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进春(玉门油田分公司老君庙采油厂,甘肃 酒泉 735000)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国内相当数量的油田已经进入到高含水开发阶段,需要对采出液进行合格处理,使处理后的采出液达到污水回注标准后,对采出液进行回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水质标准严格要求,如果水质处理不合格,会对系统、地层带来不利影响,也对油田开发效果产生影响。目前油田污水回注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文章以此为背景开展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我国不同地区的油田都有其各自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采出液性质也各有不同,因而污水回注过程中的处理工艺也应该结合处理要求采取相应的工艺技术。在选择处理工艺时,需要综合处理量、处理要求等因素,对污水处理工艺开展全面评价,确保污水处理工艺最优化、最为经济性、最为有效性。但是从目前我国污水回注工艺选择情况看,许多油田选择工艺的出发点大都以价格为最基本原则,虽然成本得到控制,但是并没有实现污水处理工艺和油田采出液实际最佳匹配的目标[1]。同时,油田的各类处理工艺技术没有随着采出液的复杂化变得更加先进和进步,成为影响污水处理工艺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许多油田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污水处理系统管理、污水处理制度落实、与其他处理工艺是否存在矛盾等,但是对工艺技术的优化研究力度不够,对污水处理系统更好地进行水质处理的研究不足,工艺技术没有实现最优化处理,技术特点、管理模式离油田污水处理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某些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严重影响到污水处理效果。这就要求油田污水处理工作人员必须客观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找到最优化处理工艺,从工艺方面彻底解决污水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污水处理工艺。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出于对产量的追求,人们往往存在“重油轻水”的思想,对水质的要求更多流于制度与要求上,真正抓水质达标的力度还不足,这主要是由于油田工作者对水质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部分岗位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素质不够过硬,虽然在具体操作岗位上的人员都经过了不同形式的培训,但是在真正落实操作流程、加药制度时,还存在操作不规范、加药量未按要求的情况,直接对水质处理结果和污水处理质量产生了影响。
油田污水回注处理需要各类污水处理系统、设备的协调运行,需要沉降、加药、过滤等流程的协调处理。这就要求在确保污水处理系统正确操作的同时,确保各类设备、环节都能科学、平稳运行,这样才可以从根源上解决上述问题。污水处理回收与污水沉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表现为罐位不足、沉降时间较短、采出液油水分离程度不足。如果设备数量不足或者处理能力不够,会出现系统污染的情况。例如:如果滤料和筛管存在缺陷,会导致滤料的流失;如果药剂选型不当、加药量不科学、加药顺序不准确,都会使污水处理结果受到影响[2]。
在污水处理工艺方面,许多油田采取以核桃壳、无烟煤、石英砂为滤料,如果对滤料选择缺少科学性,则会严重影响滤料过滤效果,对污水处理后的水质会产生严重影响[3]。对污水回注工作也会产生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地层、环境产生污染,影响油田采收率。
(1)优化污水处理药剂。对于采出液量较大的污水处理系统,对处理效果影响最为直接的方式为筛选出高性能的污水处理药剂。各大油田通过研发都筛选出了适合自身污水处理系统的药剂类型和药剂量,使用较为普遍的或者具有普适效果的污水处理药剂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这些药剂的作用机理主要为:将采出液中油水稳定系统进行破坏,通过加快油相凝聚加速系统分离。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油田污水处理最为常用的处理技术为絮凝处理法,已经被各大油田普遍接受和广泛使用。对于高效絮凝剂的研发与筛选已经形成成熟的技术体系,在药剂处理实践中也见到了一定效果。但是污水处理现场效果和室内实验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解决污水处理系统中产生的水质污水问题,没有取得合理、高效的应用效果[4]。因此,药剂的研发和筛选应该结合采出液的实际特点,从污水处理系统实际出发,选择实用性较高、性能高效的絮凝剂,同时,应该研发出具有多种功能的复合型药剂,除了具有絮凝效果,还能够起到除垢、杀菌、防腐效果。为减少后期对环境的影响,应该在絮凝剂筛选时,加入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能的物质,逐步用高分子天然有机絮凝药剂代替人工生产的絮凝药剂,降低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
(2)膜法处理技术。膜法处理技术能够显著地改善污水处理水质,能够让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达标率明显提升,具有较光明的推广前景。在推广过程中,需要重点攻克目前在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是选择膜通透量较大、污染程度低、性能好的膜分子。还应该努力研发出具有较好推广价值、能够将膜处理技术与其他处理技术有机组合的污水处理技术。例如目前已经正在使用的兼具有污水处理和破乳功能的新型膜材料,具有可以预见的良好发展前景。
(3)开展藕合工艺的应用研究。随着油田开采方式的多元化,二次采油、三次采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导致产液中聚合物含量增加,原油黏度随之增大,目前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对采出液的处理需求,需要对采出液处理工艺技术进行创新,耦合工艺便是与之配套的工艺技术。包括添加精细过滤器、横向流除油器、双侧滤料过滤器等,并且在处理流程上也进行了创新,使压力过滤处理工艺和耦合无生化处理工艺得到推广和应用,处理效果较为理想。
(1)强化运行管理,全面提高操作岗位人员的工作技能。强化技术培训,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全面提高岗位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建立层层负责的领导管理队伍,明确每一个层级的职责,结合定期开展的水质化验和检测,并将运行情况纳入各级人员的绩效考核中。要强化人员岗位培训,提高人员的操作技能,同时让员工认识到“油水并重”的必要性和意义,并落实到岗位工作中。
(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严格落实运行制度,并进行严格的考核。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形成完备的管理制度,并要求相关岗位人员严格按照制度与操作规程开展工作。与此同时,将水质指标进行通报和考核,将其纳入到对员工的月度绩效考核体系中,如果指标不达标,严格进行绩效兑现,起到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3)实施污水处理节点管理模式,通过节点管理提高水质处理效果。油田污水回注处理涉及到的环节较多,工艺流程较为复杂,每个节点对水质也有不同的要求,需要从节点上对水质达标情况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建议采取污水处理节点管理方法,确保各个环节污水处理长效达标,使污水水质处理最终达标。
(1)控制好来水水质。许多油田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水的来源中分离器脱水占有一定比例。这些水源在沉降罐中沉降后会输送到污水处理后续系统,然后在处理系统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因此,应该从上游环节控制好来水的含油量,根据油水性质差异进行油水分离,降低含油量。同时,对沉降罐上部的油污要定期进行处理与回收,降低罐内油污厚度,避免由于油壳厚度过大影响污水处理效果,也避免罐内老化油的形成[5]。
(2)对污水处理系统定期维护。制定年度、季度、月度污水处理运行维护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清淤、清罐、清洗管线、更换滤料等改造,同时按照要求进行反洗、排污、排泥等工作,通过开展这些维护性的工作,确保系统平稳运行,水质高效达标。
(3)开展系统优化升级和改造,提高污水处理效果。随着技术的发展,污水处理系统要得到优化升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油田可以进行系统改造,通过技术升级提高污水处理效果。例如将滤料进行材料优化,以提高过滤性能,确保过滤效果。
文章从油田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对策开展了研究,对提高油田污水回注处理质量和效率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