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1-01-07 14:28郭文瑶闵宇霖辛志玲
化工时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化工育人思政

郭文瑶 闵宇霖 辛志玲 朱 晟

(上海电力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 201303)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根本需要。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第一次对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使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热点。课程思政是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切入点,是落实所有课堂都是育人主渠道的关键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使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形成协同效应,从而构建育人大格局[1]。

专业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要在尊重课程自身规律和特点的前提下,在实现课程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挖掘课程思政要素与内涵,凸显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以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育人目标[2]。因此,为了能够发挥专业类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中不断挖掘和探索专业理论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积极推动专业类课程思政建设,在实践中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化工设计”课程特点,针对该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内涵构建以及课程思政元素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化工设计”课程基本情况介绍

“化工设计”课程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领域的交叉性、综合性课程,强调工程观点与设计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的结合。学习化工设计课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分离过程等核心课程的专业基础知识,在实践中学习、掌握并运用现代化工设计的思想、方法和工具,通过讨论分析化工厂实际设计、学习生产过程中工艺的选择、设备的选型、装备的计算、图纸的绘制等,是一门从理论过渡到工程实际的设计性课程。

在化工专业教育中,“化工设计”课程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又是引导学生树立工程观念和工程实践的启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教育阵地。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重点阐述知识背后的逻辑、精神、价值、思想和哲学,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求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传导给学生。

2 “化工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构建

教育部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明确了工科类专业课程建设的内容重点和目标要求,指出:“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3]“化工设计”课程是为培养化工设计、化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化工专业人才的一门专业课,课程内容理论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过程中实现由学生向工程师的转变打下基础。因此,该课程结合课程特点以及工科类专业课程建设的内容重点和目标要求进行课程思政的内涵构建[4]。

首先,重新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化工设计”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化工设计(理论、规定、程序和方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从工程实施的角度出发并考虑流程的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等,来进行化工流程的工艺设计乃至扩大到整个化工厂设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谨负责、协调创新的工作作风和基本设计技能,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成长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工人才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构建专业课的隐性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思政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以达到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效果。

其次,以“时效性、先进性、衔接性”为原则,重点从工程伦理意识、大国工匠精神、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元素设计和案例选取。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在课程案例的选取上应与时俱进,在经典案例的基础上更应补充在本领域具有引领特色、突显行业发展的新案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思政案例应与课程内容紧密关联,从而使案例内容与课程内容相互呼应衔接,做到案例插入不死板、不生硬,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3 “化工设计”课程思政元素设计

“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手段是在课程知识的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挖掘和提炼“思政”元素,同时提升专业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发价值领域的思考[5]。“化工设计”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3.1 强化工程伦理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对工程师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工程技术效率上,还要对工程的生态环境、公众健康、安全和人文等社会影响有足够的认识,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尤其是对专业工作进行道德价值判断的能力。2021年,中国化工学会正式发布了《中国化工学会工程伦理守则》,倡导广大化工行业从业者承担社会责任,维护职业声誉,提升专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情操和工程伦理素养,发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用专业知识和技能造福人民、造福社会[6]。因此,工程伦理教育已经成为当今工程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工程师培养是否全面,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素养也已成为工程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近年来,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如何保证安全和提高环保质量的问题正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以化工为代表的过程工业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化工设计”课程重点加强学生的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案例学习,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和绿色化工技术,达到“低能耗、低排放、高循环、高产出”的目的。比如在讲述“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的选择”章节时,通过讨论如何选择生产原料、如何做好废弃物的利用、如何尽量避免有毒有害原料的使用等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安全、环保的责任担当意识,了解作为化工工程师自己肩上的责任究竟是什么。此外,通过学习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化工技术的成功范例——石科院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技术案例,使学生意识到绿色化工是解决环境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2 培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即创新和敬业,是我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必要支撑。工匠精神的内涵在于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孜孜不倦、严谨求实,这正是从事化工相关专业的未来工程师尤其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

“化工设计”课程通过在课堂上讲“工匠故事”,在实践中练“工匠精神”,塑造学生求正创新、追求卓越的品格。比如,在讲解压缩机设备选型时,融入“中国百万吨乙烯压缩机设计第一人”姜妍的先进事迹,为了形成了一套完美的百万吨乙烯压缩机设计方案,仅设计图纸就更新300多份,经过反复验证计算,终于设计出我国第一台百万吨乙烯压缩机,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彻底结束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在课程的实践环节,以典型的塔设备设计为例,严格要求学生对每一项参数进行优化,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操作的前提下,达到能耗和设备费用最低的目的,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和习惯。

3.3 激发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

在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史中,涌现了大量科技报国的时代楷模。在建国初期,有少年立志报国的“化工泰斗”侯德榜打破国外垄断,放弃价值万亿的专利,实现中国人的制碱理想;“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为了实现创业救国梦,夜以继日研发新工艺,致力兴办实业,历经艰难险阻而百折不回,以其辉煌的业绩奠定了中国民族化学工业的历史重要地位。在当代,有科技报国70年的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在长达70年的职业生涯中,带领团队创造了石油炼制、煤化工领域的多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已92岁高龄仍奋战在科研前线。学生从这些案例中可以深深感受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息息相关。

3.4 树立行业规范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

作为未来的化学工程师,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在化工设计中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行业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在讲述化工设计制图相关章节时,强调图纸就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图纸上的每一条线、每一个符号都不能出错,否则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学生的绘图练习和作业环节,同样严格要求,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行业责任感和规范意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针对化工生产过程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环节多、风险大的特点,培养未来化工专业人才的安全责任意识是重中之重。在“化工设计”课程“化工安全与环保”的教学内容中,通过分析“3.21”江苏响水爆炸事故,使学生认识到安全在化工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理念,理解习总书记“绝不能以牺牲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代价创收经济效益”的讲话,“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强化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3.5 形成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

当前,我国正处于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时期,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资源型和能源型产业,化工行业肩负的碳排放使命任重而道远。化工行业的发展尤其需要不断开展技术进步、工艺创新、装备升级等措施,努力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减少碳排放,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在“化工设计”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提高学生对化学工业经济效益、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对立统一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安全生产和绿色清洁化学工业是当今化学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现代先进化工技术的基础上驱动创新发展,也必然能够实现绿色清洁化学工业的安全生产,最终实现化工经济效益的金山银山和大自然的绿水青山的和谐相处。

4 结语

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有效推进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程”共同致力于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在“化工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中,从课程内涵构建到课程目标制定,再到课程案例的设计、融合与积累,都可以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使专业知识更有深度、思政教育更有广度,从而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发挥专业类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共同构建育人大格局。

猜你喜欢
化工育人思政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