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艳秋
(中共芜湖市委党校,安徽 芜湖 241000)
自古以来,长江三角洲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长江流入东海,在入海口形成的一片冲积平原。春秋时期,吴越崛起,后来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这里成为了江南经济文化社会繁荣发展的核心区域;明清时期,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的城市群已经初具雏形,长三角的大部分城市在那时便非常繁盛。当时的江南省和浙江省,即现在的沪苏浙皖地区,人口占全国的15.9%,面积占10.2%,向中央政府缴纳粮食占52.3%,缴纳银两占32.9%。[1]近代以后,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并且率先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目前,在全国的经济版图中,长三角地区是创新能力最强、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虽然仅拥有4%的国土面积,不到10%的人口,却贡献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2]
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安徽考察调研,并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此次考察中,总书记关注的两大重点:一是防汛救灾和治河治江治湖,二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中,习总书记特别强调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安徽省作为长三角地区的腹地,还处于相对欠发达的状态。一直以来,习总书记都在深入思考和积极推动长三角发展的问题,曾在首次长三角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把安徽加进来,主要考虑是拉兄弟一把。因此,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便成为安徽省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
长期以来,安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与长三角其他地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安徽在整个国家战略中处于“不东不西”的尴尬地位。[3]早在沪苏浙一体化逐渐明朗之时,安徽便时常举目瞻望,而且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步伐从未停止。
从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初期,安徽主要作为上海的资源供应地,为其输送工业原料,而上海则向安徽输入工业制成品,并通过包括工厂转移、派遣科技人员等在内的多种形式对安徽进行援助。1990年7月,在中央作出开发开放浦东这一决定的两个月以后,安徽省委、省政府便作出了“抓住机遇、开发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的战略决策。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江浙两省经历了高速发展以后实现了全面崛起,这时安徽与江浙两地的经济差距开始逐渐拉大。1995年,为了加入长三角这条经济发展快车道,尽快摆脱发展瓶颈,安徽制定了《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安徽省开始“东进突围”。2005年,安徽明确提出了“东向战略”的重大决策,希望乘势加入到长三角的发展快车道之中。2008年初,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泛长三角”的概念,为安徽融入长三角敲开了大门,安徽开始出现在“泛长三角”的名单中。2013年4月,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三次市长联席会议召开,吸收了安徽省的芜湖、滁州和淮南三市成为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成员。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提出沿江五个城市群的发展规划与战略定位,首次明确了安徽省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安徽开始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阶段。2016年,国务院批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省全域纳入到长三角一体化的范围之中。2018年4月,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八次市长联席会议召开,吸纳了铜陵、安庆、池州、宣城四市加入长三角协调会。2020年8月,在合肥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后,安徽已经从全面参与走向了深度融合长三角一体化的时期。
从1988年的“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到2005年的“东向发展”战略,再到“泛长三角”发展和全域“入长”,安徽省一步步由旁听生,过渡到插班生,成为了正式生。
1.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对外而言,以长三角三省一市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安徽与沪苏浙三个地区有着较大的差距。2019年,上海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8155.32亿元,年增速6.0%[4];2019年,江苏省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9631.5亿元,年增速 6.1%[5];2019年,浙江省全年实现生产总值为62352亿元,年增速6.8%[6];2019年安徽省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7114亿元,年增速7.5%[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安徽省的GDP总量与沪苏浙三个地区的差距较大、实力悬殊。特别是安徽在年增速较高的发展形势下,2018年才使GDP总量首次突破三万亿的大关,反观江苏省,2019年江苏省苏锡常三市GDP总量已经达到了38488亿元。安徽作为一个省份,经济体量却还未超过江苏省一个苏锡常地区。再从2020年刚刚公布的全国百强县名单来看,江苏省全省上榜全国百强县的有25个,浙江省有18个,安徽只有3个——肥西县、长丰县和肥东县,而且排名靠后。全国百强县是一个充分反映全国范围内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性榜单,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安徽省在全国百强县榜单上无论是从上榜数量还是从榜上排名来看,与苏浙都有着明显的差距。
对内而言,从安徽省省内区域经济空间分布来看,区域差异明显。省内除了与长三角联系紧密的皖江沿江城市带和合肥都市圈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加速发展阶段,其他外围地区还仅仅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阶段。而且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普遍单一,发展不均衡情况显著。以安徽省青阳县和石台县为例,安徽省石台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为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2019年全县GDP仅27.9亿[8]。而与石台县仅有一山之隔的青阳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紧靠长江黄金水道,坐拥九华山风景区,毗邻皖南中心城市芜湖,相较石台而言,具有更多的发展优势,2019年全县GDP是135亿[9],是石台县的近5倍。类似青阳县与石台县这样毗邻县域发展差距较大的现象在安徽省内不在少数,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安徽省区域间发展差距之大。
2.创新能力存在短板
从安徽省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创新政策、创新投入、承载平台的创新带动等方面都与长三角其他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安徽省传统产业产值占比较高,安徽省的R&D经费投入强度占GDP之比为2.03%,江苏为2.79%,浙江为2.68%,除上海4.0%[10]以上外,安徽省虽然平均值与江浙的差距不大,但R&D经费绝对值与沪苏浙地区相比处于绝对劣势,而且自身内部也存在着不平衡性;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方面,上海有53.5件,江苏有30.16件,浙江有28.0件,而安徽仅有11.8件,低于全国水平的13.3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方面,安徽更是远远落后于沪苏浙地区,安徽省高企总量为6636家[11],而仅2019年一年的新增高企数量,上海为5950家[12],江苏为10689家[13],浙江为4806家[14]。而且,安徽省的研发机构和平台知名度不够高,难以同其他的地区形成协同创新效应。除此之外,安徽在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着产业创新基础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资源共享不足等问题。
3.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对比沪苏浙的科创能力与发展活力来看,安徽省要想在夹缝中寻求突破的难度较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产业分工不明确,同质化的产业竞争较多,各产业发展过程中内耗严重。而对安徽省而言,相同或相似的产业实力是根本无法同沪苏浙相媲美的。归根到底,还是在产业政策一体化方面缺乏协作分工机制,导致没有实现产业链的合理划分,致使无序竞争,伴随而来的也只是行政成本的大量消耗。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做好沪苏浙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与沪苏浙产业形成互补,是安徽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课题。利用好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宝贵机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对安徽省而言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营商环境缺乏协同
虽然,安徽省目前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已经陆续出台了各种产业政策,而且在产业基金、产业引导、产业扶持等方面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具体举措。但是,就政策的整合性来看,缺乏与沪苏浙等地区形成有效的产业衔接,尚未建立政策互惠互利机制,因此导致“碎片化”“区域化”特征明显,特别是在共建共享和产业错位发展等方面,仍未树立起有效整合资源的意识,片面的侧重传统工业项目,对“四新经济”产业政策的重视不足、吸引不强。而且,省内各地市之间的协同效应也有待提高,省内的“一网一门一次”的改革仍未全部完成,与上海的“店小二”模式、沪苏浙的“一网通办”机制等相比较,安徽还未形成互联互通的营商服务环境。
1.区位优势明显
安徽省地处我国东南部,承东启西,历史上被称之为“吴头楚尾”之地。东邻苏浙,南接江西,西靠鄂豫,北接齐鲁,既是“华东六省一市”之一,又是中部六省之一,素有“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称。
安徽地形地貌多样,自然与文化遗产较多,沿江平原河湖交错。全省有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世界级自然文化遗产区、3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等众多自然生态资源;地跨长江、淮河和新安江三大水系,其中长江流域的战略意义格外重大,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安徽自古商业发达,是重要的货物贸易中转站。得益于长江与淮河两条黄金水道的优势,皖北和皖南差异较大,为安徽区位的兼容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并且,皖北和江淮大地有辽阔的平原,使安徽自古就是“国之粮仓”,农业发达,农作物品种丰富、品质优良,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安徽在国家整体交通网中的区位发展优势地位不断凸显。随着2020年商合杭的顺利通车、芜宣机场工程的迅速推进,安徽省在已有的以合肥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的基础上,强化了蚌埠作为全国铁路运输网络中重要枢纽地位,打造皖南片区交通运输新枢纽芜湖市,在《安徽省现代铁路交通体系建设规划(2017-2021)》中提出,预计到2021年,我省的高铁运行里程将达到2800公里。[15]安徽民航机场中有6个机场已经投入使用,多座机场在建或正在规划中。届时,安徽省合肥、芜湖、蚌埠三个自贸区城市将形成北—中—南、淮河—长江—新安江交相呼应的全新布局。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日益紧密,合肥市成为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省域内部间的交通网络也逐步完善。
从地理位置与交通格局可以看出,当前安徽不仅是长三角地区与中部地区连接的桥梁,也是长三角战略中的广阔腹地。安徽省也将在不断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不断巩固自己作为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利用好自身的区位优势,不断发展、巩固、壮大自身,为突破安徽省发展瓶颈谋求破局。
2.文化联系密切
自古以来,长三角的文化都是密切相连、水乳交融的。从语言体系方面来说,安徽的皖中和沿江地区与江苏的中南部地区都属于“吴语”体系;从经商文化方面来说,特别是皖南的徽文化对浙商的影响较大。当时的徽商主要以从事茶与盐业商贸为主,奉行着亦儒亦贾的从商原则,浙商文化当中的处事原则至今仍然保留着徽商的影子;从文化文学方面来说,安徽文化中的桐城派对长三角其他区域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当时的“江南才子”影响颇大;从行政区划方面来说,安徽与江苏曾经均属于江南省,政务文化上可谓是同根同源。
3.政策扶持良好
目前,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安徽已成为中部崛起、“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部署叠加覆盖的省份,安徽“左右逢源”的独特优势更加突出。依靠国家的多方政策扶持,安徽正在迎来发展机遇良好的时期。作为中部地区的一员,安徽依托中部崛起战略,可以在发展中与中部的其他五省相互依靠;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一员,安徽依托广阔江淮大地为长三角地区的发展纵深,可以借助东部沿海的改革开放与先行先试的契机,助推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员,可以通过皖江城市带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机遇,进一步承接东部地区的转移产业,助力工业的发展。借政策扶持的东风,迸发出安徽的后发优势。
4.人力资源丰富
安徽是劳动力大省,每年均会向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输出大规模劳动力,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升也为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安徽的高校资源丰富,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截至到2020年6月,安徽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20所,良好的教育使得人才培养更加规模化、系统化、专业化,为长三角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特别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众多,不仅有注重于基础研究方向的,也有偏向实用型技术的,还有服务于国家的大科学工程与导向战略性领域的。人才是第一资源,安徽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可以通过人才要素的流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如何利用好省内高校云集的人才优势,成为安徽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能否打好人力资源这张牌的关键。安徽在下一步的发展中,不仅仅应该把目光放在如何培养人才上,而更应该着眼于如何留住人才,进而变成如何吸引人才。林尚安早在上世纪末就断言,21世纪的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然放眼于正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安徽而言,如何利用好人才优势和沪苏浙形成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才是真正契合安徽需求的人才策略。
1.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既可以解放生产力,又可以提升地区发展的软实力、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在于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问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切实解决企业的突出问题,提振企业信心,释放发展活力。2020年9月30日,安徽省印发了《安徽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要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安徽省行政许可事项进一步减少,压缩至192项,成为全国行政许可事项最少的省份。《方案》出台以后,安徽省提出了包括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进一步简化企业生产经营审批和条件、优化外贸外资企业经营环境、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提升涉企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等六个方面,其中包含20项工作内容和57条改革措施,不仅将新冠疫情对省内企业的影响降到了最小,更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在2020年第三季度使省内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2.紧扣高质量与一体化
在一体化发展中,安徽应该以更加主动地姿态全面融入,与沪苏浙寻求实现全方位、高层次的对接与合作,搭建起更多地合作交流平台,促进高质量协同发展。2020年1月1日起,安徽省撤销了26个省界收费站,其中与包含与江苏的10个和与浙江的4个,占到全部撤销的省界收费站的一半以上,简化过境手续,为交通通行提供了便利;安徽省进一步加强与沪苏浙联动,在共建长三角区域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的基础上,推动更多涉企事项“跨省通办”、长三角“一网通办”。2020年9月12日在安徽省举办的数字政府论坛发布了《长三角地区电子证照互认应用合作共识》和“皖事通办一源五端”,通过进一步丰富服务渠道、拓展服务内容、强化平台功能,为企业提供了更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办事平台。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指出的高质量与一体化两个关键词为发展方向,促进各城市之间的资源整合,进一步推动各地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共建共享。
3.打造人才高地
相对长三角其他地区来说,安徽省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因此更要打好人才这张牌,既要做到善引才,还要做到能育才。在其他地区人才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利用好溢出效应,在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方面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特别是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既要能“筑巢引凤”,又要能“引凤筑巢”,创新特色育才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之路,不断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除了出台住房、资金和服务等优惠政策以解决人才当下的基本需求以外,更要从长远看,搭建好适合人才发展上升的渠道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们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使每一个来皖发展的人才和团队都能够有 “现在有甜头,以后有盼头”的归属感,真正做到引得来人也留得住人,为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保障。
4.促进产业升级
安徽省要利用好自身优势,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与沪苏浙进一步形成产业互补,做好沪苏浙产业承接的工作。首先,要明确自身实际发展需求,避免产业趋同化,不搞盲目性扩大,对于落后产业、夕阳工业和淘汰产能进行精准研判、杜绝引入。同时,改造提升以“铜墙铁壁”为重点的优势产业,培育壮大“芯屏器合”为标识的战新产业,加快发展“融会观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大智移云”为牵引的数字经济。其次,在把产业“引进来”的基础上,还要能“养得大”,安徽省各地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好皖南以芜湖为中心的“数字高地”,皖中以合肥为中心的“人才高地”和皖北以蚌埠为中心的“劳动力密集地”的优势,精准发力、因地制宜的引进适合的产业,补齐省内的发展短板,充分激发安徽省的后发优势,参与专业化、精细化地分工与协作。最后,以旅游业为重点,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针对省内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红色资源,打造出一批特色旅游精品项目。利用好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良好契机,抓住安徽省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产业的整体升级转型,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上一层楼。
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对安徽而言便是机遇与挑战同在。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之行特意为安徽带来了 “大礼包”,是加快建设美好安徽,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又一重大机遇期。安徽应结合自身的发展形势,把握好后发优势,扬皖所长,聚力融合,根据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总体定位,致力于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型产业聚集地、绿色发展样板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和改革开放新高地,向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的目标要求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