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栋 李辉 杨树仁
(河西学院图书馆,甘肃 张掖 734000)
业内众多学者认为,旅游资源是游客消费旅游产品的核心内容,是旅游发展的基础;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可以将旅游资源“点石成金”,文化吸引力是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关键组成部分,文化将是今后游客高品质旅游的出发点和归结点[1]。
2018年3月,国家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合并组建了新的文化和旅游部,从国家顶层设计上将“诗与远方”有机融合,旨在推动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这就为地方文献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机遇。
地方文献是地方历史和文化深厚积淀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地方的精神和灵魂史。作为地方文化主要载体的地方文献,是区域文化遗存或景观最佳的历史文化源泉和文化符号内涵。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其文献资源价值的挖掘和创新可为区域文化旅游业开发提供源动力,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色[2]。文化旅游建设探究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追寻历史遗迹的背景脉络,考证出土文物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挖掘自然景观的美学意象,演绎历史事件和杰出人物的故事传说,传承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都需要研究和挖掘地方文献及其信息资源,传承其文化符号和内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为深度文化旅游者,需要事先了解研究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历史、民族、文化、特产等概况;在实地游览中需要丰富的遗址历史、文物价值、人物传说和景观美学的文献资料和知识信息。但多年来,地方文献收藏于图书馆、史志办、博物馆和档案馆等多个部门,使游客难以系统全面地获得。近年来各地方图书馆高度重视地方文献的集中收藏,但大量的纸质地方文献深藏馆库,匆匆行走的游客又无暇去图书馆阅读这些图书。伴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地方文献数字化存储与网络传播得到了高度重视,但目前已建成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内容多以PDF文件呈现,缺乏深度标引和技术开发,无法满足旅游者主题定制和个性化检索需求。传统的旅游以景物与游客“物—人”关系为主,在信息时代需要转变为“物—数据—人”的多元互动关系。如何赋能地方旅游资源,让“精美的石头会说话”,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使游客目光所及即能了解景观景物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是地方文献信息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亟待破解的核心问题和难题所在。
因此,由文化旅游主管部门主导,地方图书馆和旅游部门承担,地方史志等部门合作,深度整合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构建地域文献大数据,提升原有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水平,打造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一站式智慧服务系统,是新时期地方文献信息工作首要的基础性保障工作。在地方文献信息智慧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更高水平的智慧旅游系统,并使之与地方文献信息智慧系统融合,达成“景物——文献数据——游客”之间的深度融合,实现超时空个性化实时对接服务;打造一种具有超强文化记忆功能、更具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理念、更有超前技术水平的地方文献与旅游一体化智慧平台,是当前文旅融合的重大课题和全新挑战。
自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实施旨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有效保护特色文献遗产并使之最大限度利用的“世界记忆工程(Memory of the World(MOW))”以来,美国、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开展了“记忆工程”建设[3]。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跨部门合作,将记录国家或区域特色历史文化的各种资源进行系统收集并将其数字化,通过网络进行存储和传播,主要的代表有“韩国记忆”“新加坡记忆”和“荷兰记忆”等[4]。我国自2002年起先后有青岛、上海、杭州等50多个城市开展了“城市记忆”工程建设[3]。值得关注的是首都图书馆以其完备的北京地方文献专藏为依托创建的“北京记忆”网站,通过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展示了北京文献、旧京图典、金石舆图、百年报刊、旧京戏票、特色文化、非遗传承、口述历史等珍贵馆藏,向全世界展现了北京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成为首都文化旅游界的一张闪光的金质名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5]。由此可见,地方文献信息系统的建设,能够契合国际和国内保存和传承特色文献遗产的大趋势,是传承特色文化的人类共识。
地方文献信息智慧系统建设首先是基于地方文献和信息的数字化保存和网络传播。在数字图书馆普及和馆藏同质化问题凸显的情况下,加强地方特色文献馆藏建设成为地方图书馆新的使命和责任。地方公共图书馆或地方高校图书馆应首先承担起保藏传承地方文献和文化的使命和责任。对旅游业而言,地方文献信息智慧系统的建设,为旅游部门进行文化旅游研究、创建旅游IP和文旅产品开发提供了全面快捷的文献信息保障,为开发旅游资源和产品提供了能量,也为深度文化旅行者提供了便捷的个性化知识服务。
地方文献信息智慧系统由文献信息数据资源库、资源管理模块、公众展示模块、平台服务模块、平台支撑模块四块一库构成[6]。数据资源库应聚类整合各类型的公共知识资源、地方特色资源和互联网资源,基于海量的知识内容,构建地方文献信息大数据总库;资源管理模块应用知识库构建技术和智能信息挖掘处理技术,对资源内容进行抓取、分析以及关联汇聚,构建知识网络,深度挖掘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公众展示模块将记忆资源进行艺术化和可视化再加工,形成地方记忆资源通俗易懂、易为公众接受和传播的展现形式;平台服务模块系统通过知识的深度挖掘,碎片化加工,进行主题知识聚类、动态重组,提供一站式发现、个性化内容定制与主动化推送服务,且能够在手机、触摸屏和智能机器人上应用;平台支撑模块应包含综合管理系统和基础支撑平台,通过对各系统的集成和数据交换实现平台各系统间良好运行,建立起平台运行的最佳环境。当然,为了建设先进、理想的智慧系统平台,还需要制订资源收录、文献扫描、信息录入、元数据标引、信息检索、资源展示、主页设计、硬件配置等一系列技术规范或指导标准,建设好基础文献信息数据库,保证文献信息智慧系统建设的标准化和高水平。
我们在进行智慧平台建设时,除利用全文语词检索和知识关联等技术提供精准的知识单元服务外,还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对利用地方文献内容再创作而展现地方文化的已有成果进行汇聚展示;二是要有计划地组织地方文史专家、多媒体技术人才、旅游文化专家,通过对基础文献及其文化内涵的挖掘、诠释和创新,在平台上开发地方旅游文化衍生品。如演绎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创作诗词歌赋,制作历史遗迹和文物3D效果图,拍摄地方文史和非遗专题片,创作多媒体动画,制作微电影和短视屏,展示老照片,上传口述实录,并征集游客和公众上传的个人游记。我们要把这个智慧平台建设成为汇集过去与未来创作成果,集文字符号、静态图片、有声语言、活动影像、虚拟场景等多维的记忆媒介,数字化再现地方的声色光影[7]。
地方文献信息智慧系统建设要利用信息关联技术,在实现地方文献信息一站式检索的基础上,全力打造面向公众和游客的地方文化旅游可视化展示与互动平台,并使之与微博、抖音、头条号、马蜂窝等新兴媒体相融合互动,形成跨媒体传播格局。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更好地挖掘汇集地方文化多媒体资源,进一步丰富系统信息资源库;另一方面可通过多种新媒体嵌入推送地方文化再创作成果,从而立体化全方位展现地方文化旅游的魅力,提升旅游目的地旅游品质和吸引力。
伴随着“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智慧旅游”“云旅游”“智慧景区”和“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我国已出台20多项“旅游+信息技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截至2016年,原国家旅游局已认定33个智慧旅游城市和22个智慧旅游景点[8]。就目前而言,已开通的旅游网站或App等,突出了旅游资源和项目推介、游客导航导游服务、旅游企业综合管理、旅游数据统计评价等方面的功能,但缺乏深度的文献信息链接和信息推送服务,缺乏深厚的文化服务内涵。地方文献信息智慧系统与智慧旅游系统一体化建设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超前的意识和技术手段改变现状,使地方文献信息为地方旅游景物进行文化赋能,使地方的景物具有文化记忆,实现“景物—文献数据—游客”三者之间实时精准融合对接,从而为游客提供超越时空的具有深度体验的文化旅游服务,这将是文化旅游的一项历史性变革。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讯、GIS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现实增强(AR)、微服务等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将成为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的技术支撑[9]。作为地方文献信息智慧系统与智慧旅游系统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应注重智慧景区和智慧博物馆建设,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注重对景区景点、景物、景观、遗址和周边涉旅资源信息数据的规范采集、命名和编码,为数据共享交换和大数据分析挖掘打好基础[8];二是对区域内有代表性的文物进行数字化3D建模和全景采集,建立规范的数字文物数据库[8];三是将景区、遗址、博物馆等进行VR全景制作,为游客提供沉浸性、交互性和多感知性服务创造条件[10];四是利用AR和GIS技术构建增强景区和景点现实场景,实现地理信息与文旅综合信息的整合与更新,实现导览功能下的旅游管理与信息推介服务[11]。在此基础上,将地方文献信息智慧系统中的文献信息通过深度标引、全文检索、深度挖掘和知识关联技术处理,使之与智慧旅游系统中的文物、遗址、景观、景物、景点等信息精准匹配,为实现文献信息智慧系统与智慧旅游系统“景物—文献数据—游客”功能的有机融合奠定基础。
未来地方文献与旅游一体化智慧平台构想若能实现,游客便可在出游前后通过登录旅游目的地地方文献与旅游智慧平台网站或安装其移动App,利用语词检索、VR虚拟场景景物点击、AI机器人问答、图像识别、射频感知、二维码扫描、GIS定位推送等多种方式,获取特定景物导游解说词及链接地方文献信息数据库,获取大量原始的各种类型的地方文献信息。这既能让游客在实地旅游前后,实现目的地云端旅游从而进行深度的地方文化探索体验,更能够在线下实现智慧平台上根据游客位置或所观赏景物进行知识单元的自主检索、自动聚合与定制推送,赋予旅游景物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无尽的艺术魅力,带给游客非凡而震撼的感知体验。
20世纪90年代初,敦煌研究院提出了“数字敦煌”的建设构想,30多年来已完成120个洞窟的图像采集、42个洞窟的图像处理、20身彩塑的三维重建、120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124个洞窟的三维扫描、20万条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其建设的目标是将已经获得的图像、视频、三维数据和敦煌文献数据汇集起来,构建出多元化、智慧化的石窟文物数字资源库,并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向全球推广[12]。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游客通过手机百度AR功能扫描相关触发物就可“唤醒”秦始皇帝陵下沉睡的秦兵马俑兵团;游客也可利用AI技术,对准文物拍照,使兵马俑自己“开口讲话”[13]。据国际口述历史协会和美国口述历史协会成员Lauren Kata女士报告,美国纽约皇后区的口述历史记录已经实现了实时定位信息推送服务[14]。英国泰恩-威尔郡档案馆开发了App利用GIS技术,当用户在城市某街区时,移动终端会呈现出所在街区的老照片,讲述这里的历史故事或趣闻轶事,给游客超时空感知服务[15]。国内外的实践探索说明,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地方文献信息与智慧旅游系统融合,为游客提供景物观赏与知识信息共享服务,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未来发展的必然性。
地方文献信息智慧系统与旅游智慧系统一体化建设的构想如有效实施,今后理想的旅游场景将会是这样的:当游客游览布达拉宫时,可通过布达拉宫云端文献与智慧旅游系统,在游前、游中和游后享受精准的导游服务,同时可以通过关联文献信息从整体到细节全面了解布达拉宫的历史发展、结构布局、建筑特色、宗教地位、佛教传说等,实现深度探究式考察旅游。当游客在国家博物馆看到“司母戊大方鼎”这一国宝文物时,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便可查看有关这一文物的3D立体展示图、考古情况、文物价值、艺术品级、历史传说的文献信息,游客对这件国宝的文物和艺术价值将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当游客站在杭州西湖畔秋瑾墓前,通过射频感知,将获得这位辛亥革命义士的生平介绍和大量研究资料。当游客站在甘肃汉代阳关遗址前,通过手机定位推送,有关阳关历史、遗址、事件、人物研究的图书章节和论文资料,以及诗词、游记、影像资料和口述记录等将自动搜索推送到他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上,游客所面对的将不再是一处大漠深处的土墩遗迹,而是一系列鲜活的历史记录和浪漫多彩的文学意象。得益于文献与智慧旅游系统的服务,游客面对的文物、遗址、景观、景物、景点是可触摸的历史和文化,这样的旅游才可真正称之为知行结合的智慧之旅。
这一智慧平台的建设有赖于政府的重视和引导,建议文旅主管部门将此项目作为文旅深度融合的有力抓手,研究制订相关政策和建设规划,提出人员、资金和技术保障措施,调动各种社会组织力量,率先在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旅游地区推进这一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并逐步推广到各个市县。政府工作的目标,要使这个平台项目建设成为保存地方文献、留住故乡记忆、传承特色文化、促进区域研究、推动旅游发展的主要平台,打造促进地方文旅发展恒久的文化名片。
这个智慧平台构想的实现,关键问题是需要IT企业开发出高水平的技术系统平台,需要数字图书馆和智慧旅游系统开发企业携手,汇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讯、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微服务等技术人才的通力合作,以超前的理念和技术架构开发研制出具有广阔商业价值的系统软件产品,推动地方文献信息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地方文献与旅游智慧平台项目建设中文献资源的集合需要跨地域搜集、跨部门整合、跨资源类型汇聚;而其数据库和网站的建设需要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历史学、艺术学等数字人文学科的跨界融合[12]。在项目建设中,需要在政府文化旅游部门统筹协调下,改变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多头管理,文化旅游各自为政、相关人才单打独斗的局面;由图书馆和旅游部门具体负责,联合地方档案馆、史志办、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遗产单位、文史委、广播电视台、教育科研部门和各旅游单位共同参与,汇集各类人才,多方通力合作,以便实现共建共享的最大效益。
文献与旅游智慧系统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有赖于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基础,但文献信息在线提供服务,首先要解决好著作权问题。对某一地方来说,其地方文献总量是有限的,解决著作权应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一是地方文献的著作权大多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地方文化机构和地方文化学者手中,文旅部门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就近依法取得著作人授权,解决大部分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加工和网络传播著作权问题;二是对非本区域著作权人,可依据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通过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等集体管理机构,取得数字版权许可[16];三是可与已良好解决期刊、会议、硕博论文和方志著作权的数据库企业签订协议,有偿免责,通过本地镜像或远程链接使用相关数字化地方文献。依法建设,多措并举,是文献与旅游智慧平台持久良性发展的保证。
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和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已得到了行业的高度重视,有了相对成熟的技术和应用成果。地方文献信息智慧系统与旅游智慧系统一体化建设,业界已进行了部分探索实践,且已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目前尚缺乏开创性的理论研究和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亟需文化旅游主管部门主导,整合企事业单位力量,加强创新研究、机制建设和技术开发,开辟文旅融合新境界,以倍增地方文献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在知行合一、知行相长,这是治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文化旅游的最高境界。文旅融合观念和文旅运营思维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思维。全面推进地方文献信息智慧系统与旅游智慧系统一体化建设,将有效推动文化旅游、特色旅游和深度旅游的发展,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更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这一构想的实现,将通过旅游大通道更好地弘扬我国地方的、民族的、多元的特色文化,有助于传播华夏文明,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