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效果

2021-01-09 00:19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31期
关键词:肺大泡自发性气胸

胡 伟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西抚州 344000

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单侧自发性气胸是由肺大泡、肺部疾病、细微气肿疱、肺部组织破裂而引起的,通常情况下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的方式依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而定,主要包括传统开胸手术、三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其中三孔胸腔切除术虽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术后出血风险较大,因此需要减少切口数量,并将切口长度缩短,做好伤口的保护工作,而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则同时具有这些优点[1-3]。本研究选取我院治疗的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经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存在明显的肺大泡,得以确诊。纳入标准:①自发性气胸诊断明确者;②患者为初次患病;③行胸腔闭式引流排气术者;④患者意识清醒,理解力正常,沟通自如;⑤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双侧自发性气胸;②胸膜腔有广泛粘连者;③自发性气胸合并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癌、肺结节、矽肺等;④因各种原因导致胸腔镜手术转为开胸或辅助小切口手术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7~58岁,平均(37.5±20.5)岁;左侧20例,右侧10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9~55岁,平均(37.0±18.0)岁;左侧22例,右侧8例。两组的性别、年龄与气胸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镜手术治疗,在患者全身麻醉后,使其侧卧,将腋中线后线的第6 与第7 肋间作放置胸腔镜的切口,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在确定另外两个切口位置,切口与切口间的间距应保持在10~15 cm 之间[4],三个切口的位置应呈现出三角形的区域分布,医师根据胸腔镜的引导找出具体的病变与病损部位,采用切割缝合器切除。若患者在术中出现胸腔粘连情况,需进行电凝钩分离粘连操作;若患者术中没有出现粘连严重或胸膜腔闭锁出血情况,术后引流的中可使用聚氯氟乙烯26 或28 号进行引流[5],术后患者恢复意识方可返回病房,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疼痛程度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选取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与腋中线中点做一个切口,切口长3.0 cm[6]。将胸腔镜放置于伤口处探查,依照从肺尖至肺底,从后到前的顺序探查,依据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对病灶部位进行重点探查,如患者有胸腔粘连现象,须及时采用电凝钩将其分离,在确定患者肺大泡所在位置后,利用双关节卵圆钳将其提起固定,采用胸腔镜观察要切除的部位,借助腔镜下切割缝合器将大疱基底部的非正常组织切除,对部分患者切缘需再用4-0 prolene 线加固,防止再次复发。而部分胸膜下患有小疱的患者需实施胸膜固定,采用纱布球摩擦第4 肋以上的壁层胸膜使其轻度渗血达到促进粘连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对两组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0 分表示未出现疼痛感,1~3 分表示轻度疼痛,4~6 分表示中度疼痛,7~9 分表示重度疼痛,10 分则表示极度疼痛;同时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肺漏气、肺部感染及肺不张三项指标。

随访持续6个月,并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气胸复发情况、术后使用镇痛药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VAS 与GQOL-74 评分的比较

两组术前的VAS、GQOL-74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VAS评分低于术前,GQOL-74 评分高于术前,观察组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74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VAS 与GQOL-74 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手术前后VAS 与GQOL-74 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VAS评分术前 术后 t 值 P 值GQOL-74 评分术前 术后 t 值 P 值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6.71±4.52 7.55±3.94 0.767 0.446 3.24±1.49 4.43±1.65 2.932 0.005 3.993 4.001 0.000 0.000 58.72±6.16 58.89±5.94 0.109 0.914 72.35±8.67 63.26±8.86 4.016 0.000 7.019 0.244 0.000 0.029

2.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手术恢复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气胸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术后使用镇痛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结论

单侧自发性气胸是非常典型的肺部危重症的一种,主要是人体内肺大泡等破裂而引起的一种突发性疾病,临床研究显示该种疾病多发患有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的人群,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总体来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病情危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7-9]。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患者如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极大程度上可以恢复健康,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不断深入人心,电视胸腔镜逐渐成为治疗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在肺大泡、自发行气胸切除等手术治疗受到了医学工作者的青睐。

表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表3 两组手术恢复情况的比较(±s)

表3 两组手术恢复情况的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 住院时间(d)气胸复发情况[n(%)]术后使用镇痛药(次)观察组对照组30 30 3.9±1.2*8.7±0.9 1(3.33)*5(12.50)2.89±0.23*7.65±1.08

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治疗,其原理是切除或缝扎人体内胸膜下已病变的肺大疱与周围的部分肺部组织,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开胸手术、腋下小切口手术,近年来,微创手术的兴起,对自发性气胸的治疗绝大多数人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因其有切口小、创伤小、疼痛程度低、术后恢复快的优势而闻名。如今,VATS 技术已逐渐成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标准术式[10]。VATS 可以通过胸腔镜的视野时刻观察手术进程与患者的体内的变化情况,有利于医生的各项操作,其创伤小手术操作属于相对密闭的空间,细菌无法入侵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概率也相对较低[11-12]。

自发性气胸存在复发的可能性的,对患者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较达大的影响,但通过手术治疗可明显的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13]。在VATS 中,可以借助胸腔镜仔细观察患者病灶处,避免遗漏患病组织,必要时可进行切缘加固措施,对病灶明显靠近肺裂边缘的患者进行孤立肺大疱或进行双重结扎与缝扎;对多发性小疱采用电凝钩分离或灼烧处理[14]。单孔胸腔镜手术虽手术创口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非常考验医生与扶镜手时间的配合[15],在术中需要逐步适应胸腔镜拍摄的空间感,与腔镜仪器的操作技术,逐步适用熟练增加默契度,才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74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相比传统术式的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也较明显;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气胸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使用镇痛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比传统术式的并发症与复发情况明显减少,安全性提高较显著,同时术后康复时间较短,患者对镇痛药物的需求明显减小,有较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对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可缓解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肺大泡自发性气胸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共享魅力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
不可逆转的肺大泡该如何治疗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肺大泡并发血气胸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要点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