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黑泉镇中心小学 张翔国
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和探讨,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一个永恒的研究主题。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了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必要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做到全面地了解儿童的心理规律。而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学科,为教师全面掌握儿童心理规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儿童心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很多值得参考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呢?从近年来的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和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笔者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想:
心理学中认为:注意是人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状态。没有注意,人们就不能学习知识,就不可能有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和变化,人们的心理就无法发展,也就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外界的一切事物,都需要注意这种心理行为才能被人感知。儿童心理学家通过研究,把儿童的注意分为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并进行了引起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研究,发现了它们的引起原因及规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儿童的注意规律,提高课堂效率。
无意注意是一种无须准备、自然发生的注意,这种注意的优点是可以全面清楚地反映客观事物,脑力消耗少,学生无压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设施设备,把课堂中的重点知识通过声音、颜色、活动等直观教学方法和活动教学法进行强化刺激,引起学生无意注意,让学生愉快轻松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当然,除了利用有效手段,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外,教师还需要尽量减少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刺激,比如上课时,在进行直观教学时,要弱化背景材料,在课堂教学时,室内的环境布置要浅淡自然,教师穿着打扮不要新奇,课前能与学生进行一个交流,让学生熟悉教师的形象,课堂中的活动环节不要过于激烈,同时要注意排除外界的突然干扰。
有意注意是有一定目的,并且需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有些知识的掌握需要下一定的功夫,不能只凭轻松愉快的无意注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遵循有意注意的规律去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引起学生有意注意需要学生明确学习任务,需要教师进行组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指导学生保持注意力。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也需要教师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在课堂中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做到:讲话声音要洪亮、要出示并组织学习课堂教学目标、要对教学过程进行陈述、教学活动要与学生生活经验相适应、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多次组织教学、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成果。
教学中只注重轻松愉快的无意注意,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毅力的发展,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只注重有意注意,则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疲劳,导致注意力涣散,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两种注意的相互转换。在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利用3分钟以内的时间,或回顾上节课内容并进行陈述,或引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通过有意注意,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然后在新内容学习时,先进行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通过无意注意,让学生轻松地感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通过这两种注意的转换,让学生在紧张而又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感知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始,是人类知识经验的源泉,是人类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人类的记忆、思维、想象等复杂的认知活动,都必须借助于感知提供的原材料。儿童教育心理学对儿童的感知心理基本规律进行了研究归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利用儿童的感知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多学习内容获得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教师常常会采用直观教学的手段,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直观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降低知识的抽象水平,使小学生对学习内容更易于理解,从而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也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把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直观化,让学生易于理解。比如在教学《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浪费行为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这一内容,笔者先让朗读水平高的同学朗读课本中的阅读角《一瓶水背后的辛劳》,让学生通过语言直观,了解到矿泉水的生产过程,感受到一瓶矿泉水生产的不易,认识到随便浪费矿泉水行为的不合适,再通过小视频播放其他一些食物的生产销售过程,通过多种直观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到浪费食物不但是浪费资源和钱物,还浪费了劳动者的汗水和心血,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观察是感知的高级形式,在人的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是获取知识的门户。观察力就是分辨事物细节的能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要明确观察的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尽量把观察的任务提具体提明确,最好是根据内容,编排观察记录表,让学生填写。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比如进行观察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观察有兴趣,学生的观察才能更主动,效果才能更好,同时也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儿童记忆规律中,遗忘规律不能忽视,它是每个孩子都不能避免的,而防止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复习。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原则。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记忆规律,指导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复习:要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及时复习,趁热打铁,防止学习后的快速遗忘;对于较长的内容,要指导学生使用阅读与尝试重现交替的方法复习,提高保持的效果;根据内容的多少,可以灵活使用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还要注意复习要适度,对于小学生来说,重复次数要适量,否则会适得其反。
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的思维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理性思维,但感性思维仍占有很大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但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一方面,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自觉做道德与法治的实践和学习者,让学生在日濡目染中学习和践行道德与法治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有一颗尚智、求真的心,要独立思考教学内容,不能单单满足于知识的灌输和告知,要巧妙利用儿童思维规律,把教学引向理性的深处,真正启蒙学生的理性思维。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或绘本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再通过谈话等手段,把内容进行理性化,归纳出概念或教学要点。这样,通过利用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善于学习和研究儿童教育心理学,全面掌握儿童心理规律。在教学实践中要巧用儿童注意规律、感知规律、记忆规律、思维规律以及心理学规律,可以帮助教师在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一个道德与法治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定能得以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