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历程中的价值意蕴

2021-01-07 20:43航,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

任 航,李 艳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精神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1]151。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伟大征程中,历经困苦坎坷、斗罢艰难险阻,在亲身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极具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精神坐标,汇聚成了在表现形式上带有中国特色、民族风彩、时代印记;在根本属性上具有延展性、稳定性、历史性;在内部构成上呈现一脉相承、共通共融、系统有序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红色“这种特定的颜色及其象征意味,恰好与我们党和人民的共同理想、品格情操、精神气质形成了异常完美的‘同构’关系”[2]。红色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所形成精神的凝练表述。从地位性质来看,红色精神存在中介性,在象征意义上成为中国共产党所有独立、特殊、个别、具体精神的共相抽象概括,并作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始至今所积淀形成的庞大精神谱系的具象核心表达;从意义价值来看,红色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鲜明表征,在历史演变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正是由于党对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支撑并引领着党带领人民翻过一座座大山,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将在未来继续激励着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一、红色精神谱系的内在规定

从学理上看,精神是文化的现实表现,故从文化内部来看,精神谱系其实就是其精神体系的基本架构,是每个具体精神之间的一种关系构成,意即一种精神体系的内在结构及其展开的内在必然性。对红色精神的基本谱系进行研究,质言之,就是分析与探究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结构特点,继而以追溯精神谱系的方式抽离得出红色精神的实质与内涵,剖析红色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价值意蕴。

(一)从“建党精神”到“抗疫精神”:不断传承的精神谱系

红色精神是由一个个鲜明“坐标”连缀而成,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始赓续至今,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精神谱系。从“建党精神”到“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不单单只有这些,还有众多独具魅力的精神坐标,他们历时态地贯穿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历程中而熠熠生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质是现象的定性,规定现象之特殊个性,因此使各现象能互相区别”[3]181,这些精神坐标每一个都因其自身产生所独有的形成基础、历史条件、时空背景,有明确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而自成一体。呈现在表象上即他们各自以一种独有的现象形态独立存在,使得每一个精神坐标印记了党百年历史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和关键阶段;与此同时更要看到内在里他们所具有的一脉相承的共同的精神内核,承接着每一时期历史的演进和发展。

纵观党的百年实践历程中的每一个精神坐标,细琢其背后的内涵本质可以发现他们所具有的一致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特征。于三座大山压迫下开天辟地成立中国共产党,为带领人民翻身解放;于国际国内双重压力下解放思想实施改革开放,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从“建党精神”,到“改革开放精神”,传承的是共产党人一心为民、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从遭遇1998年特大洪水时的浴血奋战、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的众志成城、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时的万众一心,从“抗洪精神”到“抗震救灾精神”再到“抗疫精神”,传承的是共产党人以及全国人民同舟共济、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的精神。尤其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4]105。这一红色精神给了人们抗争胜利的信心与希望。综上而言,尽管每一个精神坐标都有其专属的内涵表述,呈现不同的表现样态,但同一种类的精神在历史长河中是一脉相承性的,其中涵养了爱国主义精神、奋斗精神、担当精神、奉献精神、斗争精神等精神内核,给党的未来发展提供精神力量,使党的每一个脚步都能更有底气、更加坚定。

(二)“来自人民”与“为了人民”:一以贯之的精神气质

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5]367。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前进道路上的各种严峻考验,战胜各种困难,就是因为将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紧紧依靠人民,并在依靠人民的过程中形成了“来自人民”的众多具体精神表现。一是由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形成的精神表现。这种精神的形成来自于全体人民群众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全国拧成一股绳,下一盘棋;或者是齐心协力、同仇敌忾,如抗日精神;或者是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如抗疫精神。二是从人民中涌现出的先进榜样个人所形成的精神表现。形成这种精神的个人往往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无比优先的地位,以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为己任,无私奉献、默默付出,张思德、雷锋、王进喜、孔繁森等都是人民中先进个人的杰出代表。由此可见,无论是同一时期横向并列的精神,亦或是不同历史时期纵向传承下来的精神,“为了人民”始终是贯穿于整个精神谱系中的价值目标,“来自人民”则是融汇于整个精神谱系中的价值力量,二者有机统一为红色精神基本谱系一以贯之的精神气质。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6]17中国共产党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无产阶级的属性要求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核心,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民立场是其根本立场,为人民谋幸福是其根本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个具体精神都深层次地蕴含着“为了人民”的精神品质。一方面,具体精神是党在为人民谋幸福、谋利益的过程中形成的;另一方面,已形成的每一种精神都激励党更有激情、更有信心地继续为人民服务。不同的是有的精神明确提出“为了人民”的品质特性,例如“延安精神”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井冈山精神”涵括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苏区精神”内含一心为民的品质要求,还有以“焦裕禄精神”为代表的人民公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所形成的榜样模范精神,是为了人民最直接的体现。另外,大部分具体精神虽没有在语义上以“为了人民”进行总结归纳,但究其根源本质依旧可以感受到人民主体性的精神实质。例如,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苏区精神等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争取革命胜利时所形成的具体精神,为的就是使人民翻身得解放,在世界舞台上站起来并屹立不倒。

(三)红色精神之百年发展:历久弥坚的精神基因

自中国共产党在嘉兴红船上成立之日起,红色就成为党的标志。党领导的政权称为“红色政权”,党领导的区域称为“红色区域”,党组建的军队称为“工农红军”,党的革命道路称为“红色革命道路”,党旗、军旗、国旗都是以红色作为基调。由此可见,“红色”对于党来说,不单纯是一种颜色的表示,“是具有鲜明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特征的颜色,它表明了无产阶级和中国革命的阶级属性,表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7]43。通过对红色精神的基本谱系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红色精神的内涵实质。从内容构成来看,红色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始所形成的所有具体精神形态的抽象代表与鲜活凝练,涵括每一种精神样态的内容意义;从表现形式来看,“红色”作为我们党精神品质、顽强意志和未来目标的象征化表达,红色精神是对有具体名称的精神及其深层内涵的一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表述方式;从基本属性来看,红色精神作为一种独立且丰富的精神形式,具有与各种具体精神形态相一致的传承性、延续性和稳定性;从内在发生来看,红色精神产生于“为了人民”与“来自人民”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依靠之中,无论具体还是抽象,人民都是其能够发生并且持续发展的立足点。综上所述,红色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根本出发点,在“为了人民”的目标导向与“来自人民”的实践源泉中所形成的一种合理化表达方式、抽象化精神概括,是支撑并推动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不断前进的历久弥坚的精神基因。

“基因是人类遗传的基本单元,基因通过自我复制能把原有的遗传信息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保证遗传信息的世代相传,同时基因在自我复制中受内外条件变化会相应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会反映到遗传密码或生物性状中。”[8]75红色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世代相传、历久弥新的精神基因具有与原初意义上的基因概念相类似的性质,使其能够在党的成长发展壮大中释放能量。一是红色精神作为精神基因的遗传性特质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党在奋斗中形成的极具学习价值、传承价值和发展价值的精神品质(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在历史的打磨和岁月的流逝中并没有渐行渐远或是消失,而是在一代代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努力与坚守中历久弥坚,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富强不可或缺、无比重要的精神动力。二是红色精神作为精神基因的变化性特质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支持。许多具体精神的内涵具有对象化、时代化和个性化表现,而红色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基因在传承过程中能够因客观条件需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在历久弥新中守护党的发展。三是红色精神作为精神基因的指导性特质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未来发展的精神引擎。精神是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红色精神含有特定正向、积极的意识形态内涵,能够引导党朝着更优、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红色精神内源动力的价值呈现

内源动力,是指推动某一事物生成、生长、发展、成熟的内在精神力量。红色精神在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能够持久存续、丰富完善并为人民所自觉、自为地学习、传承,与其自身内在的动力有紧密关联。从学理上分析红色精神内源动力的价值呈现,为深入理解和挖掘红色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价值意蕴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支持。

(一)共产主义信仰为红色精神奠定理想之基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9]80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使共产党人不顾生命安危一次次冲锋在前,用牺牲换取革命胜利、拼全力为国奉献分忧、不退缩顽强应对灾难险情、往前冲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价值,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9]73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之魂下形成的红色精神有着理想信念的牢固根基,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更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明确表示“共产党绝不抛弃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10]626,且“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心目中就悬着为现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和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明确的目标”[11]1059。共产党人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坚定理想信念,补充精神之钙。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多次“强调共产主义的前途、远景,要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人民”[12]136,共产主义理想中所涵括的精神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红色精神发展传承。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再次强调“共产主义是伟大的,但要经过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达到。社会主义是可爱的,为社会主义奋斗是值得的”[13]710。为共产主义奋斗就需要红色精神,需要则促进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明确指出“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4]7,也就没有红色精神,再次表明党和人民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红色精神得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理想之基。

(二)优秀传统文化为红色精神提供肥沃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15]15-16。红色精神深深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它的赓续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品质成为红色精神形成的深厚积淀,红色精神的内核与外显同它所包括的每一种具体精神所含有的能量都能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到身影。

中国古代传说、神话故事,如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体现了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诗经》的“夙夜在公”(《召南·采蘩》)、《尚书》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周官》)、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的“舍身取义”(《孟子·告子上》)、贾谊的“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新书·阶级》)、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体现了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担当精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系辞上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等体现了求同存异、团结合作精神。

(三)理论结合实践为红色精神奠定认识论基础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16]296-297。红色精神属于认识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它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实实在在的奋斗过程,是从每个人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真切实际中凝练升华而来,有的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身边的鲜活人物,有的来源于在某地工作的深厚积累,有的来源于现实存在发展的迫切需要。总而言之,正是因为共产党人全心全意地实干与付出,才有形成红色精神的基础,也正是因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始终如一,才使得红色精神愈加光彩夺目。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实践活动与理论认识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立体性特征,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并在生活中传承与发展。也正是唯物史观“改造世界”的实践哲学为红色精神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一方面,指明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更新的,在向着某一目标前进时或在应对某一重大事件时,随着实践进展的成熟与发酵将会形成新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16]109。红色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种价值观表现,想要真正被人们感知与传承,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融,在实践演练中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对它的了解和认识,推动红色精神的深入生长。

三、红色精神价值意蕴的时代表达

毛泽东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17]162。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同样也是由这里头出来的。红色精神作为一种积极的意识形态,生发于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征程的历次实践,并对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建设性价值。从建党伊始,党的红色精神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直到今天仍是党自身发展和完善的精神家园,是党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是党与人民精诚合作的精神纽带,是党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撑,具有极强的价值意蕴。

(一)红色精神是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强大精神支撑

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8]5。一个党想要带领人民跨越层层阻碍,翻过座座高山,巩固其统治,给人民以幸福生活,需要有物质硬实力,更要有精神软实力。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受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种种耻辱,尽管众多有识之士拼命尝试力挽狂澜,经济上“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器物,政治上“维新变法”改革制度,他们怀揣着美好的希望但终究以失败告终,最后是“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打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民觉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在精神上振奋了进步人士和劳苦大众。积极支持新文化运动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有识之士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和“使每一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未来价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齐心组织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由此开始了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苦奋斗。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那一天开始,红色精神就已经开始孕育,围绕着“求民族独立”“谋人民解放”“促国家富强”和“使人民幸福”的根本任务,结合实践与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成长。红色精神使中国共产党人迎难而上、挺身而出、敢于亮剑、不断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探寻正确发展道路时与陈独秀右倾、李立三“左”倾、王明“左”倾等各种错误路线进行斗争;为民族独立解放与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统治坚决斗争;为保持党内纯洁与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等错误思想作风进行斗争。改革开放时期,与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陈旧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作斗争;与西方敌对势力和其在我国的内应力量作斗争;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与党内懈怠消极的错误思想作斗争。新时代背景下,一方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要努力斗争;另一方面,为维护国家政权与国家利益,要坚决斗争。

红色精神使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忠诚负责、临难不避、勇于担当。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重任。革命时期,对于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使命,中国共产党人以生命来担当;建设时期,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担当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命,立志使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在各行各业都能看到担当者的身影;另一方面,面对美国侵朝战争对我国的威胁,在经济与军事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以顽强的意志担当起抗美援朝的历史使命,并取得胜利。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担当起带领人民富起来的重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确立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大政策。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升综合国力,创造中国模式,持续繁荣发展。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担当起带领人民强起来的重任。对内要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这个重大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5]5,对外要担当起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责任。“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19]

红色精神使中国共产党人积极上进、艰苦顽强、永不懈怠、无限奋斗。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遇到了种种艰难险阻,革命时期我国军事、经济各个方面与帝国主义、国民党的差距悬殊,受尽欺辱;建国初期百业待兴、经济落后,遭人白眼;改革开放后资产阶级思想不断侵蚀,各种不良作风层出不穷,存在经济、政治、思想多重问题;进入新时代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与前所未有的风险矛盾挑战。但是从民族解放到民族独立,从抗日救国到祖国统一,从三大改造到改革开放,从共同富裕到全民脱贫,从发展生产力到寻求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带领一代又一代人顽强拼搏,一步一个脚印地为着每一个小目标而积极奋斗,终将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奋斗目标。

红色精神使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开拓、敢为人先、锐意改革、不断创新。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精神融合在对救亡图存道路的寻求之中。创立工会、农会;提出“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创立党支部,设立党代表;创建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实现“三三制”民主制度;创办干部青年学校,整顿党风党纪以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而不断发展创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宣传鼓动方法、干部培训方法、文艺作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精神蕴含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之中。实行“三大改造”,转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开放,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技领域有“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核能利用、杂交水稻等多项创新成果。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国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崭新事业,创新精神更加凸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党在政治领域创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经济领域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精准脱贫;科学技术领域,中国在全球的创新指数排名不断提高,2019年已经上升至第14名。蛟龙、天眼、悟空、墨子、慧眼、天宫、神舟、天舟、嫦娥、长征、5G等科技成果举世瞩目。

(二)红色精神是党带领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重要驱动力

某一个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永恒的定格,它们熔铸于红色精神之中,与红色精神共生共存,“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20]38。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有了与时俱进、永不过时的红色精神,使得党在发展的历程中能够克服困难挑战、稳步实现目标;又使得党在红色精神的指引下牢记初心使命,不断继续前行。红色精神属于思想、观念、意识形态范畴,依靠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人物等具象体现,其精神内涵与涵摄的具体精神实质当然可以直接学习与传承,但若想持续成为推动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灌输式接受与背诵式继承都无法达到最优效果,而在真实的身体感受和精神洗礼、触动的历史经验与情感故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理论知识的映照下,红色精神必定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持久续航的不竭动源。

一是把红色资源利用好,在真实体验中感受红色精神。“所谓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能够满足人类需要并可以为人类开发利用,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经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财富的各种要素的总和。”[21]32红色资源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形成、发展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保留下来或精心创设的具有纪念价值和教育意义,能够为党的发展和人民进步所运用的物质与精神资源。有学者将红色资源分为三类,其一,物质层面包括历史遗存(革命老区、革命根据地,著名战争、革命事件及活动遗址,名人故居)、纪念场所(陵园、纪念馆等)、物质文化产品;其二,制度层面的内容包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法律制度等;其三,精神层面包括各个时期所形成的精神[7]47-49。红色精神在内容构成上属于红色资源的精神层面,但在现实逻辑上,红色精神需要经由红色物质资源为人所真实体验、感受、了解与铭记。中国有句老话叫“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如果只是将红色精神的来源内容讲给人们听,可信度与牢记度相对较低,但让人们真实处在革命老区、名人故居或烈士陵园,昨日的历史浮现眼前,其中所衍生出的精神品质会更深入人心,继而外化于行。

二是把红色传统发扬好,在情理相容间牢记红色精神。传统,是世代相传、历史延续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行为方式等,传统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包括积极的传统与保守落后的传统。红色传统就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历程中经验积累、规律总结得出的有益于党风、民风、家风、个人发展的思想道德品质、风俗文化习惯、实际行为方式。红色传统与红色精神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首先,二者共荣共生,红色传统发扬得好得益于红色精神传承得好,反之亦然;第二,红色传统通常具有理论与情感的双重色彩,明理性与感染性相结合更有助于人们对红色精神领悟与记忆;第三,二者具有重合叠加性,部分红色传统中蕴含着红色精神的基本内涵,对红色传统的发扬一定程度上就是对红色精神的继承。

三是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不忘初心中赓续红色精神。“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历经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磨炼筛选,不断孕育积淀升华的决定中国共产党人本质特征的特有品质。”[22]红色基因不同于红色资源与红色传统拥有具象表现,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血脉中的“内核”和“因子”,它包含了中国共产党所独有的一切,性质宗旨、革命经验、精神品质、工作方法、思想观念、纪律制度等等,红色精神作为红色基因的关键所在,追溯红色基因就是追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传承好红色基因才能在不忘初心中发扬红色精神。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