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清水县第八中学 马俊霞
众所周知,我国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是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的,而在教育事业当中,初中生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初中生物教育过程中需要重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教育工作,这也符合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将针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详尽的阐述,除此之外,还会提出一定的具有针对性的意见或者对策,促进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
所谓的生物多样性,其实是一种生态学术语,是一种能够描述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程度的、内容广泛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多种定义。笔者进行研究和调查之后发现,蒋志刚等学者、专家在《保护生物学》一书中针对生物多样性下了定义: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发展是地球上经过生物进化所保留的财富,也是地球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其具备较强的多样性,主要包含植物、动物以及各种微生物等,由这些丰富多样的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系统其实也具备比较强的多样性特点。
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也具有很高的价值,首先,是直接使用的价值,其中很多野生植物、生物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中一部分也能够作为工业原料来使用,这对于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也是尤为重要的,随着人类精神需求的提高,人类还将其美学价值也开发了出来。其次,不同的生物之间具有间接性的联系,生物多样性也存在与生俱来的生态功能,人类可以利用其间接价值,同时也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生物多样性还需要一定的潜在价值,不同的生物其实都具有很强的利用价值,只是由于现阶段相关科学技术手段缺乏,导致不同生物的价值并没有完全地发挥出来。从这一方面来说,后续更加需要重视初中生物多样性教学,以此为基础保障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从这一方面来说也符合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实也是生态系统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能够帮助生态系统实现自恢复和稳定。
一般情况下,对生态系统进行调节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的,首先是生态系统的负反馈。在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很多负面现象其实都是负反馈,例如草原上狼群数量的增加,不仅会使畜牧业的羊群数量减少,还会使狼群自身的数量直接减少(狼群内斗,食物数量减少),以此来达到整体的平衡。其次,生态系统中还会出现正反馈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是非常常见,因此,在实际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这种发展过程中极端方式的教学,切忌让初中生出现学习困惑,这对于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生如果能够准确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那么在解决初中生物题目的过程中就会得到很多助力,生态系统稳定性内容的教学重要性也由此体现出来。
我国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辽阔,导致存在的物种更为丰富且多样化,笔者进行实际的研究和调查之后发现,国内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内生物物种具有可观的丰富性,并且动物种类比较多,这对于国内的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
其次,实际存在的经济物种也比较丰富,这也是国内的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的农业目前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是比较高的。
最后,由于我国疆域辽阔,生态系统多样化发展,在很多地域中的地貌因素、气候环境都是比较复杂的,这也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初中生物任课教师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需要给予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一定的重视程度,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首先,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方式,但仅仅靠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远远不够的。还有迁地保护,如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种子库等,其次是开展相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工作,制定更为科学合理、适合自己国情的保护对策、法律法规等。最后,就需要开展宣传和保护教育工作,笔者认为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绝大多数人都意识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保护才会更有效果。
就目前来说,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项工作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让初中生意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地位,这对于国内后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具有促进作用,也能够有效维持国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为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
现阶段主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主要具有以下几种:
首先,就地保护。顾名思义,就是在生物所在的地区直接将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就是一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式。
其次,迁地保护。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异地区域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迁地保护目的只是使即将灭绝的物种找到一个暂时生存的空间,待其元气得到恢复、具备自然生存能力的时候,还是要让被保护者重新回到生态系统中。
最后,建立基因库。目前已经建立了全球性的基因库网络,以此为基础就能够保存不同的物种,也就能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前文已经提及生态系统当中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稳定性”,稳定性的高低决定着生态系统是否具有足够的抵抗力和恢复力。想要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需要意识到,在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需要保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处于相对平衡的工作状态,教师需要将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展现给初中生群体,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生产者起主导作用。如果没有生产者,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会停止,生态系统的功能也会丧失,生态系统就无法生存。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也就无法维持。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初中生物教师要告诉初中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
例如,“使用玉米和红薯套种,能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也能维护生态系统的抵抗力以及稳定性”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不仅能够直接向初中学生直接讲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程度,还能够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意识,这对于人类的进步也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就是目前为止针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研究和分析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学习其实都是比较抽象化的一个概念,教师需要将其与教学案例进行结合,这样才能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水平的提升,初中生也才能同时达到思维和能力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