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思维在中药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06 00:38杨丽蔡宇张荣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药学高等教育

杨丽 蔡宇 张荣华

【摘 要】 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医药思维的特点,并从三个方面概况了目前中药学专业教育中中医药思维培养的现状。为了建立中药学专业学生的中医药思维模式,该教学团队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夯实理论基础、注重临床药学服务,将中医药思维培养渗透于中药学专业课程教学中,以增加中药学专业教学的中医药味,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

【关键词】 中医药思维;中药学;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7.32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22-0118-05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TCM Thinking Mode 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TCM Pharmacy

YANG Li CAI Yu ZHANG Ronghua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College of Pharmacy, Jinan University,

601 Huangpu Avenue West, Guangzhou 51063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CM thinking mode,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CM thinking training in Chinese pharmac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TCM thinking mod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ur teaching team infiltrated the cultivation of TCM thinking mode into the course teaching of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by stimulating learning interest, consolidati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clinical pharmaceutical service, so as to increase the tas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course teaching of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and better inherit and develop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TCM Thinking Mode; Chinese Medicine; Higher Education

中醫药思维是以数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为根基,在中医药学知识背景下对人类生命活动及其相关联问题的思考。在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践中,这些思维方式被完整的保留,并成为中医学发展和进步的灵魂所在。正确理解和领会中医药思维,对于中医药理论学习、临床药学服务和中药研发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中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中医药思维模式的培养对于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显得非常重要。

1 中医药思维模式源于哲学、植根临床、融会贯通

中医学理论体系深受中国古代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是一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1]。后世医家经过整理精炼,将中医药思维模式归纳为以下几点。

1.1 整体思维 整体观念是中医药思维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特点,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等各个方面。首先在结构上,中医认为人体本身即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这种五脏一体观反映出人体内部脏腑是相互关联而不是孤立的[1]。结构上的整体性就决定了各脏腑组织在发挥各自功能的同时,它们之间还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协同与制约关系,最终维持人体生理平衡。人体脏腑组织除了在生理功能上紧密联系,也会因为某个脏腑功能失衡而相互影响和传变,即任何一个局部的病变,都可能会影响整体,或在体表出现异常变化。正因为这一特点,中医在诊断疾病时衍生出“见微知著”“司外揣内”等诊断方法。

此外,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均具有统一性。人受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自然变化的影响,需要积极的、主动的与天地相应,否则会出现季节性、昼夜性、地方性疾病,且在治疗上中医也充分考虑到自然的影响,衍化出因人、因时、因地治宜的“三因制宜”法。同时,中医强调七情致病,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脱离于社会而存在,人与社会的和谐度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情绪异常即会影响脏腑生理功能,日久则能诱发疾病。仅从此点来看,中医对于人与社会整体性以及情志疾病方面的认识,已经相当成熟。

1.2 司外揣内 司外揣内是指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象,以推测、分析其内在变化规律的方法。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说明人体的内外是一个整体,脏腑与体表是内外相应的,人体内在的变化,可通过某种方式在外部表现出来;反之,通过观察人体外部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内脏的病理本质。中医关于人体的很多生理病理的理论皆源于此。中医思维体系中的“司外揣内”即是在中医整体思维的指导下,衍生出的通过观察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如望诊、脉诊、闻诊等,了解和判断内部脏腑病变,从而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诊疗方法。如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肝主藏血,其华在爪等脏象理论均是借助对外在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以推测、判断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并逐渐形成一套系统的诊疗体系,以此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因此,中医通过观察面色荣润或者枯槁来判断心血是否充盈、心脉是否通畅;观察人体爪甲的荣枯、视物功能的强弱来推知肝血的盛衰等,均是运用这种思维方式。

1.3 援物比类 援物比类,又称“取象比类”,是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方面的相似或类同,从而认为两者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类同,并由此推测被研究对象某些性状特点的认知方法。《素向·示从容论》说:“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表明它是中医学常用的认知与思维方法。中医学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功能特性按照五行各自特性相配归属,将与“木曰曲直”相类的肝及其功能活动归属于木,与“火曰炎上”相类的心及其功能活动归属火,以此类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形成了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大藏象生理病理系统。该系统按照五行生制化的规律运动变化,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的动态平衡,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

中医学还把人体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与自然界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进行类比推理,形成了病因学说中的“六淫学说”。例如:自然界的风具有轻扬向上、善动不居的特性,类比到人体的病理变化,则凡具有轻扬开泄、善行数变而主动等特性的病理表现,如关节游走性疼痛、皮肤瘙痒无定处、肢体痉挛抽搐等,皆属风邪为患。此外,中医学还运用类比思维创造了不少治疗方法,如提壶揭盖法、增水行舟法、釜底抽薪法等,均是取象比类思维的典型例证。

除此以外,中医药学还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等思维方式,这些内容并不孤立存在,而是融会贯通、相辅相成,贯穿于中醫药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始终,体现了中医药在疾病诊治中的理论高度和独特魅力。

2 中医药思维培养在中药学专业教育中的现状审视

中药学专业创建至今,在几代中医药教育工作者的悉心浇灌下,教学规模不断壮大、专业设置不断细化、研究领域不断拓宽,许多高校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中药学学科课程体系,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中药人。但是目前中药学专业教育也出现一些困局,如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师中医药知识积累不足等,而作为中药学的特色——中医药思维则越来越淡化,导致中药学逐渐变味,慢慢丧失其自身特色。在这种中医药思维缺失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中药人,习惯用西医药视角去审视中医药,长此以往,就有可能走向废医存药,将中药按西药模式研发的另一条路,丢弃了中药之所以谓为“中药”的基石。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具体如下。

2.1 学生中医药学习兴趣不足,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近代中国历经百年的西方文化浸润,国人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国人对知识理论的认知方式,基本上与近代西方思维传统一脉相承[2]。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教育在我国现行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学生从小接受的是以数理逻辑为智力特征的思维训练,形成了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而目前报考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即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经过多年的数理化熏陶,但却缺乏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教育。因此,他们对采用医学实验和系统验证方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药物对实验动物的药效学和机制学进行研究的现代医药理念更容易接受,而对于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抽象思维则难以理解,甚至抵触,造成主观上学习中医药的兴趣不足,缺乏主动学习和了解中医药的动力。

2.2 教师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积累不足,中医药思维淡化 中医药思维的培养离不开中医药专业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授课教师自身对于中医药的认识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中医药专业的认可度。中医思维内涵丰富,且始终没有脱离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母体,带有直觉、体悟和实践经验的特点,因此中医学知识是以隐性知识为主的[2]。即便是中医药专业教师,要学好和运用好中医思维也不可能一朝一夕达成,不经过研读经典的积累、不经过长期临床的磨练,是不可能建立起系统的中医药思维。所以中医药教师队伍自身的中医药思维也需要系统化的培养,只有教师具备了纯正的中医思维,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职称评聘条件中过于强调学位、课题和论文,使教师很难潜心开展理论学习、教学和临床研究,以提高个人的临证思维能力和教学水平,造成中医药相关知识的积累不足,中医药思维逐渐淡化,日久势必会影响中医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

2.3 中药学专业教学缺乏中医药味,与临床衔接不足 目前很多高校的中药学专业建设存在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课程体系庞杂,知识结构零乱,实践适应性差,人才培养模式定位论证不足等问题[3];且中药西化现象日趋严重,保持中药特色已成为构建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必须突破的瓶颈[4]。相当一部分高校中药学专业的培养,更注重以化学为基础的西药知识体系的建立,不断压缩传统中医药相关课程,导致系统的中医药知识体系和中医药思维方式难以建立。虽然一再强调中医药要与时俱进,中药现代化也推进了很多年,并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是中药现代化始终不应该脱离中医药理论,传统中医药理论仍应是中药学专业教学的基石。因为,中医药思维是我们继承原汁原味的中医药,继而推陈出新的动力和源泉。

此外,中医药存在的基石是临床疗效,不管是中医药理论还是中药研发,都不应该脱离临床而孤立存在。然而目前的中医药教学,专业划分非常细致,但也导致中医基础理论、临床与中药之间存在明显的鸿沟,在药论药、就医论医,学医不懂药理、学药不明医理,造成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脱节、中医学和中药学割裂的现状,弱化了中药的临床优势、淡化了中医药思维。

3 源于兴趣,根于理论,系于实践,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医药发展,规范中药学专业教育,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同时制定了《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标准中指出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坚持“双思维并重”,即指科学思维与中医药思维培养并重,尤其中医药思维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5],强调了中医药思维在中药学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本教学团队承担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传统中药学课程,在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非常注重中药学专业学生的中医药思维的培养,具体的教学举措如下。

3.1 丰富教学方法,激发中医药学习兴趣 在中药学专业学生刚接触中医药理论时,老师需理解他们目前所受的教育模式对于思维方式的影响,引导学生不要先入为主的用数理逻辑方式去衡量中医,认为中医不科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而应该以开放的视角去理解和领悟中医药的魅力。本教学团队在给学生讲《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课时,会给第一次接触中医药的同学们深刻剖析中西医思维方式的不同,建议他们在学习中医理论的时候,不要仅用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而应该以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去思考和接纳她。此外,中医药对于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人类的健康均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讲中医历史沿革时,可多给学生举一些实例,如青蒿素治疗疟疾、中医药防治非典、禽流感和新冠肺炎等,建立学生对中医药的自信,并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本教学团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启发式教育,使课堂教学由过去单一的灌输式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法、病例讨论法、临床实践法等转化,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如在《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表现四诊知识等,使得课堂教学信息更加立体化的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形成独特的中医思辨体系。

3.2 注重学习归纳,夯实中医药理论教学 随着学科的细化,现代中医药教育将中医药学细分为中基、中诊、中药、方剂等课程。这种划分虽有利于教学的展开和深入,但需要在整体上进行联系和归纳,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中医药思维。因此,在教授这些课程的时候,本教学团队注重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将中医药思维的培养贯穿于中药学专业教学课程之中。中医药课程知识点繁多,又与临床关系密切,使得学生记忆和理解困难,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难度较大。如中医基础理论虽然是理论课,但与临床又密不可分,因为这些理论既来源于临床,又可作为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服务于临床。如在讲述藏象和气血津液时,这些内容与中医诊断学中四诊及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中医药相关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和串接,使学生在不同学期所学的中医药相关课程内容能够前后贯通、系统完整,这样才不会导致中医药知识碎片化,有助于培养和建立系统的中医药思维。

除了在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提升教学效果外,本教学团队教师也在理论和临床方面不断学习和积累,巩固中医药理论基础、提升临床技能、强化中医药思维,以传道受业解惑。

3.3 理论联系临床,突显中药临床实践性 中医药具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因此在讲述中医药相关课程时,可以通过一些临床案例将理论讲通、讲透。如介绍肝主疏泄时,可从肝郁气滞的病理表现,反向加强学生对其生理功能的理解。肝郁气滞除会出现胁肋部胀满疼痛这一主症外,还常因情绪抑郁诱发加重,且可伴随足厥阴肝经循经部位的一系列病变,如月经不调、痛经、经前期乳房胀痛、梅核气、眼疾及巅顶头痛等,这些在临床上看似没有关联的症状同时出现在肝郁气滞证的症候群中,反而证实了肝主疏泄、肝开窍于目等中医理论,也清晰地向学生展现了中医整体观的科学性和脏腑辨证的完整性。而肝郁气滞病人在使用疏肝理气的中药柴胡等之后,上述肝郁症状会明显减轻。通过临床病案的呈现,学生们能够充分理解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脏腑的生理病理以及中药的功效,甚至方剂的配伍,有利于他们中医药思维的建立。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本教学团队教师均具有中医临床背景,在课后通过临床带教,增强了中药学专业学生对于中医临床的认识,让他们在真实的诊疗环境下,透过临床实践,体会和领悟系统的中医药思维方式。

4 结语

中医药经过数千年的经验积累与继承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药思维体系。对于现代中药学专业教育而言,中医药思维的培养和建立对于保持中医药特色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科技手段日新月异,中医药人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探究中医药理论和机制,但是中医药的发展,必须沿着中医药学科自身的规律与轨迹去发展,不能偏离这一主线。

目前中药学专业教育存在学生学习兴趣缺乏、教师中医药思维淡化、中医药理论教学脱离临床等问题,这些均不利于形成系统的中医药思维。因此,为了建立中药学专业学生的中医药思维模式,本教学团队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夯实理论基础、注重临床实践,将中医药思维培养渗透于中药学专业课程教学中,以增加中药学专业教学的中医药味,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中医药专业教师只有坚持用中医药思维去做教育、做研究,才能真正继承和发扬中医药,才能担负起当代中医药人的神圣使命,对中医药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印会河. 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6.

[2] 张艳萍.中医学的知识本体解析及启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2):61-62.

[3] 匡海学. 厚基础重传承提高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J]. 中医教育,2014,33(3):1-3.

[4] 匡海学.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问题的思考[J]. 中医杂志,2015,56(16):1355-1358.

[5] 张艳萍.中医学的知识本体解析及启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2):61-62.

[6] 胡菲桐,张瀛予,方玲. 关于培养中药专业大学新生中醫药思维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119-120.

(收稿日期:2021-04-08 编辑:徐 雯)

基金项目:暨南大学第十八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本科课程中心专项,JG2016089);暨南大学第二十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特色“金课”专项,28);首批暨南大学“金课”建设项目(港澳台侨特色“金课”专项,87);暨南大学2021年度滚动资助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21007)。

作者简介:杨丽(1979-),女,汉族,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临床中药学、中药与干细胞骨向分化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病。E-mail:doctormonkey@126.com

通信作者:张荣华(1964-),男,汉族,博士研究生,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防治老年疾病的中药研究、中药药理学及现代中药研究、生物信号系统与药物干预研究。E-mail:tzrh@jnu.edu.cn

猜你喜欢
中药学高等教育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中药学》教学引入拓展性教学的启示