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融入策略下的石油化工类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1-01-07 07:51侯兰凤陈少峰王春晓张小凤邓小玲
化工时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石油化工化工思政

侯兰凤 陈少峰 王春晓 张小凤 邓小玲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系,广东 茂名 525000)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即要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以达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1]。教育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2014]4号中指出: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化工安全人才。高技能复合型化工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化工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安全素养和应急处理能力。石油化工类毕业生虽然懂技术,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安全素养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事故仍有发生。想要从根本上消除安全事故,不仅要在管理和制度上进行严格约束,而且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入思想政治安全教育课程。

基于石油化工企业岗位的高危,石油化工类课程的教学要将课程思政与安全切实融入到教学中去,例如“石油加工生产技术”、“油品储运技术”、“化工单元操作”、“化工仪表自动化”、“油品分析”等。双融入的石油化工类课程的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安全知识,提高责任心,树立价值观等。切实提升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操作技能,达到立德树人的成效。思政与化工安全内容在石油化工类课程中的双融入正是契合了新时代思政与安全的思想理论指导,通过践行“责任关怀”,积极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安全生产和绿色环保意识。

1 安全、思政双融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1 契合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单一的思政教育、安全教育及课程教育都是片面的、孤立的,不能全面的培养人的整体素质,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更不能契合时代的发展及教育教学的改革。

1.2 破除“谈化色变”偏见和提高化工认识的需要

由于过去部分化工企业重产能扩张,轻安全、环保、职业健康,风险意识淡薄,导致安全、环保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受“谈化色变”现象及化工安全爆炸事故等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怕化工,误解化工甚至远离化工,因此在石油化工的教学中融入安全与思政非常有必要,以破除“谈化色变”的心理,培养高技能复合型石油化工人才,助力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发展。

1.3 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石油化工产业是我国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要建设绿色、安全、高效的沿海重化产业带,突出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一线技术人才紧缺已成为制约石油化工工业进程的重要因素。然而化工行业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危险性高的特点,因此急需培养出高质量的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会操作,懂安全的高素质石油化工人才。

2 安全、思政双融入的方法及途径

2.1 实施双融入教学策略,提高石油化工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及安全意识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育人要求,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有侧重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基于石油化工职业的特殊性以及石油化工类课程具有专业知识枯燥、操作危险性高、很多流程不能身临其境的特点,授课教师要有意识的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要将化工安全知识教育及思想政治内容融入到教学各环节,细化到具体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贯穿安全意识培养,加强思想上的认识,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未来从事石油化工行业的特殊性。

学生安全意识的增强和思想政治意识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及相关知识内容的融入,全过程“浸润式”的培养。基于“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岗位人才需求,结合社会需求,围绕学生发展,从入学教育到专业基础课程再到专业核心课程,从实验室的参观、学习各种实验室守则,到工艺流程的识读与石油化工基本操作乃至综合实训课程,在学习石油化工产品、装置设备及生产工艺等的安全知识的同时融入石油化工方面的起源,发展历程,名人事迹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思想教育及安全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达到从思想上认识,从行为上约束,从结果上评价的目的。例如在“石油加工生产技术”教学中,利用半实体仿真工厂创设真实工作情境,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置任务,实施任务驱动,依托桌面虚拟仿真练习、大型常减压蒸馏半实体仿真装置实操,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学习到化工装置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体验到劳动的意义,也提高了对化工行业高危险性、难操作的认识,实现理论、仿真和实操的有机衔接融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团队成员之间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2.2 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浸润式培养石油化工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思想道德素养

在高校教育中,思政课程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而化工安全旨在培养学生在从事石油化工行业的过程中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对化工安全应变处理能力,体现的是职业安全。在“石油加工生产技术”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灵活运用任务驱动、问题引导、讨论、情景教学等方法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实施小组讨论、分组模拟及角色扮演等,通过互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沟通合作能力。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浸润式培养:引入润物细无声的理念,探索思政教育新思路,新模式。从情境、活动、语言三方面进行模拟创设石化行业工作氛围,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认知石化企业,打破“谈化色变”的固有观念,提升职业认同感。依托半实体仿真工厂模拟真实生产环境,进行情境浸润;通过组织学生企业参观,邀请企业专家进校讲座、技术指导等活动进行活动浸润;组织学生归纳安全要诀、引导多使用专业术语等方式进行语言浸润。学生通过浸润式学习中所蕴含的价值与意义,整合自身的思维、情感、价值和行为,生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

2.3 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传承石油化工从业人员的“工匠精神”

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化资源,如国家级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学习通平台、虚拟仿真软件等一系列信息化教学手段,将虚拟仿真、HSE体感操作装置、可视化管理等引入课堂,使实训场景生产化,安全思政教育全程化,解决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形象地理解、记忆枯燥及深奥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善于发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亲化工、爱化工、懂化工、干化工”的感情。例如在“石油加工生产技术”教学中利用大型常减压蒸馏半实体仿真装置的半实体虚拟仿真软件,学习常减压蒸馏装置操作基本知识,通过播放石油化工杰出人物做出的突出成就及先进事迹的视频、微课,通过教学资源库及学习通平台中的石油化工类课程有关安全及课程思政的学习资源,展示石油化工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帮助学生科学认知石油化工,缓解“谈化色变”现象,同时提高学生操作安全意识、丰富安全环保知识、增强防范和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校企合作、资源整合等方式加快校内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创建“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与化工生产进行“零距离”接触,让学生感受到化工生产流程及高科技的产品,智能化的生产线及井井有条的车间管理,了解到化工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引入企业案例,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校园分享”等活动,使“铁人精神”、“工匠精神”、“敬业精神”进课堂,开展“石油化工人才”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化工科普知识,石油化工名人名言及其事迹,宣传展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

3 实施安全思政双融入的实践教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性人才

《纲要》表明“课程思政”正在从理念走向实践,从雏形走向体系,从试点走向全面,并已证明该教育理念与实践活动的科学可行与重要意义。根据石化产业扩链、补链、升链的变化,企业岗位也发生变化,要求技术更强,标准更严,安全更高。对课程体系的优化及教学内容项目化开发,人才的培养也提出更大的挑战,要求零距离精准对接,培养复合型人才。

思政与安全要落实到石油化工课程教学各方面,贯穿于人才培养各环节。运用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努力拓展课程思政与安全融入的方法和途径,推动思政与化工安全全程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与实践。在“石油加工生产技术”中,学习常减压蒸馏的半实体仿真操作时,由操作时所需要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联系到铁人王进喜的事迹及语录,“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等,培养学生石化行业特有的“铁人”精神,传承铁人精神;操作时强调严谨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因此可以引入现代企业“操作大师”精益品质,为学生树立“工匠精神”榜样,将“工匠精神”记在心中,融于行动。教学过程利用半实体仿真工厂模拟企业工作环境,通过播放安全警示视频,提醒安全注意事项,编写石化安全要诀,使用石化专业术语等,将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位学生心里,树立安全是石油化工生产前提的理念,培养职业认同感。又例如在学习常减压蒸馏装置的能耗时,由能耗分析联系到节能,根据化工安全节能途径联系到常减压蒸馏装置的技能途径,培养学生的经济、环保、创新意识。《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提出要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响应号召,培养学生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意识。当前高耗能的炼化行业面临很大挑战,但是通过技术创新与开发可以解决问题,如加氢裂化新技术、操作控制调优技术、吸附剂技术以及生物柴油等绿色能源、替代能源的开发技术。据报道目前中石化所属炼化企业95%的火炬已经熄灭,光这项措施,每年就减少碳排放400万吨,回收瓦斯80多万吨。让学生清楚化工行业节能减排任重道远,培养学生责任关怀,人为关怀,针对行业产业发展进行不断的创新。再比如学习常减压蒸馏流程时,通过播放动画——各种交通工具所需的不同燃料,了解目前中国生产燃料的现状,根据动画及学生讨论导入燃料来源,利用日常所用燃料的视频让学生对其来源和生产产生兴趣。在流程原油脱盐脱水阶段,需要先注水,让学生学习老子《道德经》中的“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培养学生做事要细心、专注,力求精益求精,坚持对绿色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与追求。在原油常减压蒸馏操作时,强调安全无小事,明确操作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加强学生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养成精心操作,互相配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使学生真实体验企业生产岗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增加学生对流程的理解,同时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安全生产、精心操作、团队合作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最后通过生产出的汽油质量,对比国四、国五标准,讲述我国环境治理决心,由馏分油的调制,联系到降低油品中污染物,树立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意识。通过示例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环保的意义,确立石油人的环保思想和安全理念。

4 思政与安全的双融入教学面临的挑战

虽然思政与安全的双融入教学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例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意识的注意安全方面的问题,对石油化工类课程中的操作也不再具有畏惧感;通过一些安全培训考核系统或者提供涉及人身安全、自然灾害或意外伤害、紧急救援等安全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通过学习强国,新闻媒体,历史政治相关信息等提升教师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但所面临的挑战也有很多,其中包括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不仅要求教师本身要具有开展双融入教学的意识和主动性,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和安全教育的培养和学习,提升在化工安全意识形态方面的责任感及德育能力[3],授课教师要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资源,寻找思想政治元素,设计石油化工知识点与思政教育及安全知识点的衔接点,形成全方位的思政、安全及专业知识为一体的体系。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高校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的作用,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化工从业人员[4]。此外构建课程思政有效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方法,可有效填补当前课程思政可量化教学评价体系缺失的空白,为专业教师有的放矢地实践课程思政提供指导[5],但如何衡量学生在双融入下于思想政治意识和安全意识上的真正提高的效果评价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双融入教学的评价考核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猜你喜欢
石油化工化工思政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