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及现场检测技术探讨

2021-01-07 13:55:06宋二玮
河南建材 2021年4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装配式灌浆

宋二玮

1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10019) 2 南京市建筑工程学校建材试验中心(2100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率从过去的20%上升到了50%以上。 有专家预估,到2050 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会达到70%甚至更多[1]。 由此能够看出, 城市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建筑工程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我国人口众多,所需资源量也大,所以绿色施工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点研究课题。装配式建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绿色施工要求, 因此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为确保其质量,需要加大施工质量控制和现场检测的力度。

1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装配式建筑,不仅施工周期短,而且绿色节能环保,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得到了大部分工作人员的青睐。 根据不完全统计,相较于传统建筑,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期能够减少50%左右,造价也能节省10%~15%。 此外,因为此类建筑的构件普遍是通过预制的方式制造出来的,所以有条件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同时还能够使用全新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生产施工技术,这样一来便能够节省制造材料,并提升建筑产品的质量。

1.1 预制构件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

装配式建筑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在施工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以预制构件的性能及生产质量控制为主;此外还包括对其安装、衔接以及节点施工的控制。

预制构件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材料的质量控制,如对预制构件中所包括的钢筋、混凝土连接材料之间的配比、性能等方面的控制;②建筑建设期间在耐久性、稳定性、防震效果等方面的控制;③预制构件的制造误差以及工具、材质等方面的控制。

1.2 运输、安装预制构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运输预制构件的时候,要按照预制构件的受力情况和所需要采取的安装形式来明确具体的运输方式,而无论采取哪种运输方式,都要保证构件性能不会受到破坏。此外,还要合理地选择构件的堆放形式和地点,以保证预制构件的整体质量。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要制订详细的运输和堆放规章制度。

预制构件安装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 ①合理选择预制构件吊装所采用的起重设备和吊具;②结合预制构件吊装施工的特点和流程, 正确进行预制构件的吊装作业;③预制构件的调节及就位。

1.3 现场节点连接施工的质量控制

整体式结构构件的连接可采用现浇混凝土连接、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和钢筋浆锚搭接、焊接连接、螺栓连接等方式。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①合理选择预制构件后浇带的衔接形式,关注其稳定性;②在后浇带混凝土节点施工环节,从混凝土模板的安装、钢筋搭配、预埋件锚入大小、接头接缝浇筑、养护等方面开展质量控制工作;③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环节,从灌浆料的材料强度、现场灌浆的密实度及钢筋的插入深度等方面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2 装配式建筑现场检测技术

当前, 我国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质量、安装、性能、施工等方面都制定了具体的标准,并对检测方式做出了规定。 但是因为没有充足的实践经验和相关数据作为参考依据, 所以现行检测方法主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方法, 其在质检及鉴定思路等方面能否符合标准要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1 装配式建筑检测标准

为能够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达到理想的质量要求,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收益,我国颁布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运送、安装等工作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并特别强调此类建筑在建设期间要严格遵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结构系统、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等的统一管理,以保证建筑功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在建筑的设计、运送、安装等环节要严格遵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测,这样才能保证装配式建筑现场检测质量达到理想的效果[2]。

2.2 装配式建筑现场检测技术

2.2.1 原材料性能检测

在我国所颁布的诸多混凝土、钢结构设计规范当中,均对建筑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用于套筒灌浆衔接、浆锚衔接的钢筋最好以热轧带肋钢筋为主;钢筋网焊接要满足《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规定》的要求;预制构件的制造吊环要使用没有经过冷加工的钢筋,同时预制构件混凝土的等级至少要超过C30、强度要超过C40[3]。

连接材料的检验工作包括制作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过程中所用的套筒、灌浆料;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所用的水泥基灌浆料;钢筋锚固板连接工作中需使用到的焊接材料、螺栓等。 另外,还包括外墙板接缝处施工所需要使用的密封胶、聚氨酯等密封材料。 在预制构件被送到施工场地之后,要马上对其开展相关的检测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具体的施工环节也要做好检验、验收工作,在其满足标准要求后才可以开展后续施工。

2.2.2 装配式建筑实体结构性能检测

要严格遵照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对预制构件的性能进行检验,主要包括预制构件安装质量、设备安设效果、建筑外观效果等内容。 根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检验批除了可以根据建筑层高、结构缝进行划分以外,也可以采用最低容量法进行划分。

预制构件施工中所采用的衔接、 密封等材料,其规格、质量、型号等要符合标准的规定。 不允许预制构件外部存在质量问题,否则必须遵照预制构件制造企业所制定的标准、方案加以解决,并再次进行质量检验,直到通过为止。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预制构件外形尺寸的误差不能超过相关标准所规定的范围[4]。

在预制构件安设及连接施工中,需要开展后浇带混凝土强度、钢筋套筒灌浆密实性、灌浆料强度、钢筋衔接效果、焊接效果、外围护系统的保温性等方面的检测工作。

另外,也要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和存在裂缝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做承载力验算以及扰度、 裂缝检验;即便混凝土构件没有产生裂缝,也最好做一次承载力验算和扰度、裂缝检验。

3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和检测技术分析

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城市建筑呈现高层化趋势。 装配式建筑属于全新的建筑形式,能不能够满足城市建设的要求是其发展的关键,所以一定要加大现场检测的力度,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想要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在设计时就一定要做受力验算。 在设计期间,可对地震力进行模拟,并对装配衔接处重要部分的承载力进行检验。 另外,对于包括外墙等在内的附件,要做好受力检验工作,从而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物理性能达到标准的要求。

此外,在装配式建筑中,建筑构件的装配精度也极为重要。 在装配以及现场浇筑过程中,要留有足够的后浇带。 在吊装、拼接时,应做好细致的调整工作。 安装工作结束后,要严格遵照构件安装规定,对组件缝隙宽度以及连接件是否稳固进行检验。

构件连接点的质量决定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要对其格外重视。 通常情况下,构件连接点非常多,遍布于建筑各处。 而且连接节点的质量关乎建筑的防渗防水效果,也会影响建筑的使用质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其间隙进行严格检验,以保证所有建筑构件的安装质量均能够满足要求。

4 结语

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已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其不但能够提高施工质量,还可以达到环保的效果,进而提高建筑资源的使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 相关单位要加大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及现场检测力度,以保证装配式结构建筑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装配式灌浆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0-14 07:31:14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00
无盖重固结灌浆在乌弄龙水电站的应用
江西建材(2018年4期)2018-04-10 12:37:06
自流可控灌浆在堰塞体防渗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PC预制构件工厂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
上海建材(2016年2期)2016-09-26 08: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