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2021-01-07 07:00:41周顺利
河南建材 2021年3期
关键词:图纸施工人员建筑施工

周顺利

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30000)

1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

1.1 优化建筑结构

在建筑施工中,如果钢筋混凝土受力不均匀、内外温差较大、施工技术与方法不当,就会导致不均匀沉降与收缩,最终引发结构变形与裂缝。一旦出现变形与裂缝,就会产生安全隐患,导致建筑质量低下。针对这一现象,必须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来保障建筑质量与安全。将后浇带技术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可以优化建筑结构。地基是房屋建筑的根基,是承重的核心[1]。如果地基的承载负荷力较差,就会出现不均匀沉降,进而引发变形与裂缝。通过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就可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计算、核实浇筑时间与结构强度,提高地基的承载负荷力,保障上层建筑的稳固与安全,有效消除内部应力。

1.2 提高建筑质量

建筑施工技术与方法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及使用寿命。在后浇带施工中,要以提高质量、保障安全为核心,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与技术。后浇带技术是通过施工缝的预留,然后展开合理的规划及准确的计算,再进行施工浇筑,可以增强建筑强度,降低影响范围[2]。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后浇带技术具有着提高建筑质量的功能作用。在建筑结构的施工中,通过施工缝的预留,让内部结构先稳定下来,如温度、应力、强度等,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将整体结构紧密衔接起来,就可以避免裂缝、变形等问题的出现,进而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与质量。

2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2.1 明确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是后浇带施工的基础与依据,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只有保障施工图纸的科学性、合理性,才能保障施工的有序开展,进而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首先,设计人员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好现场勘查与分析[3]。然后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施工图纸进行设计。其次,设计人员还要与其他人员展开密切的交流与互动,共同分析施工图纸存在的不足,并对其进行改进与优化。最后,设计人员要将重难点施工内容详细标注出来,然后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如钢丝网的尺寸、直径以及模板预设的刚度、强度等。

2.2 做好合理规划

不同的建筑类型,其后浇带的宽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施工之前,还需要做好合理的规划。一定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保障施工的质量与效率。通常情况下,后浇带的宽度有三种类型,分别为80 cm、100 cm、120 cm。除了类型不同外,在缝隙形式上,也分为平直、阶梯、槽口等不同形式[4]。因此需要严格遵循施工图纸的要求来确定其宽度、类型,然后规划好施工流程与方法,为后续施工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此外,还要做好采购、运输、质检、保管等工作,以保障钢筋、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性能、规格等;对钢筋搭设方法也要作出严格的要求。

2.3 预设模板施工

在后浇带施工中,还需要通过模板预设来保障施工面的光滑与性能。在预设模板施工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施工图纸的要求,确定好模板的数量、规格、位置等。现阶段,建筑施工采用的模板大多为钢丝网模板,这种模板表面光滑、容易拆卸,并且承重能力较强、适用范围较广。

2)在模板支撑之前,需要对其性能、参数等进行试验分析,只有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才能投入使用。这主要是因为后浇带的体积较大,使用承重能力较强、密封能力强的模板才能避免漏浆、下沉等问题。

3)在预设模板施工中,还要做好细节处理工作,如防水处理,以防止出现渗漏、内外温差较大等问题,从而保障施工的有序、稳定进行。

2.4 细化施工流程

后浇带技术分为多个施工流程与环节,都需要进行细化与优化,才能保障其有序开展,提高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尤其是在混凝土浇筑中,更需要对施工流程进行细化与优化,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发挥后浇带技术的价值与功能。首先,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采购计划,在保障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规格等满足要求前提下签订采购合同。当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后,还需要对其开展质检工作,以保障其参数、数量、质量等符合规定。然后再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开展混凝土配比工作,并且借助配比试验参数,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其次,要利用机械与人工配合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以保障摊铺的厚度、平滑度等符合实际要求。浇筑结束后,还要利用水平尺进行测量,直到满足施工要求为止。最后,浇筑施工中还要配合振捣施工。要对振捣的参数、频率等进行合理控制,防止模板受到损坏、混凝土水分流失,从而保障混凝土的密实度。

2.5 直缝施工管控

在垂直缝施工中需要严控施工技术,以防止出现裂缝与变形。首先,要对施工人员的能力进行考核。然后展开裂缝的冲洗工作,以保障裂缝部位干净整洁、表面平整。在冲洗结束后,还要经过详细的检查审核,才能展开浇筑施工。其次,在混凝土浇筑中,必须对温度、顺序等进行严格把控,内外温差不能太大、浇筑顺序要符合规范要求,这样才能提高结构的质量与性能。如果内外温差过大,就会出现裂缝与变形;混凝土如果过于干燥,也会出现裂缝。最后,整个浇筑工期必须控制在3 d 之内,这样才能避免因水分流失而引发裂缝现象。管理人员要做好施工指挥工作,以确保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浇筑施工。

2.6 做好保养维护工作

在后浇带施工结束后,还要做好保养维护工作,以保障结构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首先,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需要用铁皮或者木板加以覆盖,并且将保养时间控制在7 d 左右,期间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踩踏,以保障结构的稳定性。其次,需要在后浇带的两侧设立挡水砖,对后浇带进行防水保护,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流失。最后,施工人员要定期对后浇带进行检查,及时找出问题并对其进行维修养护。竣工验收要做到全面、仔细,验收情况要记录、归档,以便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3 后浇带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为保障结构的质量与性能、保障房屋建筑的安全,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①混凝土材料自身会发生物化反应,从而出现收缩变形;温度、湿度等因素对后浇带施工也有一定的影响,最终出现变形与裂缝。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必须控制好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与湿度,并且做好参数的计算测验,然后才能开展浇筑施工。②施工人员的能力、施工方法等,对于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安全教育、理论学习等,以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严格遵循相应流程与标准、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与方法进行施工,从而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③对后浇带施工要做到全过程、动态化管理,包括施工图纸的设计、施工材料的采购、施工人员的管理、后期的维护保养等,并且要加强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信息共享。只有在健全的制度体系下做好细节管理,才能保障施工质量。④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包括施工冷缝的处理、钢筋的设置、防水与支护施工等,这样才能达到施工要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通过明确施工图纸、做好合理规划、预设模板施工、细化施工流程、直缝施工管控、做好保养维护等策略,充分体现后浇带的价值与作用。还要对后浇带施工进行全过程、动态化管理,只有在健全的制度体系下做好细节管理,才能保障后浇带的功能性作用,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

猜你喜欢
图纸施工人员建筑施工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看图纸
当代工人(2019年20期)2019-12-13 08:26:11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水上消防(2014年2期)2014-12-17 05:20:22
酒店室内装修图纸深化设计浅析
河南科技(2014年12期)2014-02-27 14: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