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2021-01-07 07:00:41童世虎
河南建材 2021年3期
关键词:危险源施工人员素质

童世虎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10019)

土木工程的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对土木工程建设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是施工质量管理和施工安全管理。想要提高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要做好这两方面的管理工作,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落实好质量安全检查工作,从而使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1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土木工程建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土木工程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进行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整体工程的建设质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质量较好的施工材料,这样才能延长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进行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对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严格的验收,保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以后才能投入使用[1]。

土木工程的施工难度较大,因此要做好施工安全工作,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会给施工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土木工程也无法按照前期规定的时间完工,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施工企业的成本投入。

2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不高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开展施工质量管理和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施工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不高。由于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许多建筑开发商都会建立一些高档的小区和高层建筑,这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及综合素质能力则有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对高档小区和高层建筑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仍然选用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而且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导致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较低,严重影响了施工技术的高效应用,给整个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施工人员不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无法严格按照前期制定的规范进行操作,导致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频繁出现安全事故[2]。

2.2 土木工程建筑的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虽然我国建筑企业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但是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现有的管理模式仍然较为落后。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和时间,会一直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而且有些工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如果将传统的管理模式套用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不仅无法发挥管理的作用,还会阻碍工程的建设。

2.3 没有严格监管施工材料

建筑材料对于建筑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只有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目前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会选择应用质量不过关的材料,这种铤而走险的做法不仅会对整个施工过程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建筑物的最终建设质量,房屋建筑投入使用以后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3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3.1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企业应该招聘综合素质能力较高的施工人员,并且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培训,让施工人员了解整个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具体的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身上,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奖惩制度,对于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范的施工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在施工过程中不遵守施工规范、随意盲目施工的施工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还能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加高效地开展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3]。

3.2 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

在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应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如果机械设备出现老化的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工程的建设进度,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保养,对一些老化问题较为严重的设备及时进行更换,保证机械设备始终处于高效的运行状态,以提高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

3.3 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由于施工材料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个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在选购施工材料前要做到货比三家,充分考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随机抽查,质量管理部门还应该对材料供应商的相关资质进行反复核验,在保证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才能与材料供应商展开长期合作。除此之外,还要科学合理地对施工材料进行存储,提高施工材料的使用寿命,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材料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4 明确建筑工程的危险源

危险源是导致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应及时预防和控制安全和管理中的潜在风险。管理人员要深入现场了解施工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和建设项目的突出特点,收集施工内外的环境条件,对项目相关数据和各种信息进行详细统计和综合分析,对危险源进行科学分析,制订安全的防治措施,确保规划建设项目能在后期顺利进行。

如管理人员先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分类,使管理工作具有针对性,并把管理责任分配给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要具备责任心,要对安全问题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能识别较大的危险源,并按照相应的标准严格控制危险源,要求所有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标准化施工制度。管理人员还要按规定配备安全防护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查看建筑物沟、坑、槽等部位是否规范,确保现场有一定数量的照明和安全警示标牌。施工企业管理负责人必须控制危险源,防止管理风险扩散。在项目开始时,施工安全负责人应到工程现场进行现场调查,从各个方面收集可能导致危险源的相关信息,分析和评估已识别的危险源,以确保建设项目能安全实施。

3.5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需要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认真贯彻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事故保险制度,维护一线施工者的合法权益。有关管理部门还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如应在施工现场主要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牌,并进行设备安全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讲座和安全课程培训,让工作人员了解施工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的具体方法。此外,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应组织开展安全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为提高安全文化教育的整体效果,根据建筑业发展的现状,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规范管理,施工企业应建立适合本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管理的基本标准和规定,制订合理详细的相关制度和监督方案,不断增强建筑工人的安全行为意识。

为更好地保障现场施工作业安全,国家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未开展生命管理的施工企业,给予严厉处罚,要从制度上解决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制度的完善能大幅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意识。对于因违反有关规定、生产纪律和有关操作要求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应进行严重警告,以引起其他施工人员的重视,使其认识到增强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制度要求,以确保自身工作安全。

4 结语

为了不断满足人们对于房屋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施工单位应该做好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各部门应加强安全监管力度,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土木工程的最终建设质量。施工单位需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对施工过程中应用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质量,只有做好各个环节的施工管理,才能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危险源施工人员素质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研究
江西建材(2018年1期)2018-04-04 05:26:30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水上消防(2014年2期)2014-12-17 05:20:22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控制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5期)2014-02-27 14: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