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人民英雄已逝,“禾下乘凉梦”永存

2021-01-07 05:01王仲昀
新民周刊 2021年48期
关键词:袁老兴安盟测产

王仲昀

绘画/ 赵志文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逝世。

5月24日,连日阴雨后,长沙天空放晴。城郊的明阳山殡仪馆,早已被人潮淹没。这一天,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此举行。人们从五湖四海赶来,只为送这位英雄最后一程。

后来,长沙市殡葬事务中心安保部门工作人员回忆,24日前后来明阳山悼念的人员达30余万人次,从殡仪馆运走悼念袁老的鲜花装满了32辆卡车。悼念活动结束三四天后,还有外地的群众赶来送别。人们如此缅怀袁隆平,因为他在中国早已成为民族英雄和不懈追求科学的象征。

自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袁隆平便将“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终其一生的梦想和追求。过去60多年里,袁隆平始终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并将其推广至全世界。

岁月在袁隆平的面庞和身体上留下了苍老的痕迹,却没有磨灭为科学献身的心。在度过90岁生日后,他改口称自己是“90后”。2020年11月2日,位于湖南省衡南县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迎来晚稻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当时,90岁的袁隆平院士与测产现场进行了5G视频连线。听到这个消息,袁隆平說:“非常激动,more than excited!……”“3000斤意味着离‘禾下乘凉梦’更近了一步。”在那一刻,他激动得像个孩子。

一直到2021年初,袁隆平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在他生前,“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贯穿其中。而在袁老逝世后不到一个月,小儿子袁定阳作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接力了父亲的梦想。

2021年6月18日,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安盟分中心、中国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兴安盟试验基地落户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同一天,在当地的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袁定阳开展了“袁梦计划”二期发布会——计划“十四五”期间在兴安盟的盐碱地上种植耐盐碱水稻20万亩。“袁梦计划”原本由袁隆平在三亚发布,旨在改良盐碱地和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又为沙漠地区的人口解决口粮问题,并实现种植户收入翻番。

此外,2021年8月底,15亩“巨型稻”在重庆试种成功。这也是袁老生前亲自过问的项目。这种稻株粗壮、穗长粒多的“巨型稻”,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达2米左右,高度是常规水稻的两倍,预计亩产800公斤以上,同样能有效提高当地农民收入。

罗志强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农艺师,曾在袁隆平的科研团队内从事水稻栽培和育种工作。如今被分配到重庆分中心继续杂交水稻生产科研工作。

罗志强回忆起袁隆平生前对“巨型稻”的指导意见,认为“袁老的精神还在鼓励着我们,对我们来说,就像一盏明灯”。

猜你喜欢
袁老兴安盟测产
袁老,我们想您了!
小麦测产迎丰收
我为袁隆平做雕像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差一点点也算失败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原副市长薛培明涉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
兴安盟人民医院简介
兴安盟地区企业职工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2014年武山县全膜玉米测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