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华财
(山东省栖霞市庄园街道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 栖霞 265300)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山羊舍饲养殖的规模在逐年上升,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为半舍饲或放牧饲养,尤其是在紧靠山区或丘陵地带。山东地区的散养户多采用半舍饲或放牧的形式饲养,在节约养殖成本的同时提高综合效益,而且随着这几年山羊养殖效益的不断提高,原有养殖户增加了养殖数量,养殖面积也在逐步扩大。值得注意的是,放牧山羊疫病也日益增多,这给山羊养殖业带来重大危害,影响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笔者多年基层临床经验总结了放牧山羊常见的寄生虫病、羊口疮、羊快疫、羊肠毒血症、中毒等几种疾病的流行特点,结合主要疫病情况提出科学重视疫苗免疫、加强消毒工作、做好养殖环境优化以及强化隔离举措等科学防控措施,以期对放牧山羊常发病的防控提供必要参考。
1.1 寄生虫病 山羊的寄生虫病是一直困扰养殖场户做好山羊科学健康养殖的难题,山羊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都很容易影响商品价值。因寄生虫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且种类多样等特点,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多个途径进入山羊体内,而造成其感染发病。常见的寄生虫病有肝片吸虫、羊消化道绒虫病、前后盘吸虫病、螨病、羊鼻蝇蛆病、羊毛虱等10 余种。养殖场户应根据不同寄生虫的防控特点,定期做好预防性驱虫[1],多数为每年春秋季两次进行驱虫。此外,可选用药浴或其它药物,如精制敌百虫、伊维菌素、硫酸铜等进行防治。
1.2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 本病俗称羊口疮,又称绵羊接触传染性脓包皮炎,是由口疮病毒引起绵羊和山羊的接触性传染病。以口唇等处皮肤和丘疹、脓疱、溃疡并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羊口疮的传染源为病羊及隐性感染羊,尤其是病羊痂皮带毒时间长,是最危险的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经接触黏膜或皮肤伤口感染[2-3]。健康羊接触病羊以及受污染的器具、栏舍、牧场、饮水均可感染。感染动物以绵羊和山羊易感,尤以3~6 月羔羊最易感。本病无明显季节性,由于病毒抵抗力较强,羊群一旦被污染不易清除,可连续危害多年。本病主要因创伤而感染,所以要防止黏膜和皮肤发生损伤,在流行地区可接种羊口疮弱毒疫苗进行预防。
1.3 羊快疫 (1)本病病原为腐败梭菌引起的,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发病羊多为6~18 月龄、营养较好的绵羊及少数山羊。本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促,真胃出血性炎性损害为特征。多在数分钟至几小时内死亡,病程极为短促[4]。(2)腐败梭菌常以芽胞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耕地及沼泽之中。当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在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秋冬寒冷季节,羊易感冒或机体抗病能力下降,造成腐败梭菌感染并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发病死亡。该病以预防为主,用羊三联四防灭活疫苗进行注射预防。
1.4 羊肠毒血症 (1)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是由魏氏梭菌(D 型产气膜梭菌)引起羊只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发病急、病程短、肾软化为特征。(2)传染源为病羊及带菌羊,本病经口传染,易感动物为羊,不同品种、年龄的羊都可感染,尤以2~12 月龄的羊最易发病。本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牧区多发生于春末初夏青草萌芽和秋季结实时期。病羊中等以上膘情,鼻腔流出黄色浓稠胶冻状鼻液,口腔流出带青草的唾液,不臌气。该病以疫苗预防为主,治疗方面可用抗生素结合强心镇静药等对症治疗。
1.5 中毒 中毒是放牧山羊最易发生的疾病,常常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山羊在放牧过程中常常采食了喷洒有农药、杀虫剂的青草或树叶而导致中毒,或是采食了含有剧毒的植物而导致中毒,比如高粱幼苗、桦树等有毒植物。本病发生突然,个别羊口吐白沫、卧地不起,瘤胃极具鼓胀,体温低于正常温度,严重者四肢抽搐,共济失调,来不及救治而导致死亡。放牧时可查看和询问,确认周围是否有有毒植物生长或近期喷洒过农药或杀虫剂。
针对上述几种疾病,主要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进行防控,同时也要注意羊群的营养补充,防止出现因缺乏营养而导致相应疾病的发生。
2.1 疫苗免疫是防控疫病的首要选择 虽然放牧使山羊的抗病能力较强,但是针对必要疾病可进行疫苗免疫,如口蹄疫、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肠毒血症三联四防灭活疫苗和小反刍兽疫苗等必须进行免疫[5]。通过疫苗免疫,可在山羊体内产生相应抗体,能有效减少山羊疫病发生几率,降低山羊感染病毒的风险。养殖户应坚持定期接种,放牧山羊疫苗免疫一般为一年2 次,即3 月中旬和9 月中旬各进行一次免疫,这能有效降低山羊感染病毒的几率,降低山羊病流行趋势风险。
2.2 高度重视消毒杀菌工作,持续做好养殖环境优化 科学高效地使用消毒药品可以降低畜禽养殖中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切断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降低畜禽养殖场及散养户经济损失,山羊在不洁净的养殖环境中,其感染病毒的风险大大增高。消毒的作用就是杀灭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在畜禽养殖场中能够有效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6]。养殖户应定期对羊舍进行清洁消毒,常用的方法有稀释氢氧化钠溶液,以1:5 的比例进行喷洒消毒,或采用2 % 戊二醛、1 % 次氯酸钠等消毒剂进行消毒,以上2 种方法适用于空圈时使用。用生石灰加水配成10 %~20 % 石灰乳及3 %~5 % 来苏尔溶液可供羊舍、用具和排泄物的消毒。
2.3 提高对山羊疫病防控认识,强化隔离举措山东地区山羊养殖优势凸显,养殖数量不断增多,养殖密度加大,也给山羊疫病防治带来严峻挑战。羊群中一旦有感染病毒的山羊出现,得不到及时的隔离处理,将会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养殖户必须针对不同的山羊疫病种类,针对性采取隔离措施,加强对山羊群的日常管理与巡查,观察山羊进食情况与各种状态,一旦发现有患病山羊,应立即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养殖户需加强对羊群的巡查,挑出可能感染病毒或细菌的山羊进行针对性隔离治疗,同时对羊舍进行二次彻底消毒,避免山羊群体感染的数量再增多,将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