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天球
1.1.1 化脓性腮腺炎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有急性面部红肿病史或伴有全身消耗性疾病史,高热,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数增高。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区肿胀,皮肤发亮,耳垂上翘,压痛明显,口内腮腺导管口红肿,可流出混浊液体甚至脓液,涂片可查见脓细胞。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可有急性腮腺炎史,甚至多次急性发作,主要表现一侧或双侧腮腺区肿胀,或时大时小,局部有发胀感或轻微疼痛。自感口内有异味的分泌物,全身症状轻.腮腺呈弥漫性肿大,皮色正常,轻压痛或无压痛,用手自耳后向前按压可见腮腺导管口有混浊涎液或脓性分泌物,腮腺导管造影可见导管系统有扩张或狭窄等改变。
1.1.2 流行性腮腺炎 起病急,一侧或先后两侧腮腺区肿胀,全身高热,但白细胞总数不高或下降,淋巴细胞增高。局部疼痛及压痛不明显。个别患者主要表现在颌下腺肿大。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故有流行病学史,好发于小儿或青、少年。口内腮腺导管口不红肿,唾液清亮,无脓液溢出。
1.1.3 假性腮腺炎 是指腮腺周围或腺体内淋巴结急性炎症。腮腺区肿胀,常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腮腺导管口正常,流出清亮涎液。头面部常可查见感染来源,如头皮、面上部的疖肿、伤口等。
1.1.4 急性咬肌下颌间隙感染 常有牙病史,多为牙源性。以下颌角为中心的肿胀,皮肤发红可不明显,肿胀处硬,压痛明显,即使化脓也难测出波动。张口受限。可用B超或穿刺抽吸检查咬肌下是否有脓液。口内常可查出病源牙,以智齿冠周炎多见。慢性咬肌下颌间隙感染可由急性期转变而来,也可以一开始就是慢性过程。自觉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张口受限,咬肌区扪诊坚硬。慢性咬肌下颌间隙感染,常合并慢性低毒性皮质骨骨髓炎,此时摄X线片,可发现骨质吸收及增生性变化。
1.1.5 急性化脓性下颌骨骨髓炎 多为牙源性,有病源牙及牙病史。全身及局部急性炎症症状重,常有下颌多个牙松动,前庭沟明显肿胀,初起剧痛,继而下唇麻木。自行溃破或切开引流后出现脓瘘,即转为慢性期,自觉症状缓解。若瘘口封闭,引流不畅,又可急性发作,故急性期应保持引流通畅,否则可多次急性发作,导致颌骨进一步损害。骨髓炎不会自愈。死骨形成及分离需半年左右,此时摄X线片可明确死骨的大小、部位和数量。只有手术刮除死骨及感染性肉芽组织后才会痊愈。
1.1.6 特异性感染
(1)淋巴结核:腮腺周围(如耳前)及腮腺内淋巴结结核,无明显自觉症状,可扪及肿块,界限清楚,多可活动,可单个或多个,有时有同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肿大(结核),结核性淋巴腺炎一般抗生素无效,易误诊为腮腺肿瘤。可参照有无结核体质、体征及其他脏器有无结核病史等予以考虑,也有经手术切除腮腺肿块后病检证实。
(2)放线菌病:好发于腮腺咬肌区,呈慢性和亚急性炎症表现,病程长,弥漫性肿胀,界线不清、硬,一般剂量抗生素无效,后期可部分软化、化脓,并形成脓瘘,脓液较稀薄,注意脓液中有无“硫磺颗粒”,送涂片检查放线菌菌丝,可取瘘管周围炎性肉芽组织作病理检查,确诊。
1.2.1 腮腺囊肿 无自觉症状,腮腺部软性渐进性肿块,柔软,无压缩性,体位改变(-)。B超检查为单房或多房,有液平段,穿刺可抽出囊液,涂片查胆固醇结晶。
1.2.2 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管口堵塞引起,与皮肤粘连而与皮下组织不粘连,肿物中部常见一小点。常合并感染或化脓。
1.2.3 下颌骨囊肿 无自觉症状,颌骨膨隆,致两侧面部不对称,渐大,扪诊硬或有乒乓球样感,靠摄X线片诊断,具体类型靠病理检查。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多发性颌骨角化囊肿(角化囊性瘤),方头,皮肤痣,骨畸形,遗传史,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1.3.1 腮腺多形性腺瘤 无痛性渐进性腮腺部肿块,实性,界限清楚,中等硬度,结节状,可活动,无压痛,无面瘫。可用B超,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不作活检。
1.3.2 其他腮腺良性肿瘤 Warthin瘤(腺淋巴瘤)好发于腮腺尾叶,可两侧发生,界限清楚,较软,体积一般不很大,B超,不作活检。常有嗜烟史。
1.3.3 大囊型淋巴管畸形(囊性淋巴管瘤——囊状水瘤) 先天性,婴幼儿发病,无症状,柔软,渐进性肿胀,无明确界限,好发于面侧部及颈侧部,透光试验(+)。B超:多房性囊性。穿刺有淋巴液,稀而清亮,可凝固,涂片可见淋巴细胞。
1.3.4 血管瘤及血管畸形 先天性,婴幼儿发病,无症状,柔软,渐进性肿胀,可发生于头面侧部或腮腺内,皮肤颜色可有改变:青、兰、紫色。有压缩性,体位试验(+)。B超检查,穿刺有静脉血。咬肌肌肉血管瘤主要在咬肌部,咬牙时肿物变小或从边缘突出,B超或穿刺协助诊断。
1.3.5 神经纤维瘤 先天性,婴幼儿发病,无症状,柔软,渐进性肿胀,无明确界限,皮肤松驰下坠,颜面畸形,肿物表面皮肤或身上其他部位皮肤有浅褐色斑——牛奶咖啡色斑,皮下可扪及索条状或结节状物,可有压痛,系增粗的神经纤维,无需活检可确诊。初起仅为局部肿胀,无皮肤松驰下坠者,靠色素斑诊断。
1.3.6 下颌骨良性肿瘤 无痛性渐进性肿大,面部不对称,X线摄片在鉴别诊断中占重要地位。成釉细胞瘤:骨中病变呈实性和囊性共存,透光度不如囊肿,初为单房,继而多房,边界不规则,有弧形切迹,无白线,牙移位,牙根吸收较多,病检确诊。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单骨和多骨发生,表现增大畸形,质硬,X线片上呈毛玻璃样,或絮状改变。骨巨细胞瘤:X线片见肥皂泡沫样骨质破坏,多房性,确诊靠病检。其他颌骨良性肿瘤:角化囊性瘤,骨化纤维瘤,黏液瘤,骨瘤,牙瘤……
1.4.1 腮腺癌 共12种类型,有低度、中度及高度恶性之分,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和体征,如疼痛、面瘫及增长速度快等。最常见的有黏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黏表又有高分化和低分化两型,前者为低度恶性,后者为高度恶性,其界限不清、质硬,可有隐痛或部分面瘫,有较高的颈淋巴转移率。腺样囊性癌,初期表现似良性肿瘤,但此瘤局部侵袭性强,尤其沿神经血管束扩展、破坏,手术不易切净而复发,并可发生肺转移,可带瘤生存一段时间。癌在多形性腺瘤中,可以是原发的或继发的,后者系多形性腺瘤转变而来,有一段良性肿瘤的病史,癌肉瘤是其中一个亚型,属真正的恶性混合瘤,发展快,预后差,高度恶性的腮腺肿瘤中有腮腺的腺癌,鳞癌和未分化癌,其共同特点是增长快,有明显自觉症状或面瘫等,以上肿瘤均需由病检确诊,但一般不主张在术前做活检,而是术中做冰冻切片。
1.4.2 颌面部肉瘤 软组织肉瘤中有纤维肉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及神经纤维肉瘤等,其共同特点是好发于青少年,生长快,短期内呈巨大肿块致面部畸形,皮肤可有破溃,局部血管扩张,温度高,可有疼痛或麻木,诊断靠活检。颌骨肉瘤中有软骨肉瘤和骨肉瘤,除上述临床特点外,可摄X线片,溶骨性骨肉瘤以骨质破坏为主,成骨性骨肉瘤以增长为主,有破坏,有增长,周围软组织中可能有日光放射状骨针影。
1.5.1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临床称米枯利兹病(波兰,1888),或舍格林(瑞典,1933)综合征,主要表现:① 腮腺肿大,可单侧,常双侧,个别的伴有颌下腺和泪腺肿大;②干燥症状:口干、眼干、咽干、鼻干;③类风湿因子可能阳性;④自身免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腮腺导管上皮抗体阳性;⑤99m Tc ECT检查腮腺分泌功能差;⑥B超检查;⑦腮腺碘油造影检查;⑧下唇内侧粘膜中涎腺活检。
1.5.2 嗜伊红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 首先在中国发现,金显宅报道此病,继而东南亚国家也有发现,但欧美国家尚未报道。主要在男性发病,女性极少。
好发于腮腺区,局部肿胀,无明显界限,皮肤痒,有抓痕或粗糙,周身表浅淋巴结,尤其是肘部滑车淋巴结可能肿大。查外周血,嗜伊红细胞数明显增高(正常0~2%),其绝对值计数也明显增高(正常50~300/cm3),其多少反映病情进展状况。可做活检,确诊。此病预后好,对放疗极度敏感(20 GY),也可配合强的松治疗。
1.5.3 咬肌肥大 一侧或双侧,肿大部位是咬肌,咬紧牙时肿块发硬,平时肿物变软,使面下侧方变方,X线片常伴有下颌角变大,角前切迹变深,可能有夜磨牙及单侧咀嚼史。
1.5.4 血肿、假性动脉瘤 有外伤史、炎症史或穿刺史,肿物内为血液或血凝块。
2.1.1 急性颌下或/及上颈部淋巴结炎 儿童多见,冬春季节好发,颌下淋巴结炎有时与上颈淋巴结炎同时发生,炎症局限在淋巴结内,可触及颌下三角或颈动脉三角区的肿块,可大可小,界限清楚,压痛明显,皮肤略红,全身症状重,可发高烧,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高,B超有助于了解是否已化脓。
慢性淋巴结炎一般无自觉不适,可扪及肿大的淋巴结,可由急性淋巴结炎转变而来,也可无急性炎症史,一般较小,可活动,无压痛,可不治自愈,或终生存在。
2.1.2 急性间隙感染 常由淋巴结炎发展而来,脓液穿破淋巴结被膜至颌下间隙或颈动脉鞘间隙,早期为蜂窝织炎,若化脓则可诊为XX间隙脓肿,细菌毒力大或机体抵抗力低时炎症可快速扩展,全身中毒症状重,局部无明确界限,呈弥漫性肿胀,形成脓肿后有时可局限在某个间隙,可触及波动感,B超检查可了解化脓情况或穿刺抽吸了解脓腔深度及脓液性状。
2.1.3 颌下腺炎 急性颌下腺炎常合并颌下腺导管或腺体内结石,涎液排出困难,逆行感染,进食时颌下部胀痛明显,过一段时间可缓解,可触及肿大的颌下腺,颌下区及口底后部有压痛,颌下腺导管口红肿,流出液混浊或有脓液,在口底可由后向前顺导管摸,可触摸到涎石,或照口底咬合片、B超检查等可确定结石部位及大小。
慢性颌下腺炎可由急性颌下腺炎转变而来,或直接由涎石引起,在颌下三角内可扪及肿大的颌下腺,质硬,分泌功能受影响,导管口分泌物减少,不清亮,口底扪诊检查有无涎石,可作颌下腺造影检查颌下腺导管是否通畅,有无扩张或狭窄,口底咬合片及B超检查常可发现结石。
2.1.4 颈淋巴结核——颈结核性淋巴结炎 一般呈慢性炎症表现,无自觉症状,一侧颈部或双侧颈部可扪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无压痛,可活动,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可做结核菌素试验,但意义不大。向患者了解有无结核病史及结核体质,如消瘦、苍白、下午低烧,颧颊潮红,夜间盗汗、血沉快等,必要时切除一个淋巴结做活检。个别患者表现为急性炎症,发高烧,局部肿胀明显,有压痛,一般抗生素治疗不退烧,抗结核药治疗效果好。
(1)皮脂腺囊肿特点见前。
(2)颌下腺囊肿:颌下三角内软性肿块,缓慢增大,无自觉不适。B超可查见囊性肿物与颌下腺密切相关。穿刺可抽出囊液。
(3)舌下腺囊肿颌下型:此种舌下腺囊肿呈亚铃形,口内、外都有囊腔,B超检查囊肿与颌下腺无关,颌下腺可受压移位。术中也可发现囊肿不是来自颌下腺。此类囊肿无完整上皮性囊壁。需摘除舌下腺才能根治。
(4)鳃源性舌下囊肿:系先天性鳃裂残余上皮形式的囊肿,有完整的上皮性囊壁。可发生于口底及颌下三角内,与舌下腺及颌下腺均无关系,手术需完整摘除囊壁而无需摘除舌下腺和颌下腺,确诊靠病理。
(5)鳃裂囊肿:第二对鳃裂残余上皮形成的囊肿在上颈侧方。如有外瘘,一般在胸锁乳突肌前方,内瘘在咽部扁桃腺附近。既无内瘘又无外瘘,则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为无痛性软性肿块,逐渐长大,病程中可能合并炎症,甚至化脓或囊内出血。可作B超或穿刺检查。囊液可清亮,可混浊,可稀薄,可粘稠,感染后可呈脓性或出血。
(6)皮样囊肿:一般位于口底、颏下正中部,位于颌下、上颈部者极少见。囊壁厚,柔软,囊内容物混浊,多样。B超、穿刺可协助诊断。
(1)囊性淋巴管瘤(大囊型淋巴管畸形):特点见前,可长成颈侧部巨大肿块,向中线发展可压迫气管,合并感染时急剧增大而呼吸困难。
(2)血管瘤或血管畸形,同前。
(3)神经纤维瘤,同前。
(4)颌下腺良性肿瘤同腮腺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最多见,颌下区无痛、渐进性肿块,中等硬,结节状,有一定活动度。B超可明确肿物来自颌下腺。其他颌下腺良性肿瘤少见。一般呈圆形、规则的肿块,非结节状。
(5)神经鞘膜瘤:又称雪旺瘤,好发于上颈侧方,来自神经鞘膜,无痛性肿块,渐进性生长,早期实性,继而中央部分囊性变,圆形或椭圆形,边界规则,有一定活动度,有相应的神经症状,如来自迷走神经者可出现声嘶、呛咳,来自颈交感神经干者可发生霍内综合征,来自舌下神经则可发生舌萎缩或舌运动障碍。肿物内可有出血,抽出液可呈血性或咖啡色。
(6)颈动脉体瘤:是来自颈动脉的化学感受器瘤。个别可恶变。从颈动脉分叉处开始长出,故肿块位于上颈侧方,胸锁乳突肌前缘,相当于下颌角平面。可向上、下、左、右及深部发展,甚至覆盖,包绕颈动脉。肿物软、硬不一,触摸肿物一部分人可摸到动脉搏动,一部分人可听到血管杂音。B超检查可明确肿物部位、大小及与颈动脉的关系,颈动脉造影可见肿物内血管丰富,由颈外动脉供血。肿物使颈内外动脉的分叉扩大,术前要作颈动脉压迫训练,测得脑侧枝循环建立,阻断患侧颈动脉可由对侧供应脑血流才能手术。因术中有可能需结扎颈动脉。
2.4.1 颌下腺恶性肿瘤 种类同腮腺区恶性肿瘤。较常见的有癌在多形性腺瘤中。除具有多形性腺瘤的特点外,其生长速度快,并可出现疼痛或舌发麻,舌运动受影响,可与周围组织粘连或固定于下颌骨骨膜上。腺样囊性癌的特点也与腮腺区发生者相同,只是受侵的神经为舌神经和舌下神经,而且容易早期肺转移,确诊要靠病检。
2.4.2 恶性淋巴瘤 好发于上颈部或颌下部,常来口腔科首诊。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单个或多个,并迅速增大,融合,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固定,一般不疼痛,也无明显压痛,可发烧,可高,可低,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此类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OT试验常 (-)。可取一个淋巴结活检确诊。病理上分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每类又可细分为若干类,不同的病理类型对化疗和放疗的反应不同,因而预后也不同。
2.4.3 淋巴结转移癌 颈部淋巴结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经常转移的部位,个别胸腹部恶性肿瘤也可经胸导管而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于有原发癌瘤如鼻咽、口腔、甲状腺的癌瘤的患者,也有极少数原发不明的转移癌,其共同特点是肿物无明显自觉症状,增长快,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界限不规则,巨大肿块的中心可坏死、液化。确诊靠活检。只要淋巴结内查见癌细胞,就应诊断为转移癌,淋巴结本身不会发生原发癌。
肉瘤的淋巴结转移少见,但也有,如横纹肌肉瘤转移,原发不明的转移癌。要积极、仔细寻找原发灶,包括头面颈部各器官各部位的检查,尤其是鼻咽、副鼻窦、口腔、咽侧颅底区及甲状腺的检查,也要作胸、腹腔及全身的检查,如仍找不到原发灶,可能原发灶很隐蔽,体积小,甚至已消失(脱癌-decarcinoma)。
2.4.4 颈部其他恶性肿瘤 少见,包括各种软组织肉瘤,其特点与发生于面侧部的肉瘤相似。
2.5.1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即米枯利兹或舍格林综合征有仅表现为颌下腺肿大者,或伴随腮腺肿大同时发生,其他特点可参阅腮腺咬肌区肿块。
2.5.2 流行性颌下腺炎 个别受“流腮病毒”感染的患者,腮腺不肿大,仅表现一侧或双侧颌下腺肿大,也有伴随腮腺肿大先后发生的,其特点参阅流行性腮腺炎。
2.5.3 假性动脉瘤 由于外伤(包括穿刺)或感染引起颈内、外动脉破裂,血液流出至颈动脉鞘内,形成与动脉破损处相近的血肿。此种患者多见于小儿,有外伤(尖物刺伤或穿刺)史或咽部感染史。上颈侧部肿块主要位于颈动脉三角内,部分病例可扪及动脉搏动及听到血管杂音,B超及CT扫描检查表现为均质的肿块,曾误珍为“恶性肿瘤”。一部分患者可有耳内或口内大出血史。颈动脉造影对诊断极有帮助,不仅可发现血管破损部位,而且可以观察血肿的大小,颈动脉受压的程度,并与颈动脉瘤相鉴别。
2.5.4 颈动脉瘤 动脉壁变薄外突,有搏动,有杂音,B超、颈动脉造影可确诊,应视为急症,由普外处理。
2.5.5 嗜血细胞综合征 嗜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反应增生性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以小儿多见,多为基因突变引起,大多数表现为恶性进展过程。继发性多见于成人,感染为最常见诱因,其中病毒感染更为多见。其诊断标准为:①发热;②肝脾肿大伴全血细胞减少;③肝功能异常及凝血功能障碍;④嗜血组织细胞占骨髓涂片有核细胞≥2%或(和)累及骨髓、淋巴结、肝脾的组织学表现。此病为少见病例,偶可出现面颈部多发性肿块,病检为炎性病变。
展望:今后,随着医生们对各种疾病特点的进一步揭示与完善,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与掌握,借助于各种影像学诊断、化验诊断、免疫学诊断等的进展,不断提高我们对各种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增加临床诊断的正确率,减少误诊率,让患者获得及时而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