIVAS护理人员常在调配过程中出现的差错主要有:(1)溶媒错误:贴签环节的错误溶媒直接配置;(2)浓度或剂量错误:多加或少加药品;(3)不同药品间的混配差错:摆药环节未区分易混淆药品或将其靠近摆放进仓;(4)残留不合格:药品未完全溶解或残留量过多,造成药物浓度的降低,影响药效;(5)输液污染:为了赶速度,在加药过程中反复穿刺瓶塞、切割安瓿时省略了对安瓿的消毒过程、不同药品或不同溶媒的输液配置未更换注射液,等等。如果调配人员具有慎独精神,时刻谨记查对制度,以上种种差错就可有效的防止发生。
PIVAS药品种类多,规格多,相似包装的药品也较多,加上PIVAS的护理人员流动性较大,缺乏专业的药学知识,对药品的掌握和应用较为薄弱。护理人员在冲配药物时难以避免出现选择药物、稀释剂或剂量的意外差错,较易造成药液污染。因此,定期对PIVAS护理人员进行药学知识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再有就是多鼓励护理人员参与PIVAS管理的课题,做好差错信息的登记管理,并定期报告差错信息及体会,引导员工对差错的积极认知,将发生差错后的自我责备思维转向学习导向思维,既然差错不可避免,就将差错作为组织改进流程、制度以及个人学习、创新的源泉[8]。
静脉输液调配是静配中心的工作重心和特色。护士无菌操作技术的差异会导致频繁发生成品输液被微生物污染的情况,人体输入被污染的输液后易引起输液反应,使不良反应增加。因此,PIVAS护理人员加强自律,培养慎独意识和能力,加强道德情操培养,达到“慎独”修养“隐”“微”的崇高境界,保证成品输液质量安全,在全院各科室建立良好口碑,是PIVAS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9,10]。根据洪志达等人[11]借鉴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和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failure mode,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FMECA)的风险管理方法,对失效模式危害性进行分析,对风险优先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值高的9个中等风险的失效模式进行改善并进行效果评价。研究结果,发现混合调配环节,无菌操作、加药存在缺陷,针对失效原因,通过加强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定期抽查手卫生,规范操作手法,加强无菌操作,关键是在每台生物安全柜安装高清摄像头,通过录像回放,识别错误的做法,持续改进,该项的RPN值明显下降。增强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为慎独精神夯实基础,这样才能提高静脉输液质量安全。
细节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在现代企业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管理的核心原则主要体现在细节方面,按照实际问题,寻找实际工作的细微处,以此对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优化,进而有助于风险性的显著降低和工作效率的极大提高,另外责任到个人,增强每位员工的工作责任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高科室凝聚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12-14]。随着医学的深入发展、护理专业内容的深化和工作范围的扩大,输液护理人员专业化的趋势已经出现,这有利于对输液领域各种问题认识的深化,是输液护理发展的需求[7,15,16]。在静配中心的队伍建设上,推行年度考核,能进能出,使静配团队的全体人员成为知识广博,专业精深,技能娴熟的高素质工作团队。通过不断识别输液治疗中现有的和潜在的风险,将风险管理落实到每一项操作细节中,使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主动服务意识和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及能力不断增强,从而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服务。通过实施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有效转变了服务理念,培养了护士严谨的工作习惯和慎独精神[17]。
在新形势下现代型的医院竞争,就是医疗质量水平的竞争。在此基础上PIVAS应运而生,以此有助于促进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显著提高和药物配置时间的缩短,避免在配置药物中的差错,促进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18]。PIVAS的工作是一项琐碎而繁重的工作,每天需要对各类药品进行调配,不论哪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9]。PIVAS护理人员慎独精神的培养与提高对静脉输液质量安全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