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清
(浙江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07)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社会的到来,日本公共图书馆紧跟时代和社会民众需求的变化,参照欧洲新型图书馆的建设模式并结合本土实际,逐渐开始朝着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日本图书馆法案》根据时代要求不断进行具体法律法规的更新和补充完善;国立国会图书馆在迎来建成70周年之际,将到2020年为止的4年作为预计设立100年的长期展望的出发点,制定了中期展望,并将该内容称为“与世界接轨2020”;图书馆协会和民间图书馆组织开展未来图书馆发展模式相关课题研究;从事文化教育的政府部门——文部科学省发布的《(平成29年度)文部科学白书》中亦提及了图书馆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和大致目标。文章通过对这些图书馆相关部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未来若干年日本公共图书馆的业务重点、战略方向以及趋势进行汇总和分析。
《日本图书馆法案》隶属于日本社会教育法律框架下,公布于昭和25年(1950年)4月,到2019年共经历了22次内容的改正[1]。其中1952年至1985年修订了11次,1998年至2017年修订了10次,2019年修订了1次。自1998年开始的修改主要集中在根据地方自治体的行政改革、民间机构资质认证相关的相关法律条款的变更而进行的修改(如表1所示)。
表1 《日本图书馆法案》内容修改一览表(节选)
由表1可以看出,日本图书馆相关法律条款的变更,紧跟日本中央以及地方的行政改革、地方区域自治、学校教育改革等法律条款的修改而及时修订。
日本政府于2017年颁布了《关于提升视障人士阅读环境的相关法案》[2]。该法案确立了促进改善视障人士阅读环境等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国家和地方公共组织的责任。通过制定促进阅读环境维护等措施的基本事项,全面系统地促进视障者阅读环境的维护等,打造人人平等享有阅读权利的社会。
该法案提出改善视障者阅读环境,根据视障人士的实际需要循序渐进地提供易于阅读的书籍,让电子书籍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提升。要求国家和地方公共组织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和国立国会图书馆充实盲文资料馆藏。
升级互联网服务系统,用以保障视障人士通过互联网可以充分、便捷地利用全国各地的视障文献资源。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需强化国立国会图书馆与网络运营商、公共图书馆、盲文图书馆以及特定电子书籍制作商之间的合作。同时,国家和地方公共组织(公共图书馆)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帮助视障人士更好地了解并应用终端设备进行电子书籍的阅读。可以通过开设讲座或者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视障人士学习掌握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
可见,日本公共图书馆将把保障视障人群阅读服务作为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在馆藏、硬件和软件的提升以及视障人士的培训和读者服务水平上不断更新完善。
平成29年(2017年),为促进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律《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被修改为《文化艺术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基本法》以促进与艺术文化相关的活动为基础,旨在为丰富国民生活和打造充满活力的社会作出贡献。在本次修订中,除了振兴文化艺术之外,还将对旅游、城市建设、国际交流、福利、教育、产业等文化艺术相关领域的政策重新纳入法律范围,明确了文化艺术团体的作用,同时还新规定了国家、独立行政法人、文化艺术团体、民间经营者等的合作。
在东京奥运会·残奥会这一体育盛典和文化盛典的背景下,《基本法》提出了“文化艺术立国”的国家战略,提出了今后文化艺术工作的四大目标,以及2018—2022年五年间的文化艺术政策的六大战略方向。
四大目标:
目标1:推动文化艺术的创造、发展、继承和教育,为所有人提供参与文化艺术教育和文化艺术活动的机会。
目标2:通过文化艺术的国际交流和发布,促进国家品牌的诞生,打造有创造性和活力的社会。
目标3:打造文化多样化的社会。
目标4:促进文化艺术团体、各机构协作,在全国打造文化艺术平台,形成人才结构丰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地域文化社区。
2018—2022年文化艺术政策的六大战略方向为:
战略1:充实并丰富文化艺术教育工作。
战略2:加大对文化艺术的有效投资和创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等搞活文化艺术观光,培育文化市场。
战略3:以东京奥运会为契机推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战略4:振兴地区多样的文化艺术,形成文化多样的价值观和具有强大包容性的社会环境。
战略5:通过培训、进修等来培养专业人才。
战略6:加强国家、独立行政法人、地方公共团体、文化艺术团体、文化设施、企业等民间经营者在内的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
《基本法》还收纳了170个具体事例作为与上述六个战略对应的基本措施。可以预见,日本公共图书馆未来几年内的工作重点和建设发展将围绕这些目标和战略方向开展。
2017年12月,日本内阁及文部科学省(以下简称文部省)制定了“文化经济战略”和“教育再生”课题。
为了实现文化经济战略和教育再生,2019年度的文部省白皮书针对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发展问题,共列举了十三个方面的内容。与图书馆未来发展以及工作开展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内容主要梳理出以下几个方面。
(1)2018年6月,内阁制定了2018—2022年度第3期的“教育振兴基本计划”,针对2030年以后社会的变化,分析教育政策的应有状态和如何制定更有效的教育对策,其中就包括终身学习环境的打造。
(2)通过终身学习,对抗人口减少造成的人才匮乏、地方发展萎靡,并应对5.0社会所需的人才培养。5.0社会即人工智能(AI)、大数据、Internet of Things(IoT)的时代,机器人等尖端技术被所有产业和社会生活所广泛采用,社会的存在方式本身将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新时代。2018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指出,在少子化和“Society5.0”到来之际,除了学校教育,社会公共组织的教育功能也必不可少。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教育设施,要切实发挥自身功能和作用,从硬件和软件上进行整体提升,紧跟时代要求,保障个体终身学习的顺利进行。
(3)保障残障人士终身学习目标的实现。日本在全国开展“共生社会”创建项目,为创造一个残疾人一生都能追求自己可能性的环境,文部省于2017年4月在终身学习政策局新设了“残疾人学习支援推进室”,助推残障人士的学习活动。未来公共图书馆在残障人士阅读服务方面也将是持续努力方向。
(4)支援贫困儿童学习,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化。2014年开始实施《关于推进贫困儿童保障对策》的法案,旨在促进贫困儿童的健康成长、享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化。作为社会公益性质的公共图书馆,帮扶贫困人口、贫困儿童获取知识,享受教育机会,履行社会责任,是体现社会价值的重要环节。
(5)帮助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能力发挥。在独居老年人增加的背景下,加强各年龄段之间的学习交流意义重大。日本文部省召开了由行政、大学、NPO法人及企业等参与策划的研究协议会——“长寿社会中的终身学习政策论坛”,旨在通过学习来完善老年人在地区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普及读书率,特别是儿童读书率。由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中学生的智能手机持有率增加,围绕孩子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高中生的“不读率”(一个月不读一本书的孩子的比例)很高。2018年4月内阁会议推出了“关于推进第四次孩子读书活动的基本计划”。本次修订中,为了改善高中生的“不读率”,要求国家、都道府县、市町村等各级行政系统要与学校、图书馆、民间团体、民间企业等各种机关联合,研究制定各种可行性措施。
目前文部省采取的措施有:“读书社区据点形成支援事业”“关于孩子读书的调查研究”;召开纪念“孩子读书日”(4月23日)的“孩子读书活动推进论坛”;表彰优秀读书活动的图书馆、学校、团体及个人;与高校开展“学习图书节”等。
此外,为了推进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缩小读书地区差异,实现阅读均等化,实施了以“利用地域教育资源消除教育差距计划”,为偏远和贫困读者提供读书、学习机会的项目,充实阅读机会。
(2)充实专业的社会教育工作人员。社会教育专业职员通过策划、实施社会教育事业,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性的指导和培训,起到支援地区建设活动的作用。通过对图书馆及博物馆的职员以及专业司书进行研修和培训,来提高这些专业职员的素质。
(3)加大社会教育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教育设施是地区学习的主要阵地,今后将不断提高设施运营质量。
公民馆是日本居民最熟悉的学习据点和交流场所。截至2015年10月,日本全国约有14200家公民馆,提供了适应当地居民学习需求和地区实际情况开设的班级和讲座等各种学习机会。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提供人们学习所需要的图书和各种信息的身边的社会教育设施。截至2015年10月,日本全国公立图书馆为388家,私立图书馆为23家。图书馆作为“地区知识的据点”,支持儿童、老年人等多种利用者和居民的学习活动,从广泛的角度对社会贡献和地区发展作出贡献。
(4)加强著作权相关的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著作的流通形态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日本文部省从促进著作流通的观点出发,采取了以下措施:督促正确运用《著作权等管理事业法》;提倡采用著作权登记制度;在学校以及社会上普及著作权意识教育。文部省负责编写和提供教材并每年在日本全国各地开展著作权法的讲习会。讲习会对象包括普通民众、都道府县等著作权事务负责人、图书馆等职员、教职人员等。教材包括学习软件、事例集、影像资料、文本、著作权Q&A数据库“著作权原来如此问答箱”等。此外,还整理并公开了关于违法下载的刑事处罚问题。
文部省根据《文化财产保护法》,指定并登记文化财产中重要的物品,对现状变更和出口等施加一定的限制,不仅对文物的公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辅助,还谋求通过展览会等形式扩大文物的鉴赏机会。
(1)有形文化财产的界定。白皮书中将日本的建筑物、绘画、雕刻、工艺品、字迹、典籍、古书等有形的文化遗产和考古资料、历史资料等在历史、艺术、学术领域价值高的东西总称为“有形文化财产”。其中,“建筑物”以外的东西被称为“美术工艺品”。
(2)为了保存、活用文化财产而采取的措施。古籍及善本的馆藏保护方面,除了珍贵典籍的数字化建设,还包括防虫防蛀,以及防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针对日本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国情,典籍保护和运用一直并将持续作为图书馆工作重点之一,由国家进行经费补助。
文部科学省在官方Facebook“文部科学省MEXT”中,更新最新文化信息。在“YouTube”“niconico动画”“USTREAM”等网站上设置了专用频道,发布政策介绍视频等。将《文部科学宣传》杂志制作成电子杂志,以便于民众浏览。试行运用“CultureNIPPON”(文化日本),专门用于文化信息的集约和发送。创办官方推特“文化遗产在线”,在全国的博物馆、美术馆、相关团体、各地方公共团体的协助下,收集并公开有形和无形的优质多样的文化遗产相关信息。此外,在日本艺术文化振兴会运营的“文化数字图书”中,将各种艺术演出的数据库进行公开展示。
在文部科学省的带领下,公共图书馆不仅作为文献的保管地,未来也势必做好自身馆藏资源的发布和宣传工作。
国立国会图书馆将到2020年为止的4年作为未来100年长期展望的出发点,制定了“与世界接轨”的中期展望。在这个中期展望中,除了“国会活动的辅佐”“资料、信息的收集、保存”“信息资源的利用提供”这些基本职责,还制定了重视使用环境、组织能力、合作、宣传推广的四个行动方针,以及三个活动目标。
目标1:利用国政课题的职员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信息资源,进一步强化可靠性高的调查、分析和迅速准确的信息提供,协助日本国会各项活动。
目标2:作为日本唯一的国立图书馆,在以出版物为中心广泛收集、保存国内外的资料、信息的同时,与相关机构合作,致力于构筑多样的馆藏资源建设,同时推进数字存档的工作。
目标3:为了让读者能够准确且高效地查询信息,整理整合“国立国会图书馆检索”“NDLOPAC”“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收集”“调查·导航”等网站的功能和作用,实现国立国会图书馆和其他机构提供的信息资源的统一利用,提高综合性在线服务水平,促进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
该联盟认为日本公共图书馆要向为市民生活提供支援和帮助的方向转变。
在日本,作为支持地区社会和居民生活的信息据点,除了以往的图书馆业务外,支持商业、创业、看护、育儿、城镇振兴和农业再生等的新型图书馆也在增加,实现支持整个地区社会和地区居民生活的“新公共”,那是公共图书馆的未来。
该联盟认为日本公共图书馆的改革比欧美迟到了约100年。今后的大课题是,国家和自治体重新整理各都道府县图书馆到市町村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现状,发挥持续性的社会基础设施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变革,以支撑50年、100年后的日本发展。
规范MARC责任主体。确定了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全国书刊信息的责任。全国书刊信息的制作和普及,是基于《国立国会图书馆法》第7条的责任和义务。全国书刊信息遵循国际标准化的格式,系统地网罗了有关国家出版物的信息,重新定位为代表日本的书刊数据。在此之前日本公共图书馆的运营商和处理MARC数据的系统供应商一直保持着“优先使用民间MARC”的习惯,全国书刊信息作为选择项不被考虑,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
指定管理者制度直接影响图书馆服务专业知识人才的不稳定。图书馆研究人员对指定管理图书馆5年以上借阅率推移进行了调查,大约2~3年借书率开始下降,5年以上大部分的指定管理图书馆出借率减少了20%~30%以上。也有分析指出,采用指定管理者制度的图书馆会优先考虑眼前的营利,不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把图书馆打造成文化据点的长远姿态,导致对读者的吸引力逐渐下降。而由各地区政府机构管理的图书馆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
完善残疾人读书环境。这些机构认为公共图书馆当前的课题是尽快整顿残疾人的读书环境。2018年,以残疾人读书环境为目标的国际条约《马拉喀什条约》被批准。《马拉喀什条约》旨在为视觉障碍者、文字读写困难的残疾人、卧床不起或上肢有障碍、不能翻页、难以拥有书籍的残疾人谋求获得与国外图书交换数据、限制著作权等方面的权利。2019年,日本国会发布《关于推进视觉障碍人士读书环境整备的法律》,目的是综合性地推进视觉障碍者等的读书环境的整备,保障所有国民都通过平等阅读享受到文字文化的惠泽。但实施具体政策的图书馆只占全部图书馆的20%。协会指出,公共图书馆缺少培养专门实施残疾人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未来需要培养残障人士服务的专家,同时提高盲文图书数据和录音书数据的普及率,让全国各地的残疾人都能享受阅读的权益。
(1)公共图书馆的目的是“为国民的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有助于教义、调查研究、娱乐等”。另外,作为“新的公共空间”的存在方式,未来公共图书馆还将作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场所”,发挥社会再教育功能,以及作为职场、学校、家庭以外的“停留地”的第三场所的作用,成为社会革新阵地。
(2)完善国立国会图书馆、都道府县立图书馆、市町村图书馆的合作方式、藏书管理系统的广域合作。
(3)确保MARC选择的多样性和NDC(日本十进制分类法)的普及。停止自治体内的指定管理者、书刊数据、图书供应商“三位一体”的投标方式,转换为个别投标,确保MARC选择的多样性。“三位一体”的投标方式,妨碍了地区书店和图书馆的关系构筑,成为了维持地区读书环境平衡的威胁,以后将转变为个别投标。国立国会图书馆和JPO(JAPAN PATENT OFFICE日本专利办公室)、出版者在调整广泛领域的书刊信息、特别是近刊信息的同时,要尽早将NDC(日本十进制分类法)作为全国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分类基础。
(4)图书采购以地区书店优先。确立地方公共团体及公共图书馆,优先从当地书店购买图书的政策。将图书书目制作等工作与地方社会福祉部门合作,通过雇佣残疾人、地区税金循环等模式,扩大残疾人就业,促进新的地域循环型经济的发展。
(5)确立专业图书管理员的社会地位。图书馆职员里,改善合同工的比率,使之提高到24.9%~37.5%。确立合同工向正式工晋升的规则,以及同工同酬的原则。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有责任让图书管理员参加选书技能培训和各专业知识进修活动,以提高合同工专用图书管理员综合能力素养。
(6)制定新的图书馆评价标准,设置“公共图书馆评价标准协会”。日本的公共图书馆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是将图书借阅率作为中心制定评价标准,而其他业务不在评价内容之内。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咖啡吧等商业设施的引入,重视空间设计感的“停留式”新型图书馆开始出现,来馆人数开始取代借阅率备受瞩目,因此需要确定新的图书馆评价标准。
新的标准应当在图书借阅率基础上,增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读书环境的改善内容,比如数据开放程度,参考资料的充实,融入当地居民程度,专业人员的雇佣、配置和人才养成计划,无障碍利用程度,残障人士的雇佣状况,图书馆馆长对图书馆的运营能力,自治行政区内图书馆政策的优先排位,对可持续社会的贡献能力等。
通过以上各机构政策分析,可以看出,今后日本公共图书馆的趋势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欧美等国家公共图书馆的改建和重建,日本也逐渐开启了原有图书馆建筑的改造工程。具有未来图书馆模式的海老名市立图书馆[5]、大和市西利乌斯图书馆[6]等,将传统旧式建筑主体改造成为可以供当地居民进行文艺欣赏、艺术学习、文化交流甚至是育儿的场所,访问量激增,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
6.1.1 借助民间力量,通过合作谋求发展,大胆采用商业运营方针
海老名市立图书馆是由CCC企划公司(Culture Convenience Club)进行运营,内设有蔦屋书店、星巴克,有强烈的商业氛围,管理上也采用商业思考模式。资源利用充分,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为目标。比如,书架上的空间被改造成封闭书库,缓解书架不足的问题。另外,职员的办公室区域几乎全部被废除,会议和休息等使用率非常低的区域只剩下一个,日常业务在柜台等处进行。实行全年无休的方针,在店铺关闭后进行图书排架等图书馆业务。为了制造社会性话题,还会招募外国人作为书店工作人员。在地铁、JR车站、其他公共区域设置了图书返还箱,提高图书的流通便利性。在网络和街头进行问卷调查,听取市民的意见,尽量满足市民的要求。
由CCC公司改造经营的另一家图书馆位于只拥有3万人口的高梁市,改建前旧式图书馆的年利用人数仅为2.3万人,改造后将超过65.8万人,其他城市也有很多市民前来参观。仅6万人口的宫城县多贺市,在改建旧馆的时候,以“家”的概念为中心,吸引了10~150万人的来馆人数。当地居民之前的生活方式基本都是在游戏厅度过,但是现在却渐渐地变成了在图书馆度过。新图书馆的理念不仅仅是城市建设,也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才是图书馆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生存价值。
6.1.2 寻求复合设施的繁荣
大和市西利乌斯图书馆类似一座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文化综合体。建筑物中包括咖啡厅、艺术展厅、音乐厅、市政府大和联络所、摄影棚、保育室、儿童广场、健康角、大中小会议室等多功能设施,可以一站式满足市民的各种文化生活需要。根据设施的功能有收费标准但是价格相当便宜,唯一不足之处是各类型设施太多,阅读所需的静谧环境难以保证。虽然和海老名市立图书馆一样是指定运营的形式,但是不是由一家公司运营管理,而是由六个公司组成的管理委员会联合运营。通过一周一次的委员长会议讨论运营上的问题。目前年来馆人数为300万人次,今后几年目标是达到1000万人。
日本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由图书馆专门法、配套法规、相关法律、行业标准与规范四部分组成[7]。图书馆专门法包括《图书馆法》《学校图书馆法》和《国立国会图书馆法》,是日本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的核心,在促进与保障日本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与骨干作用;配套法规如《图书馆法施行令》是图书馆专门法的必要性补充,能够对专门法中的条款作解释说明,或为法律的实施提供详细的指导;相关法律如《教育基本法》《著作权法》是日本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从不同领域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行业标准与规范是图书馆行业自我管理的主要工具,具有“准法律”的性质,是日本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补充。
这些法律法规不仅确立了日本图书馆的性质与服务理念;明确了不同类型图书馆的地位、功能与设置问题等基础业务事项,也明确了图书馆作为“基础性的文化教育设施”而享受的选址、征地、设计优惠与保障。
6.3.1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专业性
东京都立图书馆的健康福祉中心因其特色服务而广为人知。简单来说,就是将至今为止传统阅览室的所有开架资料打散,根据内容,划定专区再进行整合。图书、文件、杂志、传单等都集中在这个专用区域,检索和利用更为便捷。在此区域,图书馆尽可能详细地将疾病种类、医院的介绍、医生的介绍、患者与疾病抗争的自传等资料,重新制作分类号进行整理排架。各区域设有负责管理和服务的工作人员。通过这些手段,提高了大众关心的特殊领域的专业性服务效率,提高了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市民在Web网页的检索中,必须判断信息源是否是真实,排除干扰信息。对于不擅长网络的朋友来说,是相当辛苦的事情。图书馆员发挥工作上的优点和专业性,通过整理信息,保护信息源的可靠性,提高信息服务的精度和效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对健康、医疗、护理、福利的关心度也提高了,知识的获取欲望也提高了,图书馆应通过调整传统服务模式,适应读者的新的需求心态。
6.3.2 注重服务细节,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处理问题
静冈县磐田市立图书馆的口号为“从0岁开始,享受图书馆吧”,将下一代作为目标对象人群,培养新一代图书馆读者人群。静冈县浜松市立图书馆为读者设置的医学药学角,为让未成年读者更容易理解查找图书而在书架上张贴动物印章,为有社交障碍的读者设计专用的图书架分布图等,处处彰显细节和用心,激发读者来馆的热情。
6.3.3 关注特殊群体的阅读权益
从保障视障人群的法律的出台实施到对贫苦地区青少年阅读和高龄群体的读者阅读活动的支援可以看出,日本公共图书馆将把缩小阅读地区差异、人群差异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这种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对于图书馆发展来说,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