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对策

2021-01-08 22:42:29赵苑晨
化工设计通讯 2021年9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大气监测

赵苑晨

(徐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江苏徐州 221000)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也在不断进步,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成为当前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保意识也在逐步提高,所以对生活环境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展大力提倡环保、低碳、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大气环境监测是预防和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但是从目前发展状况上来看,我国的大气环境监测还有一些不足,具体监测过程较为混乱,所收集的数据科研目的并不强,在监测管理制度上还未完善,监测网建设缓慢等问题都会影响大气环境的监测质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利用先进科技提高大气监测的质量,保障我国大气环境质量。

1 大气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大气环境监测主要是对大气环境当中的污染物浓度进行观察、分析,根据其变化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测定。所以总的来说,大气环境监测就是测定大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污染的浓度,观察污染物时空分布以及变化规律的过程。大气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监测的污染物,其主要监测物质有碳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监测的颗粒状污染物主要有降尘、飘尘、酸沉降以及总悬浮微粒。在大气环境监测过程当中,需要对监测地区中的大气主要污染物进行布点、采样、分析。工作人员在具体的监测过程中,需要根据地区的规模、大气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和地形地貌等特征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进行定期的监测。大气环境监测能够分析出监测地区的环境状况、大气质量,根据所分析出的数据,能够帮助相关部门进行污染预防和污染治理。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提升大气质量,让人们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保障了人们的健康生活,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 大气环境监测的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在进行大气环境监测的过程当中,研发了许多方法。工作人员在进行采样点布设的过程中最常用的就有网格布点法、扇形布点、法功能区布点法。在大气环境的监测过程当中,采样点的位置以及点数的布设是监测的第一步,是保障数据有效性的重要步骤。在采样点的布设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监测地区的污染源分布情况以及其监测目的的不同来合理选择采样点布设的方法。在大气环境监测过程当中,需要进行气样的采集,采集是根据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存在形态、浓度以及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来进行采样。气样采集方法主要分为非浓缩采样法和浓缩采样法,非浓缩采样法就是指工作人员进行直接采样,当待测物在大气中的含量较大或者是分析方法灵敏度较高时,就可以利用塑料袋、注射器或者其他合适的容器来进行少量气样的采集。浓缩采样法是指待测物在大气中的浓度较低或者分析方法的灵敏度较低时采用的方法,浓缩采样法又分为过滤法和溶液吸收法,这两种方法的使用需要工作人员在进行实地勘察之后,根据监测地区的具体特征进行合理的选择。

3 大气环境监测的发展

近几年,我国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在多方的支持之下开展较为顺利,人们的关注越来越高,使相关部门对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更加重视。但是从具体的监测效果上来看,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相关部门还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改善。在大气环境监测过程中,其数据科研目的性并不强,导致其科研价值不大,反而会浪费许多的资源。近年来,人们提倡建立大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声音越来越强,也有较多的专家学者发表著作提出相关的意见。建立大气数据监测系统能够提高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效率,使得大气质量监测所统计的数据更有价值。但是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建立大数据监测系统比较困难,无法获得建设投资来源。因为这个系统的建设是一种公益性的项目,没有办法给投资人提供相应的回报,所以当前大多数大气污染数据都是来自不同的部门,这些数据对于我国的大气治理和相关的科研工作指导性、价值性不强。我国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不高是监测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过程当中,必须要进行合理的采样收集。但是我国的大气环境监测采样工作并没有受到重视,采样工作边缘化,再加上采样成本较大,所以大部分的监测工作人员采用较为简便的方式进行采样,使得采样的结果并不能达到监测的要求。我国的大气环境监测网建设缓慢,不利于实现不同地区的大气环境数据资源共享。在国家和地区上,其对大气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不足,使得其监测的设备以及系统较为落后,不能及时地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与监测技术,大气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大气环境监测的质量。

4 大气环境监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在大气环境监测过程当中,需要更加专业科学的监测技术。在实际的监测过程当中,其影响的因素较多,如地形地貌、天气环境等都会影响到大气环境监测过程,使得监测的结果并不能反映真实的大气环境质量。工作人员在具体的监测过程中,需要注重每个监测环节。如在现场采样分析测试等过程中,都需要严谨对待,监测点的设置、样品的采集以及样品的储存等环节上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严格实施。如果其中的环节实施不当,都会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在进行分析检测的过程中,分析结果会受到设备仪器以及实验室环境的影响,例如在使用化学试剂的过程中,试剂浓度较低,化学试剂变质都会影响到最后检测的结果。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还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监测人员如果出现疏忽,没有严格地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监测,就会影响到最后的监测结果。

5 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具体措施

5.1 大气环境监测与大数据技术结合

大气环境质量关系着每个人的健康与生活,所以为了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就需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国家以及地区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为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做好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大气环保意识,这样就能够发挥群众的力量对大气环境进行监督,集中社会的力量对大气环境进行预防和整治。在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上,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和控制,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数据来建立监控系统,将天空与地下进行整体化的建设,利用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进行准确的分析,再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来进行整体综合的评估和环境管理。在监测过程当中,空气环境的质量需要进行定期检测,相关部门需要根据专家和团队对空气每日每周的气象状况以及污染的情况来获取专业的数据,再通过这些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最后进行针对性管理。

5.2 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为了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就必须要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监测人员的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到监测的结果,所以监测部门在进行监测人员招聘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招收。在监测人员进行具体工作之前,必须要做好工作培训,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任务分配,让监测人员能够熟悉工作岗位、熟知监测的规范以及监测的制度内容、熟练地掌握相关仪器的使用。监测部门可以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素养,让检测人员能够及时地学习先进的监测理念,学习先进的监测技术。除此之外,监测部门还可以设置奖惩制度,给监测工作效率较高、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从而促使其他工作人员更加积极地进行工作,以提高大气环境监测的质量。

5.3 建立建全监测管理制度

我国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管理制度,监测部门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在具体的监测管理中,需要指定专业的采样人员、实验人员,使其明白自己的工作任务,完善工作的细节。在管理工作当中,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来约束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管理除了在人员的管理上,还需要对设备、仪器等进行管理,为了使各种设备仪器能够在检测过程当中正常的运作,就必须要对其进行检查、校准、养护。完善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能够提高监测工作效率,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需要加快对大气环境监测网的建设,实现不同地区的监测部门能够进行大气质量数据资源的共享。不同的监测地区监测的数据能够作为其他地区的参考,以此来实现数据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6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保护。大气环境监测是整个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健全监测管理制度,以提高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效率,使人们能够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大气监测
大气的呵护
军事文摘(2023年10期)2023-06-09 09:15:06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电子制作(2019年19期)2019-11-23 08:41:54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大气古朴挥洒自如
大气、水之后,土十条来了
新农业(2016年18期)2016-08-16 03:28:27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15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互联网天地(2016年2期)2016-05-04 04:03:28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互联网天地(2016年1期)2016-05-04 04:03:20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