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 敏,沈 峰,许兆宇,沙 斌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 200333)
在我国,化工企业是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化工行业生产设施的稳定性较差,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具有易燃性、有毒性和腐蚀性,因此,化工行业的生产存在一定的风险,生产中造成的安全事故会导致设备损坏、财产损失和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化工生产是国家经济发展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产业,关系着国家的长期发展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故而,化工行业应拥有一套系统科学的安全管理办法。
目前,我国对化工行业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制定了较为完整的管理方式,设立了相应的监管部门,规范了管理要求以及应急处置方法。但是,化工行业存在太多来自外界的不确定因素,会影响生产的规范以及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近年来,我国化工园区中小企业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意识较弱,缺少系统科学的管理办法,缺少具有专业知识的安全管理团队和人员,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往往达不到保证化工生产与后续相关工作安全的标准,因此,需要加强对化工园区中小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程度。
(1)化工园区中小企业未制定一套能够应对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案。当前,化工园区中小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工作区域与各个工作区块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联系,在生产工作与处理特种设备事故时,各部分的人员分配、信息传达与各项资源的整合程度都较低,管理较为松散,不能高效迅速地处理特种设备事故。故而,化工园区中小企业应尽快建立相关管理体系,同时制定出详细的应急处置措施用以应对生产中可能遇到的特种设备事故,保证安全生产。
(2)化工园区中小企业对设备与原料等与化工生产相关的风险预估能力较弱。目前,国内的化工园区中小企业没有学习并引进较为先进的信息采集方法,对各种生产与管理信息的收集能力不足,风险预估能力与风险监测能力均较差。
(3)化工园区中小企业缺少足够的应对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物资和设施。许多化工园区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紧张与安全管理意识的缺失,忽略了应急设备的采购,导致应急设备不能满足处理特种设备事故的要求。同时,化工园区中小企业一般情况下分布较为分散,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应急设备无法及时运送到事故发生地,造成经济、资源与人力的损失。
(4)化工园区中小企业对安全管理意识的教育较为轻视。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企业忽略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导致员工在遭遇特种设备事故时无法高效地配合救援工作,进一步造成人力与物力的损失。
铁路罐车、长管罐车等移动式压力容器的流动性与安全管理难度比固定式压力容器大,使用场所与操作人员通常不固定。如危险化工产品运输罐车,由于其自身的流动性等特点,在使用与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易出现泄漏、火灾、爆炸等情况,造成特种设备事故。
特种设备风险保险制度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风险的转移和分配,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对加强特种设备风险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1)可减少财产损失,确保工厂拿到保险金,迅速恢复生产。
(2)由于保险与安全风险密切相关,保险公司必然会更加关注企业特种设备的安全风险。
(1)设备检查不及时。在检查承压特种设备前,企业需要停止设备运行和拆除设备、更换介质、铺设脚手架等。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往往会考虑经济成本、生产周期和连续过程等因素,不肯停工,导致特种设备定期检查或实施难度较大,出现超期使用现象。一些旧的特种设备因信息不全而无法检验或注册使用。
(2)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一些中小化工企业对特种设备的维护管理不到位,设备维护保养记录不全,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尤其是户外压力容器等设备。设备本体外部腐蚀严重,安全附件未及时验证。
(3)操作人员参差不齐。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人手不足,甚至存在无证作业;一些中小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老龄化严重,文化程度低,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从我国中小化工企业化工专用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结合国内外先进管理的经验和启示,分析认为推进中小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范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政策法规监管,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教育培训,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平台建设。
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帮助企业履行特种设备自主管理责任,确保化工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依照科学标准与相关制度平稳顺利开展。企业应自觉保障特种设备使用及待用时的安全,严格把控人员行为,从主观、客观等角度上将违规行为扼杀在摇篮当中。将化工特种设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为化工企业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应严格执行有关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到合规使用特种设备。
(1)由各市质监局牵头,引导化工园区深入开展全省乃至全国创建标准化示范区活动。通过进一步完善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和具体细则,特别针对化工园区中小企业对专用设备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的问题,从企业领导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到制定安全管理标准化流程和技术规范,颁布详细的安全管理标准化手册,努力实现各类规模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标准化、模式化。
(2)将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保险纳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建议加强落实市政府《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只有符合特种设备标准化的危化品生产企业才能享受10%~20%的保费优惠,从而减少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工作。搞活安全责任保险的保险费,明确保险费的审批程序和监管机制,规范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应急救援、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指导、表彰奖励等保险费的使用,从而充分认识实施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的重要意义。
(1)做好针对企业负责人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可以定期举办讲座与培训班,学习和理解我国相关法规与规定,提升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管理意识,尤其是必须提升其对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思想觉悟,持续提升负责人的办事与管理能力,借助相应管理措施和办法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进而确保化工园区中小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
(2)贯彻落实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对化工园区中小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相应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特种设备日常管理常识、标准化管理注意事项及流程以及相应操作规范,并做好培训后的考核验收工作,在培训后每年度都应复查一次人员管理资格,确保特种设备管理规范。
(3)化工园区中小企业加强对特种操作人员的培训,除了在外部培训考证,在企业内部可建设特种设备仿真培训考核,贯彻落实仿真培训,做到理论教学先进、实际操作仿真,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提供便利的实操环境,在不耽误其日常工作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培训。
由于移动特种设备具备场所不确定性和重大危险性,所以怎样移动和如何进行后续管理成了化工园区中小企业面对的共同难题。所以,应当进行移动特种设备的风险评估,开展科学化建设。风险评估流程如图1所示。
(1)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故障处理平台建设。化工园区中小企业应当提升自身的应急处理能力,提升该能力的关键之一就是拥有科学系统的应急处理技术、优秀的处理人员以及多方资源。企业可以与一些信息软件开发机构合作,构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故障处理平台,建立应急人员库、技术库、器材库等,以应对可能会发生的各种安全意外,规避风险;除此之外,开展应急处理技术研究、突发情况处理演习、特殊设备故障辨识以及风险评估等工作,保证若发生意外或出现安全事故,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应对,将伤害与损失降到最低。
(2)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借助应急响应平台等现有条件构建可覆盖特种设备及操作人员的数据库,数据库与化工园区中小企业安全系统对接,必须具备参数超期预警、设备泄漏报警、远程登记与检测、实时更新、数据异常报警、自动整理等功能。
(3)针对化工园区中小企业技术水平有限、专家少的现象,应当作好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企业可以与大型公司合作,目的是完善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技术,共享人才资源,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共同解决问题,商讨出最佳的故障解决办法。加强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的推动力度,及时检查与更新设备,做好化工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化工园区中小企业特种设备在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责任管理不明确、应急措施不到位、部分装置管理不科学等。有关人员必须对这些问题提起重视,做好过程安全管理,将责任管理落到个人身上,完善应急措施,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另外,在风险评估、责任落实等方面,应当认真仔细,确保高质量完成相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