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彬,陈科,周鑫,张洪涛
(1.北安市农垦犇鑫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黑龙江北安164021;2.北安市农垦瀚绩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黑龙江北安161431;3.安达市澳联牧业有限公司,黑龙江安达151423;4.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哈尔滨150038)
我国养牛业的规模化发展导致牛高热症状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影响了养牛业的持续发展,降低了养殖效益。牛高热的类型多样,只有加强诊断,对症治疗才能提高防治效果。在牛的养殖过程中,由于运动量少、免疫力低等情况难免会发生疫病,特别是常见的牛高热症,具有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的特点,很有可能导致全群感染,严重影响牛场的生产效益,也增加了防治难度。所以,要不断提高牛高热症状疫病的诊断和防治水平,降低发病率。
引起牛高热症状疫病的主要原因是病原菌感染和养殖方式不当,其中致病菌感染是主要原因。引发牛高热症状疫病的病原菌主要有牛瘟病毒、蓝舌病毒、牛流感病毒和圆环病毒等,导致的疾病通常传染性较强且种类较多,主要有蓝舌病、病毒性腹泻、牛流行热、传染性鼻气管炎和恶性卡他热,前两种是最主要的类型,在生产中应该注意对其进行准确鉴别[1]。
蓝舌病是由蓝舌病毒引起的一种疫病,且是引起牛高热症状疫病第一大原因。发病特点是:发病率较低(2%~3%),但死亡率极高,甚至达到90%以上。此病会导致病牛体温迅速上升,一般40.5~41.5℃。此外,其口鼻处有大量的分泌物及出现水肿症状。如果病情加重,病牛的口腔、唇和舌会出现溃烂,最后死亡。
病毒性腹泻是引起牛高热症状疫病的第二大原因。病毒性腹泻导致高热症状疫病发生的概率约为5%,虽然发病概率低,但是死亡率极高,也能达90%以上。病毒性腹泻引起的高热症状通常表现为:体温快速升高,当超过40℃时,很难下降。由于体温升高,导致病牛的食欲下降,出现进食减少、厌食现象。此外,病牛腹泻次数增加且粪便带血,病情严重会死亡。
牛流行热是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疾病,传播性较强,通常发生在蚊虫较多的夏季,多发于3岁以内的牛群中。与病毒性腹泻引起的高热症状不同,牛流性热病牛发病初期的体温升高缓慢,且不再继续升高,会逐渐降至正常体温,容易造成诊断中止,影响牛的生产性能。虽然体温会恢复正常,但在这个过程中,病牛会出现流眼泪、呼吸急促(平均50~80次·min-1)、精神不振、动作失调等症状。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牛表现出高热、鼻黏膜出血和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者会引发支气管咳嗽、结膜炎等疾病,对牛的呼吸系统产生严重损害。
恶性卡他热是由卡他热病毒引起的,发病特点也是发病率低、死亡率高,尤其以1~4周龄的牛群感染率较高。病牛表现出体温升高(41~42℃)、呼吸急促、食欲不振、心跳加快、肌肉颤抖,并伴有口鼻黏膜出血等各种炎症反应。
通常临床症状很难对牛高热症状疫病进行准确诊断,还需要借助病原菌检查、寄生虫检查和病毒学检查等实验室诊断。例如病毒学检查就是将病料进行病毒荧光试验,即选择牛瘟、牛流行性腹泻、牛流行热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标准荧光抗体进行荧光试验,通过荧光病变情况进行确诊。
由于牛高热症状疫病的死亡率极高,不利于牛场经济效益的提升和规模的扩大,因此必须进行积极防治,避免此病的发生[2-3]。
第一,做好牛舍的环境管理。利用通风设备加强通风、及时除湿和降温,营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降低不良环境应激对牛群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为了更好改善环境,可在牛舍周边种植绿树。第二,做好驱虫工作。牛流行热是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因此,要日常做好牛舍的灭虫工作,至少每周灭虫1次,在蚊虫繁殖高峰期前增加灭虫次数,也要驱虫牛体表的蚊虫,以保证牛群的健康。第三,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对牛舍清洁和消毒,以降低致病菌感染健康牛群的机会。尤其是发现病牛后,要对病牛接触过的饲养用具、牛舍等进行彻底消毒。
加强饲料营养管理有助于降低病毒性腹泻的发生率。首先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不得饲喂牛群发霉、变质的草料和饲料。其次要注意保持饲料的营养均衡、全面,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以增强牛群的抵抗力,提高生长速度。最后科学控制饲喂时间和饲喂量,减少饲料应激。
注射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比如采取注射血清可以有效遏制牛流行性热。但是在疫苗接种的过程中,要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程序,严格按照疫苗的接种程序和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以提高免疫效果和牛的抵抗力,避免免疫失败而导致疫病的传播。
牛高热症状疫病的传染性较强,为了避免健康牛群感染疫病,一定要对病牛在隔离区进行隔离观察,禁止与健康牛群接触。一旦发现病牛就立即隔离,如果治疗无效或没有治疗的必要时,要对其扑杀和无公害处理。
对牛高热症状疫病的治疗一定要确诊后再实施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例如可用抗生素类、磺胺类药物对蓝舌病牛治疗,并用温和的消毒药物对其口腔和蹄进行清洗。可用阿莫西林和菌素康粉防止牛流行性热的扩散。
高热症状疫病采取的治疗手段比较复杂,且容易产生更不利的结果,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疫苗接种、清洁消毒、驱虫以及检验检疫等进行预防,避免高热症状疫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