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肖兴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用人端对培养端的迫切要求,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在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期间,我校通过学习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经验,在深化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进行了有效探索。开发和实施了工学结合职业能力递进式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汽车故障检排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对教师队伍、课程及实训条件等进行了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不断变化,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优化,以往与汽车检测维修企业等单位的校企合作已不能适应。一是合作面不够,仅限于实习、就业;二是合作深度不够,企业培养过程参与度低;三是汽车售后企业技术支持、培训支持等软硬件支持均由产业链前端掌控,即汽车制造厂。要适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深化与汽车主机厂的合作方可实现。
深化校企合作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保障。我校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学校自主培养阶段。以往学校培养人好似计划经济的思路,只考虑我们“炒什么菜”,很少考虑企业“吃什么菜”,更不要说企业需求的“特殊口味”,用人端和培养端脱节,给企业输送的人才不能用质量好坏来形容,很多是不适合、甚至不适应企业用人需求。
(2)企业参与培养阶段。国家示范校建设前后阶段,高职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强化了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真正引入企业元素。作为黑龙江省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我校以行业为依托,与70余家维修企业开展深入合作,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实训条件建设,建立企业专家团队承担专业教学,合作企业提供学生实习和就业岗位等。这个阶段用人单位已经参与到人才培养当中,但是,更多的还是提供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和兼职教师等,合作深度仅限于此,怎样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校企深度合作是一把最有效的钥匙。
(3)双主体培养阶段。国家示范校建设结束至双高校建设期间,我校开始进行人才培养的顶层系统设计,探索与汽车产业链前端、知名汽车品牌4S店的上线主机厂开展深度校企合作,通过“共建、共管、共育、共享”,先后引进多个品牌汽车企业合作项目,分别落地实施了宝马BEST哈尔滨培训基地、长安福特STWP哈尔滨培训基地、中德SGAVE哈尔滨培训基地、一汽大众DEP培训基地项目、吉利成蝶计划、广汇汽车等6个校企合作项目。
目前,我校汽车专业有多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成熟项目,合作形式各有不同,但在开展双主体育人方面有着共同特点。以最早落地实施的宝马BEST项目为例,剖析校企深度合作实施双主体育人的路径及特点。
(1)顶层设计、规划目标。2012年起经过一年时间,校企双方先后对接6次,最终确定合作目标及工作路径。引进国际标准,通过“共建、共管、共育、共享”定制化培养宝马售后“英才”,培训行业人才,辐射带动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改革。
(2)共建基地、打造平台。校企双方共同投资1 800万元,按照国际标准建成宝马BEST哈尔滨培训基地,基地设置汽车机电维修、营销及配件3个工种,建有4个培训单元,可承担全日制专业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创新实践及大赛训练等项目。
(3)技术同步、资源保障。基地设置独立服务器,专线接入宝马集团,基地师生有自己账号可随时查询宝马最新技术资源,登录课程平台学习课程、指导实训。另外,根据年度计划,以企业投入为主导,承担师资培训,负责更换新车型、总成,补充备件、油品及教学培训等耗材。不含每年投放新车型支出,宝马每年为基地投入折合人民币50多万元。
(4)课程共建、团队共享。基地专业教师同时兼有宝马培训师的身份,培训师资格实行动态管理,需要按照计划接受培训,每年认证及升级,宝马负责新技术、新车型及课程开发培训。
(5)双元培育、共同管理。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结合学校实际,共同实施本土化双元制人才培养,引入企业文化,校企共同管理基地运营,实施人才培养。
(6)优化评价、双向考核。校企双主体育人的重要环节是评价体系构建,校企共同评价包括对基地运营的考核,培训师的考核、认证(同宝马体系,通常为一、二级培训技师),项目班学生的考核、认证(一级维修技师),分为专业考核及职业资格认证考核两个方面,并且按照宝马体系定级。项目班学生具体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如图1所示。
作为汽车领域1+X证书制度省级办公室,我校从去年开始启动试点考试,依据汽车领域1+X证书制度相关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探索“课证融通”的改革。
图1 宝马BEST班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
(1)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用人单位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双主体培养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2)实现岗位定制培养。专业招生转换为岗位培养,同时满足学生意愿及企业需求,相当于准学徒制,就业率超过50%以上,就业水平显著提升。
(3)人才培养国际化。牵手世界500强等国际知名汽车品牌企业,引进国际标准,实现国际化专门人才培养。
(4)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学团队。双向培养、技术同步,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专业群考取国际品牌车企培训师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28人。
(5)校企技术同步、合作延伸。校企双向投入、共同管理、资源共享,可即时获取合作企业技术资料、在用车辆等,软硬件条件、资源建设及培训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6)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创新提出新课题。随着校企双主体育人合作不断深入,1+X证书制度与现有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成为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