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

2021-01-07 14:38:01朱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6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人工

朱萍

(盘州市人民医院,贵州 盘州)

0 引言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将人工假体(包括股骨、髋臼部分)通过骨水泥、螺丝钉固定在正常骨质上,替代病变关节的一种技术,实施该手术的目的是让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以恢复[1]。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经比较成熟,在很多类型患者中均有使用,如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等。该手术最适宜的人群为60-75岁的老年患者,而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手术适应证的年龄范围也有所扩大,从而使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范围更广[2]。由于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加之手术创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患者在术后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这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会增加患者术后痛苦,影响患者康复效果,还可能因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3]。因此需要十分重视对此类患者的预防性护理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采取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研究对象为在本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4例患者。统计入选患者的性别情况,其中30例为男性,24例为女性;对患者年龄情况实施统计,其中最大的患者75岁,最小的患者58岁,平均(66.73±4.21)岁;对患者手术原因实施统计,包括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1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4例退行性关节炎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例患者在术后7d内有下肢疼痛感、肿胀、浅静脉扩张、腓肠肌压痛等症状。对这2名患者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2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在入选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主要采取了如下护理措施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2.1 术前护理

术前的预防性护理措施主要如下:(1)心理护理:手术开始前,患者存在较多的疑虑、担忧,因此容易出现一些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患者心理状况的评估,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安抚,让患者的负性情绪得以缓解,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手术[4]。(2)入院宣教: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向患者和家属告知术后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对该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症状、危害、注意事项等详细进行讲解。告知患者应当戒烟戒酒,防止尼古丁、酒精等对血管产生不良刺激而出现静脉收缩情况[5]。另外,让患者多吃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并经常对下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加速肠蠕动,促进排便,防止因用力排便而增加腹压,对下肢静脉回流产生不良影响。术前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了解,对患者的血常规、血压、血脂、血糖、凝血指标等进行检查。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情况的患者,指导患者合理控制饮食和用药。同时教会患者床上大小便、锻炼下肢、深呼吸、有效咳嗽等方法,促进患者术后康复[6]。

1.2.2 术后护理

(1)术后观察及体位护理:手术结束,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引流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同时注意观察患者下肢皮肤是否有发红迹象,皮温正常与否,是否有下肢肿胀、疼痛等表现。患者卧床期间,患者下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并适当抬高,幅度为20°-30°,髋膝关节屈曲15°,以此促进下肢静脉回流。膝下不要垫枕头等支撑物,以防止对小腿深静脉回流造成压迫。(2)麻醉失效后,开始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功能锻炼,活动范围、强度逐渐增加。定时为患者翻身,2-4h翻身1次。术后当天可以协助患者进行足趾被动活动,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和足踝环转运动等,也可以从跟腱向小腿、大腿进行肌肉挤压运动,一方面可以防止肌肉萎缩,一方面可以促进静脉回流[7]。术后24h让患者在膝关节尽量伸直的状态下进行股四头肌主动收缩练习。

1.2.3 预防用药

术前,护理人员可以遵医嘱给患者预防性使用阿司匹林、潘生丁、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用药方法为口服。如果患者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如存在肥胖、静脉血栓、下肢静脉曲张等情况的患者),则需要为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剂量为5000U,1次/d。另外,注意做好患者下肢血管内膜的保护,避免在下肢实施静脉穿刺等操作,避免创伤因素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8]。对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也应当密切监测,以防止患者突然出血情况的发生。若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情况,需要及时给患者使用溶栓抗凝药物进行相应的治疗。

1.2.4 物理性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帮患者进行下肢局部的按摩,并对患者家属进行按摩方法的指导,以此对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起到促进作用,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概率降低。

2 结果

本次入选的54例患者中,共有2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占总人数的3.70%。对这2例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没有患者发生肺栓塞、死亡等不良情况。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机制主要为血管壁损伤、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9]。对于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来说,由于手术创伤以及长期卧床等因素的影响,会使患者存在肌张力降低、血液流速减慢、机体应激状态等,从而导致患者具有较高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10]。要想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轻患者术后痛苦,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需要做好术前术后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本研究中,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取了术前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后加强病情观察、体位护理、药物预防、物理理疗、康复锻炼等多种护理措施。这使得患者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显著减少,说明预防性护理措施在此类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人工
髋关节活动范围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军事文摘(2022年8期)2022-11-03 14:22:01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哈哈画报(2021年11期)2021-02-28 07:28:45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冰雪运动(2020年4期)2021-01-14 00:56:02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