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冬,王 涛
[世纪万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促进我国社会民生发展的重要核心。近几年来我国现代化工产业迅速崛起与发展,化工企业员工数量不断增加,员工的职业健康情况也逐步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化工企业运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以及有毒气体均会对职工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导致企业员工患上极为严重的职业疾病,对于企业员工及其家庭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为此需要加强对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质量,实现对化工企业员工身心健康的全面性保护,让化工企业员工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开展日常生产工作,减少患有职业病的员工数量,打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全面推动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1.1 毒物危害
化工研发生产过程中所接触的化学品,大多数为易燃、易爆或具有致癌性、致敏性、腐蚀性等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化工厂产品生产工艺较为复杂,除了使用的原辅材料、生产的产品涉及化学品以外,生产过程中反应产生的中间品、副产品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企业员工在长期接触种类繁多的有毒有害工业化学品时,将会对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多以气态、蒸汽态、气溶胶等形式存在工作环境中,一旦生产工作人员吸入过量毒物时,将会对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危险。
1.1.2 噪声危害
噪声是对人类身体健康带来重要影响的危害因素。相关研究表明,人类在短时间内暴露于噪声环境会中,将会引起人类的听力系统变化,导致人类出现听力下降以及听觉疲劳的问题。早期人们可能只会出现生理性病变,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之中则极易引发病理性病变,导致人们出现永久性听力损失的情况,甚至会引发出现职业性耳聋。在化工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高噪声作业场所,企业员工在长期噪声干扰下,将会对企业员工的听力水平造成影响,导致企业员工出现职业性耳聋。
1.1.3 粉尘危害
粉尘危害问题的存在将会对企业员工的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引发员工出现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癌以及尘肺等肺部疾病。化工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有粉尘的出现,若工作场地未能将其迅速排除到外部,粉尘将会长时间漂浮在工作环境中,工作人员长时间吸入粉尘,将会对人体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继而增加化工企业工作人员患上肺部疾病的概率。
1.2.1 防毒措施
管理人员需要在生产车间内增加机械通气装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由专门工作人员开展装置设备的管控、维修以及保养活动。在造气工段中需要安装有毒气体集中回收装置,将有毒气体装入气罐中统一对其进行回收与销毁。
1.2.2 防噪音措施
要在压缩机以及罗茨风机等工作间内安装隔音减震装置以及单独隔音装置,在生产车间内墙壁以及房顶安装吸音材料,生产空间所用管道均采用高密度防火材料保温棉进行包裹吸音处理,同时需要在气体放空设备的出气末端安装消音设备,降低噪音污染程度。此外,管理人员需要每天为员工发放人工立体学噪音防护耳塞,降低噪音污染程度。
1.2.3 防尘措施
管理人员需要在生产车间设置喷淋装置,需要对于输送原材料的输送带、装卸设备进行潮湿处理,输送带对接进行科学合理化设置。在生产原材料撤离之后,需要对地面积尘进行湿式清扫,避免由于扬尘发生二次污染问题。同时需要定期对生产车间内的机械通气装置开展清扫活动,对发动机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维修保养。
化工企业工作人员能够接触到的有毒物质种类繁多,一旦化工企业生产期间出现危险情况时,对于企业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将会带来巨大影响。现如今绝大多数化工企业未能重视企业员工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对于相关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并不高,无法为开发、生产环境中的企业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此外化工企业员工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到职业健康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价值,因此未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员工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最终导致化工企业员工的职业健康无法得到保障。
伴随我国现代社会的逐步发展,对于企业员工职业培训活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现如今我国化工企业应加强管理员工的职业健康责任意识,积极开展针对企业员工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活动,确保化工企业员工在进行石油化工产品生产时,能够严格遵守产品生产项目基本步骤,正确应用防护用具进行自身保护,借助有效的健康管理策略控制化工企业员工职业病的发病概率。化工企业在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培训期间,需遵循以人为本的培训原则,对化工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开展针对性的化工企业员工培训活动,借助多元化的培训策略帮助化工企业员工了解职业病对于自身身心健康的影响,最大程度降低化工企业员工的职业病发生概率。此外化工企业需要严格执行岗前与岗间的职业健康培训活动,对全部的化工企业员工开展职业健康知识全面普及活动,督促企业员工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机制,加强企业员工对化工企业生产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了解程度,让化工企业员工能够正确应用防护用品,杜绝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病危害等级划分过程中需要遵循《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规定,对生产作业环境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性检测,以此为基础制定职业病的等级与类别,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管理人员在职业病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需要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估活动,对于相关的检测数据向企业员工进行公布,维护化工企业员工的知情权。化工企业员工需要对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因素开展相应的整改措施,若整改工作实施后未能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策略,让其能够充分满足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与要求,最大程度减少化工企业的职业危害,让化工企业能够健康安全生产。
化工企业要想实现持续长远发展,需要制定有效的生产规划企划书。化工企业在开展进程规划活动时,企业管理者需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职业健康问题,实现化工企业员工职业健康体检与企业发展规划的充分结合,组织化工企业工作人员开展医院检查活动,以书面形式告知化工企业员工的身体检查结果。同时化工企业需要建立信息化的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对于化工企业员工的健康情况进行全面性掌握。化工企业员工在上岗前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对员工的职业禁忌进行鉴定,实现企业员工工作岗位的合理化安排。为化工企业员工开展周期性健康体检,针对出现健康损失情况的企业员工及时安排相应的治疗工作,同时为其进行工作岗位的调换,进一步强化化工企业员工的职业病防范意识,全面提升化工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此外化工企业员工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充分了解其身体健康状况,保证外来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
化工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中相关规定条例构建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职业卫生管理的操作规程,对于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行细化调整。化工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构建完善的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教育培训机制以及危害警示机制等,对于化工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约束,确保化工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开展能够遵循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防护用品的应用管理制度,在化工企业存在有毒物质、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在毒物作业环境生产研发时,员工需正确佩戴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以及化学防护配套用具。在噪声环境之中,员工需要佩戴防噪耳塞以及耳罩,做好相应的防噪的工作。在粉尘危害环境中,化工企业员工需要佩戴好防尘面罩,做好相应的防尘工作。此外需要加强对防护用品的应用监督管理水平,对未能规范佩戴防护用品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化工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工业毒物所引发的职业危害是不可避免的,要对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操作流程进行优化调整,对于化工企业工作环境中的有毒物质采取净化回收策略。同时为了降低员工职业病的发生概率,企业员工需要严格按照生产步骤开展化工产品生产工作,不断提升企业自我保护意识,能够正确应用防护用具。同时化工企业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对于化工企业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以及操作方法进行创新。如可在化工产品生产场地安装废弃物的回收装置以及空气净化装置,实现对于生产厂间有毒有害物质的有效处理,从根本上降低化工企业员工患上职业病的概率,推动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化工企业在开发生产运营期间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原则,全面提升化工企业员工职业健康管理水平,降低企业员工职业病患病概率,提高化工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生产质量,为化工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以及未来良好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