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2021-01-07 07:00:41谢文建
河南建材 2021年3期
关键词:单价工程量工程造价

谢文建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智能制造学院(210000)

0 前言

当前,建筑工程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不仅极大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提高了对施工水平和管理水平要求。建筑工程的预算管理是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1]。建筑工程的预算与后续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一直是建筑行业的焦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2]。

1 建筑工程预算的定义及内涵

建筑工程中的预算管理制度指的是人们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对所需要的劳动及资源消耗进行事先的计算,进而进行整个工程的总额及盈亏的评定[3]。国家有很多法规与此相关,一定要经过多环节与多步骤,对工程进行仔细的估计和评价,这些都要在实施建筑工程之前完成,才能知道该工程确定所要的预算。根据之前的评估,将已获得的资金预算合理分配给各个环节的负责人,确保施工企业能顺利进行该工程的建设。

建筑工程在实际的预算过程中,预算人员先要了解整个建筑工程的工程量、所需要的工人数量、材料的多少等,然后要掌握各种材料的单价、取费率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相关资料的整合,为后续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开展提供参考资料[4]。施工环节不同,工程预算的具体形式则不同。

2 建筑工程预算的重要意义

2.1 更加严谨的工程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是工程预算控制。在对建筑工程中各个阶段的工程量及其他数据的计算审核和确认后,将其编制成工程文件,交给相关机构进行审核和批准,在后续建筑工程中此文件将作为参考依据,建筑工程的招标、投资、贷款及合同的签署也要以此文件为依据。所以,科学有效的建筑工程预算,会使工程造价控制更加科学合理,建筑企业对于资金管理更加有效,建筑工程得到有效开展,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也会进一步提升。

2.2 编制文件更加科学

建筑企业及负责人通过进行建筑工程预算,可以明确了解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具体而言,管理人员首先应根据建筑的工程量,根据国家相关施工标准的法律法规,完成建筑工程预算工作,并对获得审批的图纸进行工程量的计算。设计单位再依照工程量及各个施工阶段的预算定额,进行建筑图纸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完成间接或直接费用的数据统计,以避免图纸设计中施工各个阶段的成本金额不符合建筑工程预算的要求。可以看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管控建筑工程成本,对建筑工程图纸的设计也有良好的规范。

2.3 有利于企业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前的工程预算可以让建筑企业对工程各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精准地对施工成本进行预算才能制订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案,以提高建筑企业对各个环节成本的管控水平,使工程造价控制更加严谨,建筑工程图纸设计更加规范,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确保建筑工程可以按照预期顺利竣工。

3 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3.1 忽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招标和投资是依据建筑工程的预算文件进行的,所以建筑工程预算文件在建筑工程中尤为重要。当前建筑预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现阶段人们对于造价管理往往只注重预结算,而缺乏全程动态管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也更注重于竣工验收之后对工程结算的审核[5]。在建筑工程的预算方案中,设计者由于忽略了预算文件编制环节,没有实事求是地收集和归纳总结,导致建筑造价工程量存在偏差,造成预算文件缺漏,数据不够准确,进而引起经济纠纷,影响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

3.2 成本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建筑行业的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如工程造价中乱取费的现象,虽然取费率是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时根据招标文件合同来调整的,但是有些建筑企业不是赶工程,却在预结算中采取赶工率,最终结算的新增单价也没有重新下调,导致许多乱取费率的现象出现。再如有些建筑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得资金使用的压力急剧增加,最终导致建筑企业对工程的预算不足,影响建筑工程的效益。从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预算管理时,还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这样不能发挥出预算管理的作用,无法全程、动态地分析预算管理,同时也未确定预算管理目标与范围[6]。

3.3 单价套用不合理

建筑行业中的招投标,一般由招标人制订建筑工程设计工程量的清单,然后投标人按照要求参与投标。但在审核套用预算单价中发现,存在不符合项目设计的项目,这严重违反了国家对相关计价的规范。

3.4 管理组织不完善

虽然我国的建筑企业越来越多,但是有些建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一部分预算人员进行裁员,使得本来就工作量巨大的工程造价任务变得更加艰巨,只有完整的造价团队才能计算如此复杂的预算工程。所以,完善的管理组织对建筑预算、工程造价等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5 管理人员能力不足

在建筑工程中一般由施工队进行预算及审核,但大多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进行裁员,或者雇佣专业水平不高的人员进行工作。工程造价及预算管理的工作较为复杂,所以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需要其具备丰富的预算经验。而这些企业的预算人员明显达不到标准要求,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较低,建筑企业对于这些人员也没有进行培养,导致这些工作人员的计算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最终影响到工程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影响建筑企业的资金使用方案,对工程预算管理造成一定难度[7]。

4 建筑工程中预算问题的应对策略

4.1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在企业管理中,应重视预算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预算管理的监督及审核,实行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这种制度明确规定了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将预算管理、工程造价等责任具体到人,能够充分调动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使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更加精确。预算及管理的相关人员在进行计算及核查时,需要依据实际的建筑工程量来计算,审核中一旦发现数据造假等现象,就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并迅速作出调整。有了一套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就会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从而使预算管理数据更加科学有效,也为后续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8]。

4.2 完善结算审查模式

建筑企业应建立一个标准的结算审查模式。这种审查模式下,首先需要建筑企业出示标准的结算资料,并确保其准确性和真实性,然后预算人员审核验收,与其他各部门联合,进行最后的审核,以此来实现对工程造价科学有效的控制。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项目、材料价格等数据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真实有效。建筑工程结算的主要依据有招投标文件、工程施工合同、设计变更、施工签证、会审纪要、隐蔽记录、施工图纸、完工图纸等,为此,结算资料的整理归档非常重要,既要按照相关标准法律法规执行,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从而保持工程预结算的真实性和高效性[9]。

4.3 完善预算审核制度

首先,需要审核该建筑工程的承包范围,根据建筑的招标文件和与建筑企业签署的施工合同来审核预算编制文件。然后,需要依据建筑企业提供的图纸方案设计等进行严谨的审查,确保建筑工程中各个环节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同时,还需要对工程中各个项目阶段材料的单价进行认真核查,确定其单价在预算单价范围内。最后,需要调查市场中建筑工程材料的单价,并与文件中的预算单价进行比对分析,确保预算价格在合理范围内,从而减少预算造假情况,确保工程预算总额的准确性及合理性。除此之外,还要深刻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本身所具有的行业性质,完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预警体系,有效地规避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10]。

4.4 完善人员管理制度

由于目前大部分建筑企业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也相对较差,所以企业需要定期对预算人员进行培训。首先,要以建筑工程预算与工程造价控制的理论知识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以此提升预算人员的专业水平;其次,还要对预算人员进行建筑工程中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这样才能够在预算工程顺利开展的同时确保其符合建筑施工标准要求。最后,建筑企业还应该规范相关的奖惩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可以对优秀的预算人员及通过考核的人员进行表彰,对不落实工作的预算人员进行惩罚。

猜你喜欢
单价工程量工程造价
如何求单价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四)——单价是多少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算单价
EXCEL在零星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
江西建材(2018年2期)2018-04-14 08:01:03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工程造价之旅
2014年中考数学命题大预测试题
造价预算中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应用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3期)2014-02-27 14:06:11
工程量签证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