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刚(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62)
随着制药工业的不断发展,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工艺越来越复杂,发生火灾、爆炸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医药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在医药化工企业频频发生。
医药化工行业是我国重点安全生产重点监管的行业之一。医药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设备复杂,生产过程危险性高,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要求严格。近年来,随着医药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生产线现代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效率越来越高,风险系数也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医药化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无法有效落实。为了保证医药化工行业的发展,国家各部门制定了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也要求企业建立安全标准管理体系和双重预防机制体系,但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写一套,做一套,“两张皮”的问题。“安全第一”不仅是医药化工企业的口号,更应是严格执行的“红线”[1]。大多数医药化工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流程和特点,制定安全管理责任制。但有些企业只追求质量和效益,没有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导致员工安全责任缺失,不能及时消除安全生产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各部门甚至出现相互推诿安全责任的现象,这使一些隐患的消除更加困难。
二是设施设备安全不足,先验设计不足。近年来,虽然我国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加强了对生产环境消防安全的要求,企业不得不进行改造,设立相关的安全通道和通风设施,确保疏散和通风。然而,由于医药化工企业固有的设计缺陷,很难进行彻底的改造,往往导致一些企业难以达到消防安全要求。
三是安全生产经费不足。医药化工生产中的一些原材料价格较高,医药化工企业注重生产成本管理,忽视了安全生产管理。尤其是一些医药化工企业,认为自己的员工经验丰富,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在生产过程中保障工作安全和人身安全。人为减少了安全设施投资,调整了技术设计流程,以确保盈利能力,并引入高效率、高风险的生产系统,从而导致安全生产风险系数增大[2]。
由于行业特点,医药化工企业极易发生爆炸和火灾事故,是消防安全的重点单位。消防安全体现如下特点。
医药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各种危险化学品,特别是现在部分新药生产过程中,出现难溶于水的原料药,需要采用甲醇、丙酮、异丙醇等低闪点、低燃点、高热值、高易燃性、高危险性的危险化学品作为溶剂,大大增加了安全风险。同时,制药过程中大量使用淀粉、微晶纤维素、糊精等可燃性辅料,加上药品的化学成分复杂,大多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一旦燃烧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如发生火灾、爆炸易造成次生灾害,严重威胁企业员工和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
制药企业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多数为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由于爆炸性气体或易燃液体具有良好的扩散性和流动性,在发生火灾、爆炸时,火势蔓延迅速,导致大面积火灾,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医药化工生产工艺复杂、自动化程度高,在制造过程中,设备紧凑,爆炸、火灾易发生在地面、通风管道、扩散通道及楼梯间上,火焰蔓延快速,易发生立体火灾。特别是这些企业的原材料有毒有害成分众多,容易引起禁忌接触反应。燃烧和救援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材料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同时,灭火剂的选择、安全措施和灭火方法也各不相同,使扑救工作更加困难。
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医疗化工等行业实施安全管理的前提。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需要健全组织架构,更需要开发和建立不同的安全管理体系。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安全管理制度,调整合理,制药、化工等行业的基层管理人员要按照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的落实。除生产过程的具体制度外,还应详细规定其他安全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如消防部门的管理制度。工作安全也是安全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有些生产涉及易燃易爆产品,必须采取安全措施,防止静电和高温。目前,现行法律规定,药品和化学品的生产存在特殊风险,企业必须具备确保药品和化学品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在提高职业安全标准的同时,还要健全和完善适用于制药和化学工业的法律法规[3]。
在安全生产的各个阶段,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能力,这有助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有效。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医药化工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需要更新自身的发展思路和监管模式,创新监管模式,保证监管科学合理,例如企业可以利用数字化监控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反馈发现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确保企业生产安全。
医药企业原有厂房多为丙类厂房,对于丙类厂房内新增甲类防爆区的,其所在防火分区不超过该层或该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5%,则可以设计防火地板或区域。A类区域由防水隔墙和窗户隔开隔墙两端(最近一侧)封闭室内和室外2.0 m。由于防爆实心隔墙对原建筑楼板的要求很高,在实践中,将选择轻质防爆成品隔墙,必要的连接开口将配备防爆缓冲按钮。采用外墙爆破法时,防爆区外墙应改为泄爆墙,以确保在发生爆炸时不会损害原结构的稳定性[4]。
防火间距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未在附近建筑物内着火并满足防火安全距离的被烧毁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医药企业厂房改造设计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建筑物之间的实际距离。在翻新设计过程中,应重新计算建筑物外部的防火间距。局部增设A级防爆区域,应重新计算该区域与周围区域的实际距离,与重要公共建筑的距离应大于50 m,与使用明火的区域距离应大于30 m。实际设计的困难,可采取以下措施:增设两道防火水幕,并符合GB 50084—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对于无法实现上述改造方案的,应优先选择调整流程,转移流程中的不安全环节,调整整体布局,降低现有建筑的风险。
在医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生产实际和企业管理特点,建立有效的目标管理和安全绩效管理体系。根据医药化工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医药化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药品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职责应明确分配给各管理层和生产人员。与传统的广义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比,建立以责任制为基础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可以使安全生产管理更具实质性。医药化工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奖惩机制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医药化工企业除对生产过程管理做出严格规定外,还必须对消防、防爆等安全管理的方面做出详细规定[5]。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和厂区动火作业,为医药化工安全工作的重点,为了将危险源控制在萌芽状态,有必要加强对危险物质火源的控制,并随时保持消防安全装置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特别是:一是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基础上,减少危险化学品的数量,严格控制原料配比,保持生产秩序和温度,及时发现超标情况。提高药品生产的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要严格控制火源。火源、可燃物和能量的燃烧爆炸可能引发火灾爆炸,医药化工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严格的防火防爆措施,有效控制燃烧爆炸。要对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尽量不要用明火加热可燃液体。使用明火时,应采取防火、防爆安全措施,严格防火管理,及时隔离、处置动火区域的易燃易爆物品。三是加强生产设备管理,生产设备管理包括设备施工安装、运行维护、停车维护和检修危害。一般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设备和材料的性能会受到高温、高压和腐蚀、焊缝老化等的影响,可能导致储罐和压力管道爆炸,造成事故。
医药化工行业作为传统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会面临一些新的生产作业过程风险,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应不断跟进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创造安全的生产环境,从本质上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