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质问题驱动,建构数学思维课堂

2021-01-07 08:16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学校魏秀华
天津教育 2021年27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驱动探究

■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学校 魏秀华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形象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处于形象思维逐渐向逻辑思维转变的初中学生来说,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是一种很大的考验。反观传统数学教学,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统治着整个数学课堂,学生只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得到激发。更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被动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对教师形成依赖感,遇到问题只会依靠教师帮助,而不会主动探究知识形成的原理与规律。因此,教师要根据传统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及弊端,创新教学策略,注重发挥问题的驱动作用,为数学教学注入活力。

一、问题驱动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问题驱动法是以优质问题为驱动力,促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产生探究兴趣,深度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提高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是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完成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数学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设计相关问题并发挥问题的驱动与引领作用,以问题贯穿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问题驱动教学体现了生本教学理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及接受知识的水平,设计相关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本着趣味性、针对性、探究性原则,问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水平与能力,突出学习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可以在问题的驱动下进入积极思考的状态,从而进入深度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提高数学教学的针对性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能力与接受知识的实际情况,教师按自己的教学计划,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教学进度,教学脱离了学情。而问题驱动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向着学习目标的方向进行探究,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探究性学习,避免迷失探究方向。学生对问题的完成过程也是进行知识建构与思维发展的过程。同时,小组探究是围绕指向目标的核心问题而展开的,避免了探究方向的偏离,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

(三)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欲望,数学思维很难被激发。问题驱动教学可以使学生直面数学问题,学生需要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调动数学逻辑思维,在数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过程中,更好地提炼蕴含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学会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思考、探究,直到问题解决。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可以在问题的驱动下产生问题意识,形成善于质疑、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从而促进综合数学能力的提高。

二、应用优质问题驱动教学,构建数学思维课堂的策略

(一)创设优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

数学思维课堂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共同探究,学生在相应问题的驱动下,能够根据相关知识点积极地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也能够使学生从教师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使问题的解决更具有灵活性。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利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乌龟一分钟爬行3米,兔子每分钟跑40米,兔子比乌龟早到目的地2小时,那么乌龟与小兔子的赛跑距离是多少米?学生对龟兔赛跑的故事是十分熟悉的,现在面对龟兔赛跑的具体数据,并且需要通过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他们探究知识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知识,考虑用小学数学知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再通过设置未知数,过渡到用方程解应用题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用更简便的方法解决,从而进一步突出学习的重点。

(二)应用优质问题驱动,提升数学思维力

在构建数学思维课堂理念的引领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设置科学合理的课堂问题体系,使问题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当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力的形成。例如,在教学“菱形的性质”一课时,首先复习平行四边形单元知识结构图,教师提出问题:借助平行四边形的学习经验,菱形可以从哪几方面进行研究?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充分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进行结构化的类比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结构化思维发展。在探究菱形的性质时,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数学实验室,观察,猜想:菱形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学生通过操作、思考、发现菱形对边、对角、对角线等方面的独有特征,体会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为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师进一步提问:你能用推理的方法证明发现的结论吗?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证明菱形的性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深度参与,思维角度越来越宽,思维层次越来越深。如此,在教师层层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不断地深入思考与探索,围绕驱动性问题获得丰富的体验,培养了高阶思维。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探究数学问题,提升了数学思维力。

(三)合作探究问题,实现互学互补

小组合作是促进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互动探究与交流,集思广益,实现互学互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交流与互动,学生各自谈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对其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讨论,从而探究最佳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能够使问题得以解决,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促进深度学习的发展。例如,学习“二元一次方程”时,其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学会解二元一次方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怎样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转化成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在问题的引导下,教师探究将两个未知数转化为一个未知数的方法,再结合小学中有关方程知识的学习及初中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启发学生不断地深入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施分组探究的方式,研究为什么要转化?如何转化?之后再让小组汇报本小组的解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关键点是什么?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这样,不仅明确了学生的解题思路,解决了知识难点与关键点,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探究地位,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结语

问题驱动教学充分运用问题的驱动作用来激活数学教学课堂,问题驱动能真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与探究力,使学生全神贯注于问题的解决过程。教师要充分认识问题驱动法的重要作用,探究每个教学环节中应该如何设置有效问题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驱动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