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利
(河北省遵化市刘备寨畜牧兽医站,河北 遵化 064200)
近年来,羊肉产品倍受人们喜爱,养羊业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然而养羊过程中一旦感染坏死杆菌病,会对养羊场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养殖场户应对此病加以重视,了解此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通过科学的诊断,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控制此病的发病与蔓延,以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羊养殖过程中坏死杆菌病较为多发,此病的传染性极强且致死率较高。羊只感染后,皮肤及皮下组织会出现空腔,且其胃肠等多个部位存在程度不一的坏死现象,如治疗不及时,病羊短期内即会死亡。为了保障养殖户的收益,加强对此病的预防与控制势在必行。
2019 年,某养殖场同时有78 头山羊感染了羊坏死杆菌病,发病之初病羊的主要病症是出现了跛行且口腔处均存在程度不一的丘疹,部分病羊存在溃疡坏死症状,且伴有腹下水肿现象。该养殖场养殖的山羊共有160 头,此次发病比例高达48.75 %。病情加重后有27 头病羊死亡,病羊死亡比例为34.61 %。
坏死杆菌是此病的主要致病菌,其具有多形性特征,属于革兰氏阴性菌。该病菌外形呈球状或长丝状,通常在新鲜病灶中可检测出来,染色后原生质会出现浓缩现象,因而可见其呈现出串珠样形态。此菌具有厌氧性特征,难以进行培养。坏死杆菌的体侧没有鞭毛,因而不具备运动功能,同时也没有芽孢及夹膜结构,不具备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强光照射可将之杀死,消毒剂也可杀死此菌。通常此菌会释放内外两种毒素,外毒素会导致组织出现溶解或死亡现象,而内毒素则可导致组织出现凝固性坏死。
病羊患病后,出现了跛行现象,其蹄冠、蹄踵以及蹄部间隙处的皮肤均呈现肿胀现象,质地变软且颜色发白。病情加重后,这些部位严重溃烂,且渗出具有腥臭味的物质,病羊的关节、韧带以及腱部发生程度不一的坏死现象。患病之初病羊体温异常升高,存在鼻漏症状,口鼻等处出现水泡或结节,破溃后成为棕色痂块,部分病羊牙齿逐步脱落,且因牙龈肿胀或痛感明显而影响进食。
通过对该养殖场的病死羊进行剖检而进行病理学分析,共解剖了9 只病死羊,这些病羊均出现了肝部肿胀及皮下胶样浸润的现象,同时心外膜存在明显出血点,其心包腔及腹腔当中均含有许多积液。有几只羊的胸壁出现了粘连,且肺部表面存在灰白色、呈米粒大小的圆形结节,观察其切面发现呈干燥状态,且肾部可见出血点,数量不多,同时淋巴结也有出血与肿胀现象,存在散落的小型坏死灶,病羊真胃肿胀明显,回肠黏膜下部也可见水肿现象,且可观测到条形出血斑块。
可根据病羊的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特点及病理变化对病情进行初步诊断,且可采用实验室诊断进行确诊。将病灶处组织放置于鲜血琼脂培养基中培养24 h,染色后通过镜检观测可见颜色不一、呈长丝状的细长细菌,则可判定病羊感染的为坏死杆菌病。
6.1 隔离与消毒 发现病羊后,应第一时间对病羊进行隔离,且利用浓度为3 % 的热火碱溶液进行饲养圈舍的全面消毒,还应进行饲料槽及饮水用具的清洗与消毒。应将全价饲料作为主要饲料,并根据饲养情况适量添加钨、磷元素。
6.2 病羊的治疗 针对蹄叉部位出现腐烂的病羊,应使用浓度为30 % 的硫酸铜溶液进行患处的清洗,之后在患处涂抹浓度为10 % 的碘酊,
而后可再涂一层鱼石脂,之后可对患处进行包扎处理,每天换一次药,连续用药3 d 症状会有所缓解。如病羊出现严重的腐蹄症状,应用尖锐刀具将已腐烂的角质挖除,确保所有腐烂且有异味的脓汁全部清除干净后,再用浓度为30 % 的硫酸酮进行清洗,之后再涂抹10 % 的碘酊,在患处洒上高锰酸钾粉后再进行包扎。口部及颌下出现丘疹或溃烂等症状时,可先对患处的坏死组织进行清理,之后用碘甘油涂抹患处,也可使用红霉毒鱼肝软膏进行治疗,涂抹1 次/d 即可,连续用药直至恢复为止。针对出现坏死组织的局部位置进行治疗之时,还需对所有病羊进行肌注治疗,使用药物为庆大霉素,通常需连续注射一周左右。78 头病羊应用此类方法治疗后,有47 头病羊完全治愈,说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疗效。
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养羊业也快速发展,但在养殖过程中应加强羊易患疾病的防治,尤其要加强对羊坏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以免此病大面积暴发而为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