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聪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州 白云 510080)
湛江徐闻港进港道路主道长约3.5 km,其它辅道合约1.5 km,线路走向为南北走向,采用双向八车道,主要施工内容为路面、绿化带、检查站等,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路面施工作为施工的关键环节,其主要施工内容是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配置合格的混凝土才能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从而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以湛江徐闻港进港道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及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复测:根据勘测设计院设计的施工图纸进行道路沿线导线点和水准点的复测。在复测过程中,应加强对道路沿线控制的保护,防止施工过程中控制桩的破坏。
原材料的准备:试验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有粗集料、细集料、水泥、水和外加剂等材料,所用的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质量化验单,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水泥,进入试验场地后用水泥砂浆对场地进行硬化,再用方木进行垫起,保证水泥堆放后不受潮,对不同标号的水泥应分开堆放整齐,使用过程中发现水泥超过保质期,应采用试验手段进行检验,根据试验检测结果判定是否可用或者降低标准使用。粗集料选用其粒径不超过40 mm的表面干净、质地坚硬和针片状含量少的碎石。细集料选用含泥量少、干净、表面粗糙的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中粗砂。外加剂选用根据施工环境、用途选择合适的外加剂。总之,提前对原材料进行检测,严格按规范标准执行检测,各行检测指标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选取建材市场较为认可厂家供材,可保证充足的供料及原材质量。并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是否掺入外加剂。
施工复测应规范、精确,原材料的选取应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严格筛选,不合格的原材料应杜绝使用。
配合比施工前,应对配合比所用的原材料(细集料、粗集料、水泥和外加剂)进行试验检测,材料检测合格后按照配合比设计流程进行设计、适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照以下流程设计:强度试配,根据试配强度计算水灰比,确定单位用水量和灰量,根据规范选择合适的砂率,计算碎石和砂的用量,根据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
总之,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用水量,水灰比、坍落度等参数,确保配置的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对试配的混凝土进行抽样检验,保证试配的混凝土7 d和28 d的力学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1)基层准备
在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上的尘土和杂物进行清除,保证基层无杂质。如果在施工中发现基层表面有松软或车辙等部位,应进行挖除并用同类的混合料进行填补,填补后的部位应保证密实度的要求。
(2)施工机械
面层施工所选用的施工机械应与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法相配套,满足混凝土面层施工的需要。同时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保养、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行,确保混凝土的浇筑时间。
(3)模板
模板选用钢模制成,安装模板时应顺直、无扭曲,并将两侧的铁钎打入基层,使模板与基层连接牢固。模板安装完后,检查模板内侧的拼接缝,如拼接缝超过规范规定的2 mm,应进行拆除和重新安装,安装后的模板高度应于路面厚度相同,模板的底部紧贴基层顶面,并对底部进行抹平处理。在铺筑混凝土面层前,保证模板内侧表面干净,并涂覆隔离剂,保证拆模方便。
(4)钢筋设置
钢筋在使用前应用调直机进行调直处理,并除去钢筋表面锈蚀的部分,从而达到使用要求。根据设计图纸下料尺寸对钢筋进行切断,切断钢筋时应按照先切断长钢筋后切断短钢筋的原则,同时保证长短钢筋搭配使用,避免钢筋浪费。由于路面钢筋绑扎较为简单,工人随意性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要求钢筋纵横搭接距离符合图纸要求;扎丝应绑扎牢固,保护层符合规范要求。
(5)混凝土拌和与运输
面层混凝土的伴和与运输应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在伴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用水量、集料和水泥用量。特别要控制好水灰比和坍落度,同时控制好拌和时间,必要时派专人在现场检查施工坍落度,保证各种材料在拌和时均匀,使配置的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
混凝土在运输中应考虑施工路程等原因,尽量缩短运输时间,运输时保证车辆平稳,防止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和泌水。混凝土运输至施工地点后,进行施工坍落度测试,坍落度达不到要求的,应严禁使用。如遇到特殊天气,像暴雨、烈日等气候时,应采取覆盖物加以覆盖,防止雨水侵蚀和水分的蒸发。
总之,混凝土在拌和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施工拌和,确保各项指标参数符合要求。运输时严格控制好路线长度,达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必要时做坍落度试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6)混凝土摊铺
混凝土在摊铺前,应先检查模板及钢筋的安装位置,然后对基层路面进行润湿处理,并检查运输料的坍落度,检测合格后,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时应连续进行,中途不能中断。摊铺完的混凝土先用平板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对不方便的振捣的拐角和钢筋部分可以采取插入时振捣棒进行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振捣过程中应避免碰到钢筋及传力拉杆,振捣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
总之,混凝土摊铺时会产生沉降量,因此混凝土摊铺时的高度应高出设计厚度的10%,保证施工完毕后路面标高与设计标高齐平。另外,采用平板式或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时,振捣速度不宜过快、过长,防止混凝土料发生离析。
(7)表面修整
用整修设备对摊铺后的混凝土表面不平整部位进行整平处理,保证修正后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和坡度符合要求。对于表面摊铺有洼地地带使用干水泥和水直接拌和处理,应采用新拌制的混凝土进行填补处理。
(8)接缝
胀缝:胀缝浇筑时按两侧进行,里面的钢筋支架在浇筑时不取出。浇筑时先浇筑一侧的混凝土,再取出胀缝模板,然后在浇筑另一侧混凝土。压缝板条在按设前,应涂装机油,混凝土在终凝前将压缝板条抽出,抽出时不要扰动左右两侧混凝土,对于扰动的部位采用平模板进行平整处理。
(9)拆模、养生和封缝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切缝完毕后进行养护,一般采用草帘、麻袋、薄膜和土木布覆盖后进行浇水养护。养护天数不少于14 d,养护结束后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开放交通。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及边部破坏时,需要对混凝土表面及破损位置进行修补,从而使混凝土表面达到美观要求。
为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防止水泥混凝土出现各种病害,在施工各个阶段应严格控制用水量、水泥用量和施工坍落度,浇筑完毕后做好养护,防止路面表面出现各种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